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者精品——小事物语
15404200000001

第1章 把苦日子过甜(1)

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更加分明。

一件小事——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回家人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那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电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到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汗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挽着臂膊立定,问伊说:“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夭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挽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更加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但是,我们并曾相识。

人间——朱自清

那蓝褂儿,草鞋儿赤了腿,敞着胸的朋友挑副空的箩担来了。

他远远在见着——见了歧路中彷徨的我;他亲亲热热地招呼:“你在哪里?”

我意外地听他,迫切地答他时,他殷勤地指点我;他有黑而干燥的面庞,灰色凝滞的眼光,和那天然的粗涩的声调,从这些里,我接触着他纯白的真心,但是,我们并不曾相识;她穿的紫袄儿,系的黑裙儿,走在她母亲后面。

她伶俐的身材,停匀的脚步,和那白色的脸儿,端庄,沉静,又和蔼的,庄严的脸儿;在我车子过时,一闪地都入了我眼底。

那时她用融融的眼泪随意地看我;我回过头时,她还在看我——真的,她再三看我。

从她双眼里,我接触着她烂漫的真心。

但是,我们并不曾相识。

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就会很快降临。

小不忍则乱大谋——叶飞

古代有个尤翁,他开了个典当铺。

有一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

他出门一看,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站柜台的伙计就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空手来取,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

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但不肯离开,而且坐在当铺门口。

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度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于是,他命店员找出那个典当之物,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

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抗寒不能少。”又指着道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不急用,现在可以留在这里。”

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闹下去,于是立刻离开了。

当天夜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

原来,此人同那家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于是就先服了毒药,他知道尤翁家富有,想敲诈一笔,结果尤翁没有上当,于是他就转移到了另外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够事先知情而客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就会很快降临。”

人们听了这话都很佩服尤翁的见识。

烂柯山的故事,虽说是神话传说,但围棋使人乐而忘我的真实故事还有很多。

烂柯山——张立强

传说西晋时有个叫王质的青年农民,一次上山打柴,来到王乔仙洞口。

王质胆大好奇,心想,人家都说洞里有仙人,我何不进去看个究竟。

洞口很小,只能通过一个人,洞深三丈余,宽高各丈许。

王质刚进洞中,什么也看不见。

顷刻间,洞顶好像透进来光线,只见两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下围棋。

王质素好下棋,被两位老人精湛的棋艺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两位老人好像未发现有人进洞似的,边下棋边吃红枣,有时也顺手把枣递给王质吃。

看完一局棋后,老人对王质说:“你也该回家了。”

王质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柯(斧柄)已经烂朽,只剩下铁斧了。

王质回到村里,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了,询问自己的父母,才他们已经死去100多年了。

从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烂柯山。

烂柯山的故事,虽说是神话传说,但围棋使人乐而忘我的真实故事还有很多。

唐代学者李讷,才华横溢,性情却非常急躁,平时很爱发火。但当他下起围棋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十分安详,格外平和。

因此,当他急躁发火时,家人便暗地里把棋摆放在他面前。李讷一见到棋,立即改变怒容,拿过棋子布局,把心思很快地用到棋上,而将刚刚发怒之事马上忘得一干二净。

您可不可以告诉我您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三圈的秘密。

生气的时候跑三圈——李俊英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

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广大,只要与人争论而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爱地巴为什么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感到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明说。

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太广大了,他生了气,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已经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

他的孩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您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这附近地区也没有其他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广,您不能再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了。还有,您可不可以告诉我您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三圈的秘密?”

爱地巴终于说出隐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去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把所有的时候都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老了,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他不为别的,为的只是保住那“笔杆子”的名节。

笔杆子——刘立果

老梁到机关时,才22岁,大学刚毕业。在那时,大学生走到哪儿都真够气派的。领导更是重视,一进来,就让他做了秘书。

梁秘书果然称职,写起报告、总结、典型材料来,洋洋洒洒,又快又好,深得领导赏识。领导是南下老干部,炮筒子里爬出来的,他心里常想,单位一日不可无我,我一日不可无梁秘书啊。因而对梁秘书宠爱有加,梁秘书受此礼遇,十分感激。

梁秘书勤学苦练,几年下来,笔力果然煅炼得炉火纯青。于是,“笔杆子”的美誉,就在机关传开了。

几年后领导退休,新领导上台,该升的升,该贬的贬,老梁当了办公室的副主任,主持工作。办公室同时进了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做秘书。学生刚出道,笔力嫩着呢,加上没摸透领导的性格,写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改都没法改。领导就常让老梁操刀重来。为静心写材料,老梁就常常不坐班,躲在家里写。机关办公室事多,头儿不在,办起事来就不方便。领导考虑了一下,决定成一个行政科,让小青年负责,以此来减轻老梁的担子。于是,梁主任又回到了秘书工作岗位。

过了几年,领导提升了,又来了新领导。新领导一到单位,就握住老梁的手说:笔杆子,久仰久仰。他了解了一下办公室人员的情况,发现这秘书岗位,少了老梁还真不行。加上他觉得那学生做得不赖,于是干脆就提他做了主任。老梁呢,还做秘书——谁叫他是笔杆子呢。

笔杆子老梁从此就成了机关雷打不动的秘书,从叫小梁一直叫到老梁,几十年的光阴,全在那方格纸上度过了。看到办公室的同事一个个走出去,升上来,老梁心里不是滋味。有时听到别人恭维他是笔杆子时,他恨不得把手中的笔折成两段。但他工作起来还是一丝不苟,写起材料来依然花团锦簇,他不为别的,为的只是保住那“笔杆子”的名节。

