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菜根谭》译解
15379700000105

第105章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原文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不论如何完美的名气和节操,都不要一个人自己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只有如此,才不会惹起他人的怨恨而招来灾害,从而保全生命的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也不可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一定要承担几分,只有如此,才能掩藏自己的智能而多一些修养。

评析

做人不能只享美名,而害怕责任,应当勇于担责任,有功劳时分一些给其他人,不要独自享受,以免招致他人的嫉妒和猜疑;有过错时不要全部都推给别人,而是要主动承担一部分过来,以使自己的品德修养得以提高。只有这样的人,才算是完美而又清高脱俗的人。

成公二年,鲁国和卫国忧虑齐国会来攻打他们,都到晋国去搬兵要讨代齐国。晋国派谷克率领中军,士燮为上军之将的辅佐,乐书带领下军,去救鲁国和卫国,在华泉打败了齐军,俘获了齐国的车右逢丑父。齐国用甑和玉贿赂晋国,并答应把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还给他们,以此作为求和的条件。于是晋国的部队班师回朝。晋景公慰劳将士们说:“都是你们的功劳。”谷克回答说:“这是你教导有方,更全凭将士们的努力,我又有什么功劳呢”士燮回答说:“是苟庚指挥得好,是谷克控制全军,我又有什么功劳?”作为臣子的,如果都能如此谦虚,不居功自傲,那该多好,后人听了,都将称赞他们贤明。三位将军能够获胜而归,是他们谦恭相让,精诚团结的结果。

西汉人龚遂,字少卿,是山阳南平人,因为明经及第做了官。龚遂为人忠厚刚烈,有节操。昭帝时做渤海太守,在任多年。皇上派使者召他回去,龚遂手下的议曹王生愿意跟他一起去。而功曹认为王生向来爱喝酒,而且喝起来没有节制,不同意他一个人去。龚遂不忍心拒绝王生,就让他跟着到京城去。到了京师王生每天只喝酒,不理会龚遂。有一天碰上龚遂被召进宫的时候,王生在后面追着喊道:“太守先停一下,我有话对你说。”龚遂返回来,问他有什么话说。王生说:“皇上如果问你是怎样治理渤海的,你不能摆自己的功,回答时应该说是圣上的功德,并不是小臣的功劳。”龚遂接受了他的意见。到宫中之后,皇上果然问他治郡的情况,龚遂照王生说的那样回答了皇上的提问。皇上十分赏识龚遂的谦和作风,并笑着说:“你从哪儿听到的长者之言?”龚遂于是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些话,这是我的议曹王生教给我说的。”皇上认为龚遂年老了,拜他为水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