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每天变傻一点点:原野随笔
15393600000073

第73章 天下无病

在“生老病死”四字中,最生困惑的是一个“病”字,跟生与死都搭边儿,又都不明晰。如果认真地探究什么是“病”,会像剥一只洋葱那样,让人流泪,但最后什么都没有。洋葱并不像桃李,有一个核的存在。

但无数的人处在种种不安的境遇里。他们的苦恼是可以在人体除头发指甲之外的所有器官后面加上“痛、痒”等带“广”的字眼,肢体不适之外又有焦虑、忧郁等神经方面的问题。有人说:从广告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倘若如此,医生和药物已在我们的时代占据了很大的份额,电视天天如此。这些广告的面世,据说已经是经过限制的,否则午餐时分的痔疮广告,女性、儿童和体育节目中的性病、皮肤病广告会让人目不暇接。近年,在我经过的不同省份的城市中,几乎每一根电线杆子上都贴着性病广告,每家电台都在谈糖尿病和股骨头坏死,而治疗疑难杂症是每一个部队干休所门诊必备的绝技。另一方面,人们所看到的中国人的体质状况,明显好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这么多“病”与“药”的存在,我宁愿相信它是人们在初获温饱之后的调整、社会矛盾凸现、期盼长寿目标、信仰缺失、人口爆炸造成社会整体耐受力降低,以及环境恶化等社会行进的伴生物,而不是“病”。

医学的实证性,可以确凿观察到病菌与病灶,譬如名称几乎富于诗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某块溃疡。这是病的原因以及后果,却不是病本身。人可以由于一种原因而生病,如上例所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人仍然有一百种理由不生病,从跑步到心平气和,一直列举到一百种以上。在同样一种环境中,受到病菌或病毒感染的只是一部分人,其中体弱者居多。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病是相互传染的结果;从人体免疫学的角度看,病是免疫能力低下的结果。因而,病是一种标志,而不是本质。在哺乳动物当中,有些流行病,譬如感冒——其规范名称叫卡他性鼻炎、咳嗽等症只在人类之间传播,一些常见病,譬如腰椎间盘脱出、高血压也只在人类间发生。从上呼吸道的结构看,狼也应伤风,但它们不伤,而腰椎间盘脱出不在动物中发生。可知这种“病”明显是人类的行为后果所致。因此,所谓“病”之存在,与其查之于外界,不如说是人的护卫系统出了毛病。我认识一个人,他差不多每次在领导训斥之后的一小时内,就开始打喷嚏,然后发烧。沮丧也导致感冒。因此,病是沮丧,而不是感冒。按照托马斯·刘易斯博士的观点,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免疫系统,强大得足以抵御任何疾病。在许多情形下,吃药甚至都是多余的一件事。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强力,人类早已死光,甚至动物们也生存不到今天。而在这么强大的免疫系统的运作下,人还不断生“病”,这是对进化的反动。

一个人感冒了,并不是他丧失了免疫系统,而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使这个系统出现了故障。情绪低落与焦虑容易使人感冒,这意思是说这种状态抑制了免疫系统,在此,“病”乃是自己的情绪。换一个例子说,负疚感导致内分泌紊乱、久饮造成消化道血管硬化、吸烟会引起包括脑血栓在内的多种疾病。一句话,是人的情绪与行为导致了人体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一种适应,譬如脂肪肝是为了适应酒精、痰是为了适应烟雾、尿糖增多是适应胰岛素分泌不足。当这种适应形成之时,就形成了“病”。许多“病”人喜欢问医生“这病是怎么得的?”这话实在应该反求诸己。一个人采取错误的生活方式,并将其结果积累到自身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医院就成了他最熟悉的地方。

上述说法属于行为医学的一种推论,而发病机制比它更复杂的神经病学也莫不如此。以紧张为特征的心理疾病,无论从弗洛伊德、荣格哪一家的学说来分析,都属于内心过劳或不满足导致的欲望与人格出现偏差的不正常状态,是身心之间的不平衡。此“病”要点在于解决不了一个“忧”字。那些有力量使自己平静的人,胸宇清明的人,大多没有此疾侵扰。

癌症是当今最令人困惑的一种疾病,遗传与环境似乎都不是它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研究人员至少了解到,“丧失一种快乐源”会导致癌症,感情破裂失去亲人以及不可代替的物质都会使人固有的抵御肿瘤的能力降低。当识别癌细胞并对其下达自杀指令的能力丧失之后,当控制上皮细胞无限增殖的“电磁闸”失效之后,当生存环境的理化指标超出人类的解毒功能后,人只好面临包括肿瘤在内的危机。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说明人即使进入电脑时代仍然没有学会很好地爱护自己,包括爱护环境。今天如果有人提出“降低欲望,心地单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时,会被认为是怯弱与缺少进取心,爱护环境被认为是矫情,“病”便伺机而动了。而“病”了之后,人们又倾心于药与药品的科研进程。他们哪里知道“有病无药,有药无病”的道理。病与不病本由你说了算,只是有时你说的太晚了一些。

人会老,当然也会死,但不一定要有病。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里萨修女一辈子与麻疯病、艾滋病患者接触,百病不侵,证明人战胜病的能力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一个人如果多一些仁慈,内心处于一种施予状态;多一些平衡,欲望处于沉潜状态;多一些宁静,情绪处于和谐状态;多一些运动,身体处于激活状态;多一些冥想,大脑处于轻松状态;多一些果蔬,胃肠处于干净状态;多一些退让,心机处于放松状态;多一些游戏,心智处于儿童状态。那么可称“天下无病”。

至于环境污染、砍伐森林所带来的恶果不止是“病”,而是“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