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无毒一身清
15381600000005

第5章 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在现在的食品加工业中,正在广泛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那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它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具有提高食品质量的稳定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改善食品性状的作用。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添加剂及化学合成添加剂两大类,按其用途可分为:为增强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营养强化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加入的防腐剂、抗氧化剂;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粉、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以及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消泡剂、脱膜剂、乳化剂、稳定剂等。

随着食品工业的现代化,食品添加剂的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一万多种食品添加剂。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类884个品种,并且每年都有不少新的品种被批准使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及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了改进食品风味,提高感官性能,引起食欲。如松软绵甜的面包和糕点就是添加剂发酵粉的作用。

二是为了防止腐败变质,确保食用者的安全与健康,减少食物中毒的现象。实验表明,不加防腐剂的食品的品质显然比加防腐剂的食品的品质要差得多。如食品在气温较高的环境里保存不当时,即使想在短时间不变质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无防腐剂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反而加大。

三是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例如制作豆腐时必须使用的凝固剂。

四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强化剂。

对于食品添加剂,专家指出“剂量决定危害”。比如食盐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谁都知道它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但如果一次性大剂量的食用食盐的话,也有可能造成人的急性致死。据了解,各种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并受法律制约。在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前,相关部门都会对添加成分进行严格的质量指标及安全性的检测。

但是,近些年来,因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人中毒事件却依然层出不穷。据分析,在全世界每年罹患癌症的500万人中,有50%左右是食品污染造成的,其中有一些正是大量摄入有害的食品添加剂所致。如色素中的奶牛黄、碱性槐黄,人造甜味剂中的糖精和已经禁用的防腐剂焦碳酸二乙酯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食物中的添加剂呢?

一、防腐剂

防腐剂是最主要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具有杀死微生物、抑制其繁殖的化学作用,虽然多数防腐剂是无毒和低毒的,但加入的剂量过多,毒副作用就明显了。人们过量地摄入防腐剂,可能导致身体癌变,虽然在短期内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病状产生,但是一旦致癌物质进入食物链,循环反复、长期累积,不仅影响食用者本身健康,对下一代的健康也有不小的危害。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防腐剂有山梨酸、山梨酸甲、苯甲酸、苯甲酸钠、植物杀菌素、二氧化碳、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硫酸盐等等,其中亚硝酸盐致癌的危险较大,像猪肉、鸡肉、腌制及烟熏的热狗、火腿、咸肉等都添加了亚硝酸盐,我们作为调味品使用的酱油也含有亚硝酸盐,它们进入人体后和体内代谢物“胺”结合起来,生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使肝脏、食管等发生癌肿。而山梨酸和山梨酸甲则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之一。

二、人工色素及香料

一般来说,食用色素分为两大类,即食用天然色素与食用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是直接来自植物组织的色素,使用的范围主要是糕点、糖果、饮料、蜜饯等,合成色素系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料制成,有些可能具有毒性,但由于它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彩多样,因而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饮料及食品加工业。许多人工色素及香料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可使动物致癌。人体如果摄入过量有害色素,则会造成体内毒素沉积,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造成伤害。许多儿童食品也存在大量有害色素,儿童如果长期食用这类食品会造成肥胖、行为异常等症状。孕妇如果食用过多有害色素,则易造成流产或产下畸形胎儿。

三、亚硫酸盐

亚硫酸盐是一种常用在食品中的防腐、防氧化、防变色的添加剂,包括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钾、二氧化硫、偏重亚硫酸钠钾。有些人吃了含亚硫酸钾的食物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气喘、恶心、呕吐、腹泻、抽筋、出疹子,甚至昏迷,更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许多食物都含有亚硫酸盐,包括罐头食品、脱水干燥的蔬菜水果、冷冻的贝类、沙拉酱、啤酒、玉米甜浆、腌制食品、洋芋片、烘烤的蛋糕、点心等。

四、甜味剂

甜味剂是对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的总称。一般来说,甜味剂可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剂。前者与蔗糖甜度相同时的重量,产生的热量高于蔗糖产生热量的2%,它主要包括各种糖类和糖醇类,如葡萄糖、果糖、异构糖、麦芽糖醇等;后者与蔗糖甜度相同时的重量,产生的热量低于蔗糖产生热量的2%,它包括甘草、甜叶菊、罗汉果等天然甜味剂和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甜味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由于人工合成甜味剂产生的热量少,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龋齿等患者有益,加之又具有高效、经济等优点,因此在食品特别是软饮料加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一)糖精

化学名称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化产品。市场销售的商品糖精实际上是易溶性的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纳盐,为无色结晶或稍带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或微有香气,简称糖精钠。1997年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摄入大量的糖精钠可以导致雄性大鼠患上膀胱癌。现在,糖精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基本被禁用。

(二)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使用的人造甜味剂,作为一种比蔗糖甜200倍的代糖,它被应用于六千多种加工食品中,包括减肥汽水、点心、糖果和酸奶等。有非结论性的报告称,即使在公认的安全用量下阿斯巴甜也可能致癌,据国外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阿斯巴甜剧具有致癌性,如果雌性家鼠每天摄入的阿斯巴甜与人摄入的等量,那么它患上癌症的几率就非常大,而且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每天摄入一定量的阿斯巴甜的家鼠很可能导致脑癌、肾癌和周围神经癌。因为阿斯巴甜是许多儿童食品的主要成份,所以对儿童来说,危险性可能更大。而孕妇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在食用了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或服用了含有这一成份的药品时,也可能对自身健康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不健康的“健康”零食:从薯片到果脯,不少零食名字听起来健康,有的甚至被宣传成“有机”食品,但实际上只是更好吃而不是更健康。像香蕉片这样的“水果”类食品可能富含脂肪,所含糖分也比用来制造它们的水果多得多。

(三)精制蔗糖

人们如果摄入大量精制蔗糖,会引起肥胖,胃酸过多、胃溃疡、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龋齿、酸血症等疾病。精制糖摄入过多还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消耗量增加,因为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能量时的必需物质,维生素B1消耗增加,可使维生素B1相对不足,大大降低了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会致维生素B1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