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蒂芬·柯维写给年轻人的高效工作秘笈
15406000000032

第32章 有效交流才能获得认可,找到联盟

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知道,要想高效能地工作,在职场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你带来很大帮助,能够让你花费较少的力气,取得较大的成就,并且,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如果你不善于人际交往,别人可能不能发现你的能力,也不会给你提供机会。在竞争激烈的时候,你甚至可能会被动地遭受更多的挫折,被不良的竞争对手算计,更谈不上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利人利己的双赢了。

那么,要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与他人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帮助人们互相认识,相互理解,从而达成一致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了解一个人,与了解小说或电影中的人物是不一样的。对于小说或者电影中的角色,你可以站在书外,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完这个角色一生的历程,对待事情的方式,与别人的谈话内容等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怎么能这样地去观察一个人呢?所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别人表达他的观点,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个过程,就叫做交流。

是不是所有的交流,都会为我们带来莫大的益处呢?史蒂芬·柯维认为,不是所有的交流都是有效的。有的交流,不仅不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对方,反而可能给人与人之间造成误会,带来继续交往的障碍。因此,我们在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方法,做到有效交流,这样才最有可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有一个人,因为眼睛不太舒适,就去某家医院看眼科医生。而接待他的医生,还没听这个人说几句话,就直接摘下自己的眼镜,递给他说:“戴上吧,我已经戴了十多年了,效果非常好,现在我把它送给你。”

但是,当这个人戴了之后,眼前所有的东西都扭曲了。他非常痛苦地大叫道:“太可怕了!我所看到的东西都变得很奇怪了。”

医生不相信地说:“怎么会呢?我戴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啊,你再试试。”可是,那个人仍然坚持说:“我已经试过了,可是眼前还是一片模糊。”

这时,那个医生恼羞成怒,大声训斥道:“喂,你这个人怎么回事?真是好心不得好报!”这样的服务态度,下一次,这个人还会再去找这个医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没有呢任何一个人,会去相信一个不诊断就开药方的医生的话。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与人交往的一个浅显的道理,即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自己的立场来揣测别人的感受。当我们居高临下,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时,这样的交流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在古代社会中,君王往往需要大臣们的建议,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能与大臣们建立起有效的交流的君王,才能够成为一代贤明的圣主。但是,有的君王往往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从来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不能接受大臣任何忤逆自己的意见,也不愿意从大臣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君王,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个昏君,把自己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

而在现代职场中,同样的道理也显而易见。我们知道,一个企业需要全体员工对企业核心文化和理念的认同。那么,企业的领导人就应该随时与员工们建立有效的交流,把企业核心的文化和理念传输给他们。仅仅是发号施令的领导,很容易招致员工的不满。这样的话,即使员工看起来接受了企业的文化和理念,那也仅仅是一种表象。这个企业一定不能长期地高效运转,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企业内部,同事与同事之间也需要有效的交流,而不是逢场作戏的互相客气,随意寒喧。在企业内部,同事是与自己合作的力量,同事与自己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同事视为敌人,而应该视为朋友。在一起进行工作时,如果与同事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我们不应该马上否定,而应该一起以公共的态度,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共同商议出最合理的方法。否则,若是一个团体内部常常出现矛盾,那么,以双赢的模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状况便会受到很大的损坏,同时,企业发展的步伐会被拖后腿,最终将会导致企业很难高效地运作起来。

在交流中,有的人声称自己是充分关心对方,理解对方的,在交流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对别人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能拿出与对方平等地探讨问题的姿态。并不想真正地去全面认识对方,而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这样的情况,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最为明显。

有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宝宝愁眉苦脸,非常关心地问道:“宝贝儿,你怎么了?跟妈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知道这不是很容易,但是,我会尽量理解你的。”

“可是,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才好。如果你知道了原因,肯定会觉得我特别的傻的。”

“不会的。告诉我吧,宝贝儿。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谁会比妈妈更关心你呢?妈妈就是想知道宝贝儿为什么不开心,你快告诉妈妈好不好?”

“那好吧,那我就告诉妈妈吧。说实话,我不想再上学了。”

“什么?你说什么?”妈妈突然提高了嗓门,因为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所听到的内容。孩子再次小声点说:“我不想再去学校上学了。”妈妈立刻训斥道:“你不想上学了?你知不知道,为了能够让你去上学,我们做了多么大的牺牲!只有接受教育,你未来才会有出路。现在就不想上学了,那你以后怎么办?你会做什么呀?你不上学,将来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其实,你很聪明,就是不愿意用功学习,如果你像你姐姐那样用功的话,成绩一定会好起来,那样你就喜欢上学了。我们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一定要安心学习。要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学校,这样将来才会有出息!你懂不懂呀?必须积极向上才行啊!”

孩子沉默了。

“说吧,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凶巴巴地问道。而孩子只是低着头,不再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与故事中的那个妈妈一样,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是在为对方好。等不及听别人的全部想法,不能有效地与别人沟通、交流,就很快地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定下一个结论,简单而粗暴地打断了别人的倾述,还自以为自己给他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呢。其实,这是在截断对方与你继续交流的意愿。这样下去,别人也就不会在愿意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你,你们之间的代沟也将越积越深。

在职场当中,也是如此。领导与员工之间,同事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交流,也将会产生很多问题,影响我们的工作高效地完成。

如果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愿意花时间去深入地了解别人,深刻地分析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建立起有效的人际沟通就并没有那么困难。而一旦建立了有效的人际沟通,想要营造双赢的人际关系,获得别人的认同,结成联盟一起解决问题,高效地完成工作也就不那么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