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什么那个笨蛋赚钱比我多
15374500000011

第11章 为拥有游戏的心态,拿得起放得下

★赚钱是对“赚”的需求,而非对“钱”的贪欲

笨蛋有钱人赚钱的欲望比一般人都强烈,但他不是一个贪婪的人,更不是葛朗台式的守财奴,他懂得如何做财富的主人而非奴隶。这是笨蛋有钱人的高明之处。

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是自我认知的不同。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正相反,富人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旦强化了某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就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之中,表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之中。他做起工作来就一定非常自觉、非常认真,也就会非常得心应手。强烈的赚钱意识使致富成为可能。

赚钱的路上没有不可能。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但与众不同的是,他从小就有一种致富的信心。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你能够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事实证明老师的预言是错误的。

有一次,菲勒在酒吧喝酒时听到几位日本海员正与酒吧的服务生讲自己的倒霉事。原来,轮船在航行过程中遭遇了风暴,船上来自日本的丝绸被染料浸染了,数量足有1吨之多。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疼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菲勒意识到机会来了,第二天,菲勒来到轮船上说:“我可以帮你们处理掉那些没用的丝绸。”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浸染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就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有位经济学家说过:“没有财务自由,就无法真正获得自由。”当我们已经学会投资致富时,我们就要做到信任财富,这也是信任自己的体现。

为自己的财富做主,笨蛋有钱人拥有这种令人敬佩的魄力!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把正确的财富观分为三个层次:创造财富、保护财富和超越财富。并认为,“赚钱是一种享受,但人们更应该学会享受人生,如果现在大家追求的是享受,那么大家应该比较满足,可现在大多数人追求的只是财富,心态不对,所以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幸福。富有最终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有必要超越财富的羁绊,在更高层次上享受人生,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贪婪的人容易嫉妒,因此社会上才出现那么多的“仇富”现象。有的人总是认为别人挣的钱比自己多,别人穿的比自己好。在这个问题上,你应该多想想你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样做的,别人是怎样才拥有财富的。如果只是仇视、憎恨人家,你永远达不到拥有财富的目的。财富往往是和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心胸相连的,财富是创造的,财富是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对你公平或者不完全公平的一种回报。

笨蛋有钱人在顺途和逆境中都能那样坦然面对现实。在非常荣耀的时候,他的心态很平衡,能架得住;当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时候,他心里也能够承受得住,能想办法去解决,去平息,尽量创造最好的影响。

一个人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对财富的追求是进取的行为和取向,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正是有了个人财富的积累,才有了社会财富的放大。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因此,拥有了健康的财富观,才能驾驭财富,有价值地使用财富,而不至于成为财富的奴隶。

我们来总结一下,那些笨蛋有钱人的财富观是个什么样子?

角度一:他们崇尚对劳动的尊重,他们自己就是一个勤恳的劳动者。

不要为那些个别暴富者所障眼,纵观世界上为人们所尊敬的富翁们,哪一个不是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艰辛和代价,才拥有了今天的财富。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财富,他们崇尚劳动,勤奋、勤俭,让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财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会是天上掉馅饼。

角度二:他们眼里的财富是创造和回报,而不是独占和挥霍。

世界上那些巨富们,他们的财富绝大部分以捐赠的方式回报了社会,他们济弱扶贫,热衷公益事业,而不是富了以后,摆阔、显富、挥霍、无限度地把财富进行浪费,让财富主宰了整个生命。

角度三:他们首先拥有一颗平常心,甚至游戏人间的心态,拿得起放得下。

财富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只要问心无愧,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业作出了贡献,必将得到财富的回报。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财富就出现了多与少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没必要攀比、没必要嫉妒、没必要忧心忡忡。对于取之有道的致富者,不妨学一学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对于那些不当得利者,相信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和法规的惩处。对于财富的获取,必须守住两个底线,一个是法律的底线,一个是道德的底线,前者保证了财富的合法性,后者保证了财富的纯洁性。不逾越这两条线,才能心平气和,对财富具有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

