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下)
15401200000003

第3章 经济建设理论(3)

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的原则,由中外双方自行协商,以比较灵活、变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种有限责任制的国际合作形式。也称“契约式合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的一般特点为:由中国方面提供土地、资源、现有厂房、可以利用的设备、设施、技术、劳动力和劳动服务等,国外合作者提供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良种、材料等,在平等互利原则下进行合作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管理和双方的权益、义务等,由双方协商决定,并签订和履行一定的合同。中国政府保护合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鼓励外商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种中外合作经济与中外合资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一定以货币计股分配收益,而是按照合同规定的投资方式和分配比例来分取收益。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特殊的经济形式,有利于我国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商独资经济

指外国投资者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单独投资创办企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根据中国政府规定,可以在经济特区以及其他经中国批准的地区举办。开办外商独资企业,经批准后即具有法人地位。外商独资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其经营方式和基本特点是:外商自行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外商独资企业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令和条例,并依法缴纳税收,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开办外商独资企业,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鼓励外商在我国开办独资经营企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这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第一,农业为社会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只有当农业劳动提供相应的剩余农产品时,社会才可能开展农业以外的其他活动。农业能提供多少商品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第二,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我国轻纺、食品工业等很大部分以农业为原料,农业发展了才能满足这些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广阔的农村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我国的人口,约百分之八十是居住在农村的农业人口,保证农业的稳定增长是关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以及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农业当前在我国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迅速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以获得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业经济的内部积累。过去我国十分重视抓粮食生产,这是对的,但是忽视甚至损害了其他各业的生产,没有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按照“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或以一业为主,搞好多种经营,把各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我国农村只有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才能保持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满足工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的需要;才能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建立多部门的经济结构,才能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改变农村面貌,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发展农村多种经营

在我国农村除了发展农业外,同时发展林业、渔业和其他副业、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的农村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就总体来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人均耕地较少,但山多、水面多、草原大,自然资源丰富;一个是技术装备落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建设的正常进行。农业同林、牧、渔和其他副业,粮食生产同经济作物生产,彼此既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相互依赖、促进的一面。只要保持合理的生产结构,建立良好的大农业生态体系,使粮食和经济作物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就能取得综合发展的效果。开展多种经营,要发挥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要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以及生产习惯,组织各种形式的多种经营活动。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我国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1990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我国人口众多,现已利用的农业资源不足,必须重视和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要认真贯彻以下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以增产粮棉油肉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密切结合起来;新开发的资源,要尽可能实行规模经营;实行开发承包、管理承包、科技承包等责任制,制定鼓励政策,调动农民和科技人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区域开发要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坚持高标准。

依靠科学发展农业

集中力量抓好农业技术改造,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农业的技术改造,这是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靠政策调动积极性很重要,但有个限度,到一定时期,也就“饱和”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我国农业要走出一条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的路子,必须把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农村工作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同时,要极大地提高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从自然界索取我们所需要的更多的农产品,使整个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制约和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支援农业、解决就业、繁荣经济、增加收入和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产品质量差,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同国营大中型骨干企业争原料、争能源等问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整顿、改造和提高,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一要立足于农副产品和当地原材料的加工,但不同大工业争原料和能源;二要发挥劳动密集和传统工艺的优势,积极发展出口创汇产品;三要为大工业配套和服务。在整顿乡镇企业中,要按照国家政策引导效益好的企业积极发展,对消耗高、质量差、污染严重及与大企业争原料、争能源而效益又很差的企业,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通过调整和整顿,促进乡镇企业改进结构,改进经营管理和经营作风,提高技术,提高效益。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其主要内容是使农业提高产量、改进质量、提高效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解决数亿人口穿衣吃饭等生活温饱问题,高产一直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标,由于我国人均占有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仍很有限,大大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故今后高产仍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只有实现高产,高效也才能有较好的实现基础。但是,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的改革和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绝大部分已基本解决,正在奔向小康,因此社会成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充足,质量上也要不断提高,为了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使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也必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同时,农业资源是有限的,我国的耕地、水等农业资源更为有限,必须十分节约地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农民作为商品生产者,要增加收入,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加强经济核算,力争以最少的资源和劳动耗费来生产出最多的农产品。所以,高效也必然要成为农业的一个主要目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首要的是调整农业生产和作物品种结构,关键在于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基础则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的改变和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农村集约经营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集约经营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科技成果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人类早期的农业是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表现为将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增加产量的手段主要是扩大土地播种面积。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农业经济资源(主要是土地)相对越来越少,从事粗放经营的条件逐渐消失,不得不靠在一定面积土地上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投入来增加产量以满足生活需要,从而使农业逐步走向集约化。这种经营代表了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方式,集约经营代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集约经营水平就越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就越高,农业生产方式就越先进。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农业经济资源非常有限,继续从事粗放经营的条件已基本不具备,因而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运用增加机器、电力、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劳动的投入,来实行精耕细作,实现良种化、科学化,以提高集约经营的水平来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当然,农村集约经营水平受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在各个地区都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必须因地制宜。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生产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农业生产能力是由土地、生产工具和设备、其他农业生产设施和劳动力共同构成的,其中每一部分的生产能力都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部分生产能力和整体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这种由各个农业生产力要素彼此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生产能力,就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首先决定于各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其次决定于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以种植业为例,土地、劳动力、种子、肥料、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是否充足、质量是否符合需要,将直接决定其综合生产能力;在具备以上条件后,若减少任何一种要素(劳动力)的投入,都将影响整个生产能力,出现其他要素生产能力的闲置和浪费(如劳动力转移造成土地荒芜)。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条件是:①增加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放,提高它们的质量;②改进它们的组合状况,使它们在数量上成比例,质量上相适应,避免因任何一方面的不足而造成闲置和浪费;③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以获取规模效益;④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和充分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消除各种障碍。

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要实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一靠技术进步,二靠改善管理,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科学是一门软科学,本身也是生产力。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劳动,它虽然并不直接产生一定的劳动产品,但它却是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它的职能是对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既有科学地组织和利用生产力的问题,又有合理地调整生产关系的问题。在管理中蕴藏着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有效供给的巨大潜力。在同样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管理的好坏,往往会使生产效益产生巨大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有现代化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用现代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作用于企业管理全过程,就会产生巨大威力,推动生产的发展和进步。

产业倾斜政策

国家为调整产业结构而对某些产业采取的优惠政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国家从整个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比例关系等因素出发,在税收、信贷、外贸、财政拨款等方面给某些产业特殊政策,以刺激其发展,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某些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代表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采取了扶持政策。

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