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一用就灵的名医偏方1000例
15374400000069

第69章 小儿感冒发热

儿科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遗尿症等。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儿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两百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更容易患感冒。体温超过正常时,即称发热。正常小儿的肛温波动于36.9~37.5℃之间,舌下体温较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

01 食疗、药疗

●红糖蛋花汤

配方与食用:红糖半匙、鸡蛋1个。先把鸡蛋在碗中搅匀,然后在小锅里放大半碗水,再放入小半勺红糖,将煮沸的红糖水倒入盛有鸡蛋的碗中。

功效:本方既能祛寒暖胃,又能营养胃黏膜、肠黏膜,同时也利于消化吸收。宝宝在吐完或拉完后喝一碗温热的蛋花汤,一般就可见效。适用于1岁左右的宝宝。

●西瓜汁

配方与食用:新鲜的西瓜适量。将西瓜去子取瓤,榨汁,代茶频饮。如发烧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饮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功效:《本经逢源》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中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汉《伤寒论》方,功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

●葱白大米粥

配方与食用:葱白20根、大米50克、香醋5毫升。葱白洗净,切成小段;大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后放入葱段煮成粥;加入香醋稍搅拌可服。

感冒、发热饮食误区

家长一见到孩子生病,总是希望医生看完病立即见效。而且,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又是炖鸡,又是买营养品,猛补一通。其实,这是不符合规律的。孩子感冒发烧,切忌恶补。因为,发热后过早食用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再次发热;正确的做法是发热时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另外,尽量多休息,减轻体力消耗,减少外出到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功效:本方具有补中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和五脏、通四脉、止烦、止渴、止泻等作用,可治疗小儿感冒。

●葛根银花粥

配方与食用:葛根5克、银花7克、生姜6克、大米50克。前三味重要加水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克,煮粥,服时加少许白糖。

功效:葛根有清热祛风作用,适用于发热、头痛、呕吐、咽喉红肿等风热感冒。

02 特效理疗小偏方

●中药敷肚脐

方法:杏仁、苏叶、前胡、半夏、陈皮、桔梗、甘草、枳壳、茯苓各1克,共研成粉末,加白蜜7.5克,连须的葱白3根,捣成糊状;另用萝卜汁10毫升,加枣3颗去核捣烂,合诸药成一团饼状敷于肚脐上,半日换药1次,换药2次即可见效。

●绿豆、鸡蛋敷治小儿高热

方法:绿豆125克、鲜鸡蛋1个。将绿豆研粉炒热,用鸡蛋清调和,捏成小饼贴胸部。3岁左右患儿敷半小时,不满1岁敷15分钟取下。此法治疗小儿高热。

●睡前泡脚

方法:临睡前给孩子用温水泡泡脚,至孩子额头微微出汗。泡完小脚后,多喝些温开水,尽早上床休息。

家长不要急于使用退烧药

在给小儿退热时,在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如果非需要用退烧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小儿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来比林、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也可以选用中药如柴胡、羚羊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对小儿退烧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