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菜根谭》译解
15379700000042

第42章 学贵有恒,道在悟真

原文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译文

一个凭一时感情冲动去做事的人,等到这五分钟热度一过事情也就跟着停顿下来,这哪里是能维持长久奋发上进的做法呢?一个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领悟有时也会被感情所迷惑,所以这种作法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明灯。

评析

天才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天才,笨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是个笨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背负着不同的使命。但是每个人的资质又是不同的,体现出来的外在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每个人都迫切想要知道的。

于是,就应该明了,“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如果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就能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朗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中国关于“勤”的古训是很多的。比如“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头悬梁、锥刺骨”,等等。可是,为什么要“勤”呢?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生也有涯和知也无涯矛盾表现得更加尖锐。在这尖锐的矛盾面前,退缩是毫无意义的。要进取,就必须做有效率的文章。只有人们逐渐认识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一勤奋品质,这唯一可靠的基础上时,所有的希冀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因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但是倘若缺少了勤奋,磁铁就永远是磁铁,不会变成智慧可爱的指南针;缺少了勤奋,泥土永远是泥土,不会成为恢弘阔大的长城;缺少了勤奋,就不会有璀璨的五千年文明……

因为平凡,因为普通,所以,可以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成功的花朵;用自己的智慧,打造自己光明的未来;用自己的心血,来捍卫自己可能渺小、也许卑微,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整个世界的梦!

生命是一条长长的跑道,每个人都在路上努力地奔跑着,都想争取胜利,都想成为强者。但是,只有“择善而执”,才能保证不跑错方向,只有以“勤”为“径”,一步一个脚印,把握时间,珍惜光阴,才能在别人偷懒、玩耍的时间里,到达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