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15401100000003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1)

(第一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一、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这是我们党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我国和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三、发展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不发达的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就社会的主要矛盾来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发展作为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的主题。

四、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总趋势,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正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把发展作为首选的国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只有真正发展了,我们才有解决问题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回旋的余地也就大了;不发展就会被动挨打,就会受制于人。因此,发展是民族复兴的要求,也是人民利益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我们自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着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要靠发展。社会主义要强大,不断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如果我国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十分紧要。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五、发展是党的执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进步,但也遭受了不少挫折,包括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耗费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力,贻误了国家的发展良机,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差距。1978年,我们党在结束10年动乱之后,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国家中心任务的地位,坚定迈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取得了一系列光辉成绩。20世纪90年代,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我们国家稳如泰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最根本原因就是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人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实现了较快增长,开局良好。因此,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社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的生动体现,更深刻反映了发展的重要时代价值。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六、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因此,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十五世纪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了,很重要的原因是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机遇。错失机遇,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滞;抓住机遇,就能赢得发展空间,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一条基本经验。要抓住机遇,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依靠科技创新,不断使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在新世纪里,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迈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党和全国上下要抓住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二节)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世界上没有先例,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遵循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等,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必然要求经济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都要有相应的改革,对政府、企业、个人都将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有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如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利用国家拨款的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进出口政策和汇率调整等,要坚持全国整体设计,统一推进。对市场的培育发展、价格体系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要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次改革都有相当困难,任何一项改革的滞后,都将会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进程。因此,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连同配套改革的具体实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保证体制转换的顺利进行,又要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经济生活中出现任何重大难题都要求我们去认真地加以解决,需要大力提高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三节)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要适应世界经济、科学发展大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们党提高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不仅要坚持对外开放,而且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新形势的要求。一是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后来居上,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但也要看到,我国人均资源相对有限,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约束。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人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些重要因素将成为国内市场竞争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只有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才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我国经济规模和总量已达到相当水平,面临着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我们能不能实现这样的任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小。而要实现这些重大任务,除了主要依靠国内的资金、资源和技术力量之外,还需要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对外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无论从广度和深度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进出口结构不够合理、效益不高,利用外资中也存在一些偏重数量、忽视质量等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是必然趋势。这既是扩大引资的机遇,也加剧对国内市场的争夺,国内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世界上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急速发展。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对世界市场、资源和国际资本的争夺也将日趋激烈。特别是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增长。

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呈现两大倾向:其一是跨国公司兼并和收购公司的资金流量大;其二是发展中国家在跨国投资总流量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量创新纪录。这样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和竞争局面,需要有新的战略眼光和战略部署。以上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采取新的战略决策,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我国对外开放的初创阶段已经过去,如果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或者对外开放的方式和做法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就会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以至会贻误整个现代化建设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