关键词 合作
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产生更多的困难。
现今绝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出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的弱点。有些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他们百依百顺,使这些孩子只知道自己,很少想到别人,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状态,会让孩子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因此,家长尤其要注意应该从小就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合作。
◎喜欢上合作
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才能让孩子与自己合作。如果家长想等到孩子自己主动要求跟你合作,这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家长需要一套有效的教育方法,改变孩子的不合作行为。鼓励孩子自愿跟你合作,甚至喜欢上与你合作。一旦家长在方法上做了调整,你就会发现,你不再需要用“威胁”、“恐吓”的方式来逼迫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对你提出的要求,孩子也十分乐意接受。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须在父母正确的教育观下才能形成。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造就活泼开朗的孩子,而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愿意、也乐于合作。
2. 不要对孩子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比如“如果有人帮我打扫一下,我会很高兴的”等。
3. 让孩子知道做事的顺序:先工作,后玩耍。
4. 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你是愿意先拖地,还是先擦干盘子;也可以让孩子选择做事的顺序:你想先做什么呢,换上睡衣还是刷牙?
5. 用幽默来赢得合作,一些愚蠢的动作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并让孩子愿意合作。
6. 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威逼利诱,或是责骂孩子,让孩子感到难堪。
◎瞄准同一个目标
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与多方面进行合作。如果孩子在社会上缺乏这种与他人合作的习惯,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适应社会也很困难。
作为家长,有必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说到合作,就是“朝着同一个终点或目标共同努力”。要让孩子做到这点,着实不易。在此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所谓接受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而不是被逼无奈。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互相的取长补短。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强项,欣赏对方的才能,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可能。作为家长要经常向孩子灌输一些例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念,千万不能因为别人有一些缺点毛病,就避而远之。
2. 学会分享很重要。假若孩子凡事都只考虑自己,那就注定难以与别人进行合作。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学会慷慨大方,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但家长值得注意的是学会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一不要强迫孩子,二不要讲一些让孩子一头雾水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如此,孩子便逐渐学会了互惠与合作。
3. 让孩子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家长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合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树立平等观念。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平等的。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信赖、和睦相处,并合作成功。特别是要教育孩子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尊重他人,不轻易地怀疑、怨恨、敌视他人。
2. 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3. 训练孩子合作的方法。要使孩子所想的不仅仅是自己需要什么,而是整个活动、整个家庭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得到合作的机会。
4. 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产生良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带给孩子无穷的乐趣,进而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育子必读:合作的故事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每个人都没法把汤送进嘴里。这些人有肉汤喝不到,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独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