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每天变傻一点点:原野随笔
15393600000064

第64章 小事就是大事

一个人优秀品格的展示方式,大多由小事来完成。一件所谓“大事”成败的关键因素,也由小事定夺。前者可举的例子很多,如雷锋、孔繁森。如果离开了婆婆妈妈的小事,我们无法理解雷锋与孔繁森比我们高尚在哪里,感动也无法说起。而后者的启示更多,从升空失败的绑扎式火箭到前不久差点让舒马赫丧命的失事跑车,原因都出在螺丝上。

虽然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匪夷所思的阶段,但许多事情成败的关键仍然离不开一些琐碎的、由手工完成的细节,即小事。从这种意义上说,如今与古时并无区别。孔明先生很早就发明了木牛流马,但并没有使他的烦劳有所减轻,也没有使蜀政权永固基业。人们对科技的期盼原本为了摆脱小事的纠缠。事实并非如此,对人生来说,如果失去了小事与细节,则空洞得可怕。小时候,我们曾对共产主义发生憧憬,后来演化为争论。一派认为共产主义就是好东西随便吃;另一派认为,根本无须吃饭,挥一挥手就饱了。这是温饱与省事之别,也是享受与虚无之别。当时觉得“挥一挥手就饱了”更令人神往。现在想,人在世间只是木然坐着,间或挥一挥手,直至老死,人生的乐趣也就消失了。

观察一个人之高下,更多由小事而来,譬如他对时间、效率与细节的处理方式。从小事上,能够看出一个人是否热爱生活,是否善良,是否有远大志向,是否可靠以及有没有品味。

太平盛世,领导者往往从小事上显示他是否亲民。譬如广东领导,抓住不放的一件事是,敦促科研机构与企业以甘蕉废渣生产方便饭盒,消除白色污染;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上任之始,劝告市民把用过的塑料袋挽一个结,免得随风乱飞。一次,我在风景区看到翠柏顶端塑料袋迎风猎猎,如睹奠仪。想到把“塑料袋随手挽一个结”,实在是一件大事。

对某些官员来说,贾庆林的苦心,他们恐怕不屑说,甚至不屑想的。因为塑料袋之类既显不出才华,又显不出魄力。而老百姓却钦佩这些抓小事的领导者。小事往往关涉民生。抓小事,比在会上滔滔不绝独白几个小时更得人心。有人讲了一辈子的话,也说不出像贾庆林这种朴素而有意义的话。

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无所谓大事小事,小事做好了全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