有一天,老梁看到一则故事:一个车技很好的司机,几十年来一直跟领导开车,总提不上去,而车技差的,都被领导派去做行政工作了。老梁于是受到启发,此后给领导写讲稿、写总结时,总是前言不搭后语,条理不清。领导提醒甚至批评了他几次,他依然如此。领导便想:梁秘书只怕是老了,思维呆滞了,正好机关要精简一批人,何不把他下掉呢于是做了几十年秘书的笔杆子老梁,就理所当然地被刷掉了。这个结局,是老梁所没料到的。

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求太高,以至于忽略了生活本身。

把苦日子过甜——赵晓东

有一次到美国观光,导游说西雅图有个很特殊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同行的朋友听了,都觉得好奇。

那天,天气不是很好,但市场并非鱼腥味刺鼻,迎面而来的是鱼贩们欢快的笑声。他们面带笑容,像合作无间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相唱和:“啊,五条鳕鱼飞明尼苏达去了。”“八只螃蟹飞到堪萨斯。”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欢笑。

我问当地的鱼贩:“你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为什么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他说,事实上,几年前这个鱼市场本来也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后来,大家认为与其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变工作的品质。于是,他们不再抱怨生活的本身,而是把卖鱼当成一种艺术。再后来,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一串笑声接着另一串笑声,他们成为鱼市场中的奇迹。

他说,大伙练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马戏团演员相媲美,这种工作的气氛还影响了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常到这儿来和鱼贩用餐,感染他们乐于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没有办法提升工作士气的主管还专程跑到这里来询问:“为什么一整天在这个充满腥味的地方做苦工,你们竟然还这么快乐?”他们习惯了为这些不顺心的人排忧解难,“实际上,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求太高以至于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时候,鱼贩们还会邀请顾客参加接鱼游戏。即使怕血腥味的人,也很乐意在热情的掌声中一试再试,意犹未尽。每个愁眉不展的人进入这个鱼市场,都会笑逐颜开的离开,手中还会提满情不自禁买的一大堆的货,心情开朗的同时似乎也会悟出一点道理来。

我需要当面对你弟弟说声对不起。

被跟踪的良心——吕新建

吴强是特区三立仪表厂的一名车间工人。这天,他下夜班回自己的住处时,在路上遇见三个酒气熏天的愣头青正恶狠狠地追打一个瘦男人。那个瘦男人很弱的样子,一看就是附近工地上营养不良的民工。而三个愣头青则是当地居民模样。

那个挨打的瘦男人见吴强经过,忙不迭地求救:“兄弟,他们喝醉了,他们会把我打死的,你行行好,快救救我吧……”

三个愣头青看瘦男人竟敢求救,打得更凶了,嘴里还骂道:“打死你这‘瞎眼猪’!”

吴强问三个愣头青:“几位大哥,你们为什么打他啊?”

三个愣头青盯了一眼吴强胸口三立仪表厂的厂徽,警告道:“少管闲事!否则,没你的好果子吃!”

挨打的瘦男人则解释:“兄弟,我刚才走路时不小心碰了他们一下,他们就这样打我……”

没等吴强表态,那三个愣头青又冲他吼道:“还不走?找打呢你?”

吴强犹豫一下,想到自己也是外来打工者,要是真的得罪了这几个当地的愣头青,引来他们报复的话,很可能自己在三立厂就呆不下去了。于是,他叹了口气,避开瘦男人恳求的目光,躲进路灯的阴影中,转身就走。

走出没几步,吴强又听到那个瘦男人在背后喊:“兄弟,求求你了,给打个报警电话吧……”

吴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盯一眼不远处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有心停下来,又想要是今天挨打的是我,别人会帮我吗?最后,他什么也没做,加快脚步离开了现场。

转眼过了一个多星期。这天吴强下班后,看看时间还早,就去附近的一个超市购买食品。结账的时候,吴强发现超市门口有个瘦瘦的男人注目于他。当时,他也没往。已里去,只是觉得对方似曾相识。于是,当他走到自己的寝室门日,下意识一回头,看见那个瘦男人仍跟在自己后面,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他想干什么?”突然,吴强脑中灵光一闪:“这不是那天挨三个愣头青打,向自己求救的男人吗?”

“他跟着我干什么,难道是为那天我没有出手相救而报复吗?”想到这一点,吴强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静。再回头看时,那个瘦男人已不见人影。

接下来的几天,吴强又两次在上下班的途中遭遇那个瘦男人的跟踪。而每次,当吴强用目光搜索时,对方却又总是避开了。渐渐地,吴强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他不知道瘦男人究竟想怎样“报复”,是找人痛打自己一顿,还是采取其他更恶劣的手法?

这天是吴强和女友小莉相识一百天的纪念日。吴强早早约好小莉,下班后,两人一起去附近的一家川菜馆美餐一顿。可是,就在吴强和小莉边吃边聊时,他又突然发现那个瘦男人像不散的阴魂一样,站在餐馆的玻璃窗外向里瞅着自己。吴强再也忍不住了,他几步冲了出去,但那个瘦男人还是不见了。

小莉追出来问道:“怎么了?刚才外面是谁?”

吴强叹口气,述说了一个多星期前,自己下班途中遇到的那件事。

小莉听后,埋怨道:“那你当时为什么不报警?”

吴强道:“我不是怕人家报复嘛。小莉,我们都是出来打工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