角度四:他们始终把自己倒空,不断去创造新的财富,并享受创造的过程。

空杯才能容物。如果你此刻就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智慧,那么再好的东西都不能进入你的心灵,同样也无法使你吸取更多的营养。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时代,有人说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五年后就已经过时了。为了能继续过上幸福和健康的生活,你必须使你的心态不断地归零,需要终生不断地进步,需要保持持续的学习,需要不停地取得成功。

穷人时常为自己的享受寻找近似堂皇的理由,却不为自己的努力积极寻找一丝的“借口”;穷人时常沉浸在自己美好的想象中,却不敢在新的环境中迈出自己坚实的脚步,生怕一失足后一无所有。

我们再看一个创造财富的真实故事:

中国“奥的利”集团的老总陈松富,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村家庭。刚满8岁的时候,他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对长毛兔,放学之后就去割草喂它们。等兔毛长长,就剪下来,送到城里的收购站去卖。一年下来,他的“小金库”慢慢地鼓了起来,他再也不用向父母要零用钱了。那年年末,他做了一件让全村人惊讶的事——买了全村第一只17钻的钻石牌手表。

就是从那时起,年轻的陈松富为了实现创造财富、改变祖辈贫穷的儿时梦想,在困难面前从未退缩和畏惧,总是全身心地投入,用整个生命去为理想打拼。20世纪80年代初,他费尽心血创办了当地第一家运输公司。1990年,他转产办起了当地第一家预制板厂。当预制板市场日渐饱和的时候,他又抽身而退,办起了当地第一家川菜馆。1994年,当川菜馆渐渐多起来的时候,他又卖掉了川菜馆,投资建起了当地第一家塑料饮料瓶厂。

然而命运却常会捉弄人,1997年底,迎接他的是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饮料瓶子。陈松富彻夜难眠,逆境中生存,唯有放手一搏。于是,他决定自己做饮料。5年后,他从无到有,硬生生地在饮料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他的饮料在国产品牌节节败退的窘境中挺立起来,5年之间,奇迹般地成就了一个10亿元的企业。

因此,我们明白: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危难的境地,只要他不放弃,时刻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和热情去拼搏,他就会发现成功和财富就在前面不远处。

或者可以说,成为“笨蛋”有钱人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你有成为有钱人的欲望,并能够把实现这个欲望的过程融入你的人生价值,还是仅仅是赚钱!

★不抱怨、不较真,从来不模仿,一直在超越

笨蛋有钱人从来不对生活的不如意以及不好的遭遇抱怨,相反,他们一直在努力地成为困境的战胜者,用沉默的行动,有力地反击残酷的现实。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退缩,他们只会向前走,不论脚下是多么崎岖的路,也不论天气有多恶劣,他们保证自己活着,而后就会全然不顾地向前冲!

有这样一个例子——

浙江传化集团的董事长徐冠巨,曾身患绝症,却最终战胜了死神,他和他的父亲,依靠一口大水缸起家,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跨越三个行业、总资产达到30多亿元的产业集团,而且他也是浙江工商联合会第一位民营企业家会长,他的身上浓缩了浙江商人成功的一个缩影。

对于那些成大事者来说,他们善于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比较自己,从而避实就虚,找到自己人生的强项——自己究竟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并付出实际的行动。这个过程就是确立自己成大事的过程。不明白这一点,一个人就会永远朝错误的方向走下去。

超越一:“傻乐呵”——笨蛋有钱人总是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心态消极的人,无论如何都挑不起生活的重担,因为他们无法直面一个个人生挫折,成大事者则在毫无希望时,也能看到一线成功的亮光。对于那些不停地抱怨现实恶劣的人来说,不如意的现实就如同生活的牢笼,既束缚手脚,又束缚身心,因此常屈从于现实的压力,成为懦弱者;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则敢于挑战现实,在现实中磨炼自己的生存能力,这才是强者风范!

