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乐观
所谓“乐观”,就是“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最有利的结果”。儿童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不但是迷人的性格特征,还有更神奇的功能,它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乐观的孩子不易患忧郁症,他们更容易成功,身体也比悲观的孩子更健康。
一般而言,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满意、高兴、喜悦、爱慕的积极情绪体验;反之,孩子就会产生痛苦、忧愁、厌恶、恐惧、憎恨的消极情绪体验。因此,要孩子学会乐观,就要让孩子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烦恼,重要的是乐观的孩子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尽快地走出烦恼,让其一生在快乐积极的情绪中度过。
◎快乐其实并不难
现代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单元楼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往,加上父母一般不放心孩子自己出门玩,导致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变得孤独、不合群。因此,做父母的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主动跟人打招呼,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知道,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开朗的,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其实很简单。
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孩子的习惯除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自然就会乐观、开朗、积极、主动。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创造和睦友爱的家庭气氛。父母经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缓解孩子对人的冷漠;多与孩子一起游戏娱乐,每天与孩子交流感情。在和父母一起游戏娱乐中,孩子能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特别是能体验到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会更轻松,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
2. 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父母要经常带孩子一起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去同学家、邻居家玩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邻居、客人要热情、礼貌,这样可以使孩子逐渐养成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良好习惯。
3. 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外出游玩中获得乐趣,这对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是大有好处的。
4. 多和孩子交谈。父母应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闷闷不乐时,无论多忙,也要挤出时间和孩子交谈,鼓励孩子表达心境。但父母切勿强迫、勉强孩子,而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高兴,父母也很难过。并且引导孩子说出不高兴的缘由,父母应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述,然后“对症下药”。实际上,很多悲伤一经讲出,很快就消失了。
◎在心里想着快乐
心理学家阿伯拉罕·林肯说:“只要心里想着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由此可见,快乐纯粹是内在的,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所以,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精神,就一定要让孩子在心里面想着快乐。
如果孩子感到不幸,可能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中。但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凭借动脑筋和下决心来利用大部分时间想一些令人愉悦的事,应付日常生活中使孩子感到不痛快的琐碎小事和环境,从而使他们得到快乐。
其实孩子对小事的烦恼、挫折、牢骚、不满、懊悔、不安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纯粹出于习惯。而做这种反应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性反应。但如果孩子能养成快乐的习惯,就会变成一个情绪的主人。一旦养成这种快乐的习惯,孩子在遇到极其不利的环境时,也能释然。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在孩子的心情不好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孩子很固执,不肯轻易表达或者无法确切地表达自己的心境。这时,父母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拿出他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图书,把他的小伙伴请到家中与其一起玩;或带孩子去动物园、郊外散步。这些做法无疑会分散孩子的注意,使其在获得新乐趣的同时自然忘掉过去的不愉快。
2. 允许孩子表现伤悲。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因而悲伤时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表现他的伤悲。孩子在哭泣时,父母千万不能要求孩子憋住,甚至不要去劝阻,因为一个人尽情哭过之后,心情可恢复平衡。当孩子痛打“娃娃”或砸玩具时,父母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设法通过言语或行动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孩子得到父母的暗示,自然会停止“暴力”,如果孩子仍不愿与父母交谈,希望单独思考,那么父母也就不要在一旁唠唠叨叨。
3.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4. 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人也会变得乐观。
★育子必读:乐观的故事
美国有一对兄弟,一个乐观,一个却非常悲观。
他们的父母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于是,有一天,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一个小时后,他们的父母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这个孩子坐在一个角落里,正伤心地哭泣。原来,他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父母会责骂自己。
当父母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却发现孩子正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并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母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每个人都有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朝自己所乐于追求的方向去追求,就是你一生的道路,不必抱怨环境,也无须羡慕别人。
2. 乐观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3. 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得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