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菜根谭》译解
15379700000044

第44章 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原文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译文

磨砺身心要像炼钢一样反复陶冶,假如急于希望成功就不会有高深修养;做事就要像拉开千钧的大弓一般,假如随便发射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评析

太原人王昶在教育儿子时曾经这般说过:“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而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于阙党也”。关于“阙党小子”,很是有些意味。阙党,据说是孔子居住的地方。《论语·宪问》中有着这样的记载:“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欤?’孔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尤其是后两句对阙党年轻人的评价“他不是求上进的人,而是求速成的人”,孔老先生将“上进”与“速成”分了开来,看来他亦认为真正的“上进”是不该追求“速成”的。也就是说,“上进”中是该有些“忍耐”的品质的。之所以要大谈特谈“忍耐”,大抵是因了常人的忍无可忍。比如,遭受毁谤或挑衅的时候。王昶先生还告诫儿子说:“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王昶先生的这番话,可以为做大事者座右铭。

人生如蚌,磨砺是金。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机遇与发展并存的年代里。坚信生命如执铁铸剑,磨砺以待,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和珍惜每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每一片素洁的雪花都有一颗尘埃的心,就像每一粒珍珠都缘于一点碎石或一粒沙砾。在人们平凡的一生中,会有多少伤痛,在喧嚣的生命之旅中,会遭遇多少漫卷而来的灰尘。但能如珠贝般默默地含辛茹苦,把外界与以的苦痛包蕴成一颗光华夺目的珍珠,如白雪般轻盈地消溶那弥漫在心灵中的尘埃,化做万片飞花。

可是在许多时候,现实中的人们,都如同瓷器般精致和脆弱。厄运来临之际,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还没有和苦痛交手几个回合,就因为对未来不抱希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身不由己地退却和消沉了。既没有耐心坚强地奋斗,也没有毅力甘于寂寞,正是这种软弱的心理和行为,使人们败下阵来,也使得人们失去了无数珍贵的成功机会。

偶尔看见雨后的彩虹,浮在空中像梦幻般美得令人不能正视。路过池塘,见沼泽地上的红莲,艳得仿佛着了火,恣意的燃烧它炫目的生命。人们的心中常会充满了感动,在经历那暗无天日的暴风雨或是面对黑暗肮脏的泥潭时,怎会相信它们能生出如此美好的事物呢?也许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吧,能不能从苦痛中超越出来,也就是从那个渺小、平凡的自我中超越出来。把苦难当做生命里的某一种契机,从而使人们的人生更为丰盈、美丽,使人的心智更为成熟和坚强,就像那道横贯天空的彩虹,那支从水底露出笑脸的红莲,那万片飞花。

许多人都喜欢向别人诉说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幸,其实,生命里许多的不幸和幸运都只有一念之差,一墙之隔,一步之遥。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厄运或是灾难,既是对生命的考验,也是对人格的磨砺。许多时候,重要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人们对待灾难的态度。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变革和生存压力的社会中,也许每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与其整天地怨天尤人,不如多一些执著,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坚韧,少一点娇气。在打击挫折降临时,且保有红莲之质,珍珠之心,以珠贝一样的勇气和毅力,包容生命中的艰辛,那么我想,生活回馈给人们的一定会是一颗璀璨的珍珠。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无论遭遇什么不幸,只要你尽情地拥抱生活,感受快乐,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你就能从痛苦中得到解脱,从灰烬中获得重生,也只有敢于承受痛苦和不幸的人,才能享受生命;只有经历苦难,并超越苦难的人,才能珍重生命,热爱生活,执著人生。

“静观待变,以静伺机。”生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途中艰难险阻无数,需要人们以汗水、血泪铺就坚实的路基,凭借信念指引前进的方向,利用智慧开拓希望的征程。青松经历磨难,扎根岩石,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小草经历磨难,甘耐寂寞,用生命装点大地;大海经历磨难,以博大的胸怀容纳江河;小溪经历磨难,朝着既定的目标奔去,义无反顾。生活同样需要用心去感受,坚忍磨砺,伺机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