在现实的压力之下,如果你能改变观念,适时而进,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现实的变化,我们必须随之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这也是生存的必须。

超越二:面对强大的压力,笨蛋有钱人懂得如何四两拨千斤!

欲成大事者,因目标高远,压力可能会更大。但若欲成大事,就必须能承受这种压力,把压力当成推进人生的动力。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作出的。人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应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得到的并不一定就值得庆幸,失去的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情。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学会时刻看到别人以及一些事情积极的一面,学会不抱怨;要做到:从我们嘴里出去的话,只有赞美和肯定,没有抱怨和怨气;时刻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做事,不怕失败。投资风险在投资以前就要开始计算,没有这个投资风险承担能力,那么就不要去投资。

超越三:从来不抱怨不公平,他会自己掌控遭遇,总能做形势的控制者。

从笨蛋有钱人的经验中,可以学到:不要抱怨不公平,只是你还不够努力。

在抱怨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自己是否足够努力了?你应该明白,只有尽心尽力才能尽善尽美。并非别人对你不公平,而是你还不够努力。想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努力改变现状,用事实证明自己,用能力创造公平。

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总编查尔斯曾经只是一个周薪6美元的《论坛报》的责任编辑,可是他为什么后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查尔斯在日记中写道:“为了收获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努力地工作。当我的伙伴们在剧院时,我必须在房间里;当他们在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他坚持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如果没有这种努力,成功很难青睐于他。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前者仅仅是多做了一分努力,却取得了与后者有天壤之别的成就。”

中国第一位国际级成功学大师陈安之也说过:“我发现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别人多。我发现我之所以在30岁之内创造出非常惊人的绩效,是因为我行动的次数比任何人都要多。”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在工作上,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是正常的,但不可能始终不公平下去。如果我们经常把不满、不幸的事挂在嘴边,认为是别人在跟自己过不去,过分强调外在因素,而没有从自身查找原因,就会陷入抱怨的无底洞,不可能看到成功的阳光。相反,我们应该利用抱怨的时间,去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足够努力,是不是尽了全力,成功的机会从来不是抱怨和等来的。

打工皇帝唐骏把“简单 勤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现在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就开始抱怨,我刚来微软的时候也发现微软有很多问题,但是我没有抱怨,而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研究,最后才有多语言引擎的出现。在任何时期、阶段,勤奋是可以弥补不足的。”

一些年轻人刚刚工作两年就换了四五个单位,总是觉得自己得不到老板的重视,什么好的机会都轮不到自己,自己做了很多事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于是就对眼下的工作一点兴趣也没有了,总想辞职另找一份工作。如此往复,何时是个尽头?

这里再讲一个小寓言: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免费的午餐,因此,任何一位顶天立地、有所作为的人,不管怎样,最后他的内心一定会感谢刻苦的工作与训练,他一定会衷心向往这样的机会。世界上没有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的,要记住,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准备得越充分,抓住的概率越大。

类似的故事还有:

有一个十分自信、聪明的年轻人,进入工作阶段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多次的失败让他伤心绝望,他总是觉得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有一位路过此地的老人看见了,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年轻人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答案显而易见,言外之意,即便你无比聪明,但只要你在抱怨环境,就说明你其实还不是一颗珍珠。从来只有半瓶水会荡来荡去,满瓶的水总是厚实深沉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往往说明了很大的问题。

“笨蛋”有钱人总是一个很“钝”的人,你在他身上看不到锋利的影子,他从来不张扬自己,却把个性化为行动展示在你的面前,遇到事情他总能首先把自己放在解决的中心,不依赖别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把问题处理好,在他还为别人打工的时候,他就已经具有了老板的资质,而不像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精明人,他们总是把老板的事当做老板的事,如此,永远都只能是一个下属。

如果你现在还有或多或少的抱怨,那就在此刻放下,“偷”一点笨蛋有钱人的品质放在自己身上吧!

