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的资本
15392300000064

第64章 领导艺术

哪些人能当领导?哪些人不能?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领导艺术又是如何?作为领导者或想当领导者的你,不可不察。

(1)关心人的艺术

①管理风格

当领导者不仅仅要关心工作,他的魅力更应体现在关心人上。只有关心工作和关心人结合得最好的领导,才是一位好的领导者。

②要讲点风格

当领导者要有“大义凛然,天下为公”的风度。平时要注意个人行为,不要在下属面前表现了“鼠目寸光,唯利是图”的形象,这样的话至少在你的领袖资本和开展工作中大打折扣。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都会记得“刘备掷阿斗”的故事,赢得了赵子龙等部将的心。还有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等大臣说,如果刘禅(即阿斗)不争气的话就不要扶他为王,表现了刘备宽厚仁慈,胸有良谋的领导风范,使诸葛亮等人死心塌地忠于刘氏父子,不致有二心。

③要关心职工的日常生活

领导者要在点点滴滴中,表现出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心。对下属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这样才能团结一致,让下属全力以赴地工作。以报答你的“知遇之恩”。

(2)奖惩的艺术

①奖惩分明

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要着力建立本单位、本部门的竞争机制,以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激励下属向极限挑战。同时,要为下级所取得的成绩叫好;不要嫉妒下级的才能。(可有一幅漫画:武大郎招聘:比我高的一个都不要!)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下级的成绩永远是照亮上级的光芒。

②赏识与表扬

领导者要“用人勿疑”,要允许下属失败,因为胜败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客观因素包括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力量、技术、管理经验等情况。因此,当领导的要坚持“五分教育、三分表扬、二分批评”的原则,要勇于为下级承担责任。要懂得“收买”下级的心。

(3)批评的艺术

下级犯了错误,给组织或工作带来的损失当然要批评,但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要批评也要有理有据,不要伤害了下级的自尊心,让下级感到沮丧。一般是先表扬、后批评、再表扬,最后提出希望和期望,让下级心服口服,会有利于工作,主要按照以下四个方法:

①假设。一开始不要猛烈抨击下属,而是逐步引入正题。

②重话轻说。不要有理不饶人,要照顾下属的面子,更不要伤害其自尊心和感情。

③不要唠叨。话说到位就可以了,不像象老太婆样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④注意说话艺术。一个真诚的领导者同时应该也是一个高明的演说者,批评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语言就是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掌握好部属心中的感受。“这种事明明是你不对!”这句话倒不如换成“这件事你的确有不对,我们找你谈是为了帮助你改正。”所以,批评最好遵循以下几个阶段:

暗示——启示——忠告——警告——公开批评——处分。这样,才能做到“批评从严,处理从宽”,从而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4)分派任务的艺术

①与我有关的任务

在建国初期,我们新生的共和国顶住了来自各方面反动派的压力。其中,抗美援朝就是其中之一。开展了一系列巩固新生红色政权的运动。据说,毛泽东同志当时很好地运用了分派任务这门艺术。那时,毛泽东经过反复的慎重思考,在他个人潜意识里,已决定抗美援朝,但他还是召开会议,听取意见。会上,彭德怀也主张抗美援朝,毛泽东便高兴地说:“那好,过两天你给我个方案出来。”这样一来,会让彭德怀元帅觉得抗美援朝是“我的建议、我的方案”,便不会把任务变成额外负担,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姑且不论这件事情是真还是假,值得称道的是毛泽东同志不是简单地采取命令的方法,而是采取“引导”的方法。岳飞用兵之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火。”真大将风度!聪明的领导在分派任务时,应该使下属觉得“这是给我利益,给我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命令方法。

除此之外,领导者在分派任务时,还应该让下级懂得:

②这是有兴趣的任务

③这是能表现才能的任务

④这是有意义的任务

⑤这是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任务(如加薪、提职、调工作等)

⑥这是体面的任务

(5)以身作则

①榜样作用

作为部门的头,在集体中要起榜样作用。事实证明,这样才能团结广大群众共同奋斗。无论在过去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时期,周恩来和许多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都与老百姓一样,穿的是有补丁的衣服,吃的同样是粗茶淡饭,他们与广大人民同甘共苦因而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身先士卒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关心下级。

③平等待人

作为领导者,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要平等待人。

④同甘共苦

不论在公司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还是在艰苦创业时期,领导都要团结本单位的人员,为共同目标而同甘共苦。

综上所述,作为领导,应该具备这些领导艺术和技巧,只有学会这些领导艺术和技巧,才能让你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让你的工作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