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蒂芬·柯维写给年轻人的高效工作秘笈
15406000000030

第30章 利人利己要素双赢制度

一个企业决定采用双赢的模式时,需要双赢的协议来保证工作中双赢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时,一个企业的制度也必须符合双赢的原则。当一个企业的制度鼓励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采用双赢的思维时,企业才能进入一种彼此互利互惠,员工的个人利益得到提高,企业的总体目标也能尽快实现的局面。

史蒂芬·柯维是这么说的:“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

俗话说,有规矩才成方圆。如果没有规矩的制约,就会造成一片混乱。企业会失去了发展的指导准则。员工们在工作中,也许会做出偏离企业目标,违背企业利益的事情。

经济学家们认为,每个人都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然后导致人们选择不同的行为。

Sam Peltzman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可以说明这一点:在60年代后期,美国国会通过立法令生产汽车的厂商都为每辆汽车配备安全带。这项法律的主旨原本是想提高驾车的安全性。但是,它也改变了对人们的激励作用。关于安全带的这项法律,大大降低了驾驶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生命危险,但也致使他们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去开车。结果是,这些法律使每次车祸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了,但是却增加了发生车祸的次数。最终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变动不大而行人死亡人数却增加了很多。

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制度的建立。企业要想实现双赢的模式,就必须制定出一些制度,来激励每一个员工相互合作。制度保证是公司通往自己目标的指路明灯。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必须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如果一个公司想要达到一个目标,制定的制度却和这个目标背道而驰,又怎么能要求企业还能取得很好的绩效呢?

有一家公司曾经邀请史蒂芬·柯维帮忙解决他们公司的员工没有合作意识的问题。这家公司的老总告诉柯维,他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非常自私自利,总是一门心思地考虑自己的利益,从来不知道为公司着想,所以,他们不愿意一起进行团体工作。柯维听到这里问他:“你们公司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了吗?”总裁回答:“制定了呀。”然后,他指了指墙壁上的一幅图,这幅图上画着一艘艘小帆船,并且,每艘小帆船上都插着一面写着每一位员工名字的小红旗。小帆船驶向的终点是“百慕大之旅”。总裁解释说,在年度评审中,业绩最高的那个员工将会获得“百慕大之旅”作为对他奖赏。

到这里,问题就知道处在那里了。这家公司本意是希望员工们互相合作,但是,他们的激励制定却在鼓励员工们彼此之间进行竞争。因此,最终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公司所期待的合作的结果了。

建立制度,就涉及到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问题、工作规划问题、奖惩问题等等。

首先,公司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双赢意识。公司可以通过常常召开员工大会,征求员工意见的方式,来让员工体会到他们对于企业的那份责任。当员工体会到了自己对于企业的责任以后,就会都把企业的共同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自然地产生一种想要合作的渴望。公司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讲座、培训等等。

在工作模式上,公司可以多分配工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员工们可能在最初是被动地被捆绑在一起,但当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有了越来越多的工作经验以后,就会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也会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合作,实现双赢,提高工作的效率。

奖惩制度是公司运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都能对员工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我们可以设立奖励合作的制度,制定出一些制度,来量化地考核员工之间是否能很好地合作完成工作,每一个员工有多强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强,合作能力高的人受到奖赏。合作能力弱,在一个团队中发挥作用小的人受到惩罚。在奖惩的驱使下,员工们也将越来越趋向于合作,去培养自己的双赢思维,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综合地来看,建立双赢的制度是完善企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当建立起双赢的制度时,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