★真实就是去做,然后看结果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都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即使是你手中的羊皮卷,也永远不可能自动地去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是一项目标成功实现的基本供给。

关于财富与人的话题,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假说:在一个系统内,初始状态有富人也有穷人。然后,我们把系统内的所有财富平均分配给系统内的每一个人,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得到,只要一个小时以后,这样的平均就会被打破。比如:有人拿着分到的钱去下馆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钱去开馆子,一个小时之后,财富就又不平均了。几年以后,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还会是穷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

一个人最终是贫穷还是富裕不是凭运气,也不是靠所谓的机遇,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选择。如果你选择了富人的生活方式,选择了富人的价值体系,你就会成为富人。所以,有人说,富人是有基因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会不会成为有钱人是天生的。这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往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形成,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是这个道理。

笨蛋有钱人懂得:最真实的原则就是行动力!因此,你会觉得他总是不惜走很多弯路,也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这样一个小寓言:

一天,在一棵老橄榄树下,乌龟听到一只长得很漂亮的雄鸽说,狮子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邀请所有的动物去参加。“既然狮子王二十八世邀请所有的动物参加,我也是动物,我也应该去”,乌龟心里想。

它上路了。在路上它碰到了蜘蛛、蜗牛、壁虎,还有一大群乌鸦。它们先是发愣,然后好心地规劝并嘲笑说:“乌龟呀乌龟,不是我们说你,这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你却不懂。婚礼马上就要举行了,可你爬得这么慢,你能赶上吗?”别说婚宴早已结束,洞房也已闹完,等你赶到,恐怕生下的小孩也已经长大成人,并可以举行婚礼了。”

但乌龟执著前行。许多年后,乌龟终于爬到狮王洞口。只见洞口到处张灯结彩,各类动物应有尽有。这时快活的小金丝猴告诉它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狮子王婚礼。”

如果乌龟听了别人的规劝回头,又怎能赶上狮子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细心留意生活,感悟人生,为未来做一个改变的决定,一切都可以再次拥有。在有限的人生中,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不是不可能。时间是一串人生的金链,它和分秒、日月环环相连。只有把握今天,才能赢得明天。只有环环相扣,才能攀上希望的顶点。

许多条件是在“运动中”完善的。不要总是等待明天,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只有积极行动才会真正万事俱备。行动的时候应该保持专注,不要在胡思乱想中浪费光阴。不如经常带自己进入“忘我境界”。应该清楚地明白,没有行动的人时常有的一个特征: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因为做得太少,得到的也就不会太多。于是,恶性循环又给他带来更多新的困惑。

如果你无法付出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你其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假如你确定今天要去买一套Dunhill的蓝色西装,价值35000元。你一去店里看,如果有的话,你就会立刻购买;可是假如你不是很确定,就会犹豫不决无法立刻付诸行动。所以说,一个人没有办法突破,就没有办法行动,是他不了解行动力的来源。

不要迷信“经验论”,要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你开始做事之前,经验都只能是别人的,只有你向前走,把事情做完,把目标实现,你才拥有自己的经验,而这份经验从来都不可能在做事之前就有的!不要陷入庸常人的思维怪圈!

笨蛋有钱人懂得:经验来自不断地摸索与积累,绝对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这一朴实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可面对事实的时候,却有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犯糊涂。

一位鞋业集团的老板,资产逾亿。在与采访者谈到创业的体会时,他说:“十年前,我开始涉足运动鞋。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会有今天的规模。只是觉得,人人都要穿鞋子,世界如此之大,市场应该不会小。”于是,自己贷款办鞋厂。从低做起,贴牌生产,边走边看,边做边改,日积月累,自己便从门外汉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他不赞同“经验说”,认为那是创业者的脚镣手铐,是懦夫与失败者的理由。

