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儿童疾病合理用药305问
15381700000246

第246章 夏秋季为什么要预防“乙脑”?

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体是乙脑病毒,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由蚊虫传播。由于夏秋季蚊虫滋生,故乙脑在夏秋季流行。

预防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保护性达到80%—90%,可维持3年。

乙脑的发病经过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病程7—10天,病程3—5天病情达高峰,如患儿能渡过7—10天即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而痊愈。重症恢复期仍可有神经症状。如经一年症状仍不消失即为后遗症。乙脑的表现根据发热程度、神志改变、惊厥轻重、呼吸衰竭情况分轻、中、重、极重型,轻型体温38—39.C,神志清楚或仅有轻度嗜睡头痛、呕吐,无惊厥,恢复好无后遗症;中型体温39—40.C,昏睡、浅昏迷,可惊厥,头痛、呕吐明显;重型发热在40.

C以上,神志不清、持续抽搐、浅昏迷可有后遗症;极重型发热40—41℃,深昏迷、持续抽搐、呼吸衰竭,病死率高,幸存者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外周血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蛋白增高、细胞数增高。由于乙脑发生后遗症可能性大,一旦高度怀疑就应及时人院治疗。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综合治疗,积极退热、镇静、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做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肾上腺激素不宜作为常规用药,对乙脑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早期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注意眼和口腔的护理;对恢复期患儿应注意翻身预防褥疮,对其做按摩,肢体被动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