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无毒一身清
15381600000062

第62章 足疗保健排毒——呵护你的第二心脏

脚是人体经络循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脚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它是人体上一块蕴含无限宝藏的神秘“器官”。而足掌这个狭小的空间却汇集了身体一半经络。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之终,足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精、气、神”人生三大宝中“精”为首位,足与脏腑中肾关系最甚,故有“肾主两足”之说。而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所以“养树护根,养人护足”。

古人云:“人之足,犹如树之根,人老足先衰,树枯根先竭。”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其目的在于“除疾兼利蹄足”,故《华佗秘籍》中称足疗法为“足心道”,提倡加强足部的运动来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一、足浴养生保健康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我国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是颇有道理的。

人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掌上还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上有个涌泉穴,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礼记》中就详实地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熏、浸泡的“薰、蒸、浸、泡”疗法。

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利于健康长寿。

足浴保健疗法是足疗诸法中的一种,分为普通热水足浴法和药浴疗法。

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畅通经脉、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以达到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睡眠、消除亚健康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作用。

另外足浴还具有养生美容,养脑护脑,活血通络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足浴时,在热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可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症。

二、足部按摩——反射疗法助延年足部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对于人体各组织器官,足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射区,足部的每一个反射区都与其同名的器官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器官有病变,反射区也会所表现,根据反射区变化可以判断相应器官的病痛。

人体足部比其他器官如手、耳、鼻、唇等面积都大,同时肌肉相对较厚,毛细血管密集,神经末梢丰富,结构复杂,远离心脏,是血液循环最弱的部位。当我们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后,足部的温度会升高,血液流速加快,同时足部的沉积物被按摩“碎”,它会随着血液循环的加快重新参加体循环,通过泌尿系统和其他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当我们全面按摩足疗反射区3~5天后就会发现排出的尿液非常混浊而且气味很浓,这时人会感到十分轻松。

现在很多人做按摩时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力度越重越有作用,感觉疼才好。其实不然,被按摩者应该是感觉略微酸痛,但完全可以承受,不会感觉心慌、头晕、恶心等,此为最佳力度。若过轻,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若过重,则会造成其他伤害,比如韧带、肌肉、筋膜等组织都有可能因为按摩力度过大而受伤。

一般来说,在进行足部按摩前,都要先用温热的水浴足。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浴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膝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适度。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体位。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足部能促进气血通畅、调节腹脏功能、平衡阴阳,以此则能促进机体排毒,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对于女性而言,足疗有美容的功效。适当地按摩脚底,能够刺激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的激素,从而激发皮肤细胞的活力,加速其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着,从而使得肌肤白皙柔嫩且富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