没有行动,你所想的一切都不会实现,可以说是空想幻想、好高骛远。有一则寓言说,两个人持弓箭苦苦等待飞鸿。大雁飞来了,二人却为射到大雁后怎么个吃法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当然,飞鸿是不会等你争论完后再飞走的。

讨论怎么个吃法是一种想法,可是你没有行动,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去完善。当然,在行动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这些是问题,但这是必然的事。因为人的一生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不要害怕和逃避,只有躺在坟墓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笨蛋有钱人懂得:行动了不一定能够成功,只想不做是一定不会成功的。

在一次促销会上,美国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坐椅底下有些什么。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坐椅底下发现了钱,最少的捡到了一枚硬币,最多的捡到了100美元。这位经理说:“这些钱全归你们了,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人能够猜出这是为什么。最后经理一字一顿地道出了个中缘由:“我不过想告诉你们,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成功的机遇从来不会去登门拜访“坐着不动”的人。纵然你的坐椅底下有着1000万美元,而你坐着不动,不去寻找,一辈子也发现不了身边的财富,只能注定与财富擦身而过。看到别人在某个方面获得成功时,你可能会后悔万分地发现,自己若是果断地去行动,也一定会取得同样的成功,甚至会比别人干得更出色。但成功常常与你相隔仅有一步之遥,却只能垂头丧气地望着别人为成功而欢呼。

没有胜利的结果,你的目标就是空想,是空想就一定会消失,如同从未存在。

美国海军陆战队200多年的生存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海军陆战队是一支骁勇善战、训练有素、英勇无畏的战团。虽然在数量规模上不如对手,但他们不知道失败,不惧怕竞争,用无以抗拒的势能击垮对手,克敌制胜。在一次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用卓越的战绩证明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并赢得美国政府和民众的赞誉,从而使其生命周期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毋庸置疑,获胜,是取得生存权与发展权最根本、最直接,并且是唯一的手段,作战仅是达成目标,取得胜利的一种路径和策略。一场无法获胜的战役,一次无法胜出的比赛,一项不能成功的投资,不仅是场蹩脚的作秀和消耗体能的运动,还可能是一次难以复生、全军覆没的重创。

只有获胜,才能赢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只有持续获胜,才能得到拓宽并发展自己的空间和领地,才能从竞争包围圈中脱颖而出,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一个无法获胜的团队,要么被他人肢解、整编、变卖或并购;要么在竞争的挤压下,失去生存空间,从原有的生态链中退出,直至消亡。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有人用狼性与狗性来比喻有钱人与穷人的差别:

狼,为了寻求自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天天奔跑在大草原上,肆意地猎杀牛羊,尽可能的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吃饱后就躺在草地上,什么都不想,享受阳光和自由的空气,他们是草原的主宰,他们有的是尊严。不过当严寒来临时,他们也必须学会抗拒暴风雪的寒冷,学会在厚厚的雪堆下面寻找猎物,时常忍受饥饿的痛苦,随时担心自己冻饿而死。

狗的生活恰恰相反,平时狗只能吃主人赐予的粮食,被主人吆喝着到处忙活,狗的生活是有保证的,虽然吃什么通常都由主人决定,但是冬天到来时也不担心挨饿受冻,有主人的庇护,狗们感恩戴德,发誓下一辈子依旧为主人效忠,即便主人肆意地打骂狗们,狗们也多半不敢吭一声,因为听话和驯服是狗们的标志,委曲求全是狗们的标签,为了稳定的饭碗,为了自己老时有一份固定的口粮,一切都认了!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狗的生活方式的人总是占据大多数,稳定安逸,但是永远不能为自己做主,想离开主人家的狗窝,但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们常常觉得把自己投入危险中是很笨的做法,实际上只有做狼做的事,才会得到狼追求的结果。

笨蛋有钱人懂得:有什么样的付出与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抱怨除了耗费生命之外毫无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