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蒂芬·柯维写给年轻人的高效工作秘笈
15406000000034

第34章 “开处方”前必须准确“诊断”

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就会去看医生。医生经过望、闻、问、切,会诊断出你的病症,并开出相应的药方。可见,诊断是治疗疾病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只有诊断,才能找到身体的问题所在,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所谓“对症下药”,也正是这个意思。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如果用了错误的药物,不仅不能治疗病症,还有可能把自己置于更大的风险当中。

在诊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史蒂芬·柯维认为,只有你相信了医生的诊断,才会相信医生的处方。

有一天,柯维还只有两个月大的女儿生病了。那天正好是一个星期六,而社区也恰巧有一场重要的橄榄球赛,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去观看球赛了。

当时,社会的医生也去了体育场观看比赛。柯维女儿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于是,柯维决定立刻咨询一下医生。当时,柯维马上拨通了体育场的电话,请人帮忙去呼叫医生。而那个时候,比赛正进行到了最为关键时候,医生接电话的声音中透着焦急:“喂?到底什么事?”

柯维快速地给医生说了一下女儿的具体症状,医生爽快地答应立刻给他的女儿开个处方。柯维挂完电话后,突然想起来他在慌乱中,好像并没有把全部的情况讲清楚,也许医生甚至都还不知道小女儿还是一个新生儿呢。

于是,柯维立即再次通了电话,医生又一次被叫来接电话。柯维问:“医生,在你开处方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我的女儿只有两个月大呢?”

他听完惊叫起来:“不!幸亏你又打电话过来了,我现在就去改药方。”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医生忽略了诊断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他会对自己的诊断失去信心,也就不会对根据这次诊断开出的药方有较大的把握。

如果广义地去理解“诊断”,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工作之前的准备活动。任何行业的人,在展开工作之前都会进行非常充足的准备活动。进行销售工作的公司,要先调查市场的需求,了解目前的行情,找出自己可能的竞争对手,分析己方与他方的优劣势,从中找出突破市场之道。土木工程师在设计楼房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楼房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气候环境,材料的承重能力,来保证房屋的坚固性。一个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使同学们尽量多地吸收新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建立起双赢互利互助的人际关系,首先一定要理解别人。理解他人相当于对别人性格、能力、各方面信息的一个“诊断”,这是我们为了维护一段良好的关系所要进行的准备活动。就像医生一样,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对于别人的认识是正确的,才能够进一步与别人交往。

如果我们是一个公司中的领导,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员工们的能力,他们的工作水平,他们的创新理念,他们对于这个公司的忠诚度。这些因素影响着员工们能够为公司出多大的力,带来多大的绩效。一个员工可能在自己的简历上,将自己描述得十分强大。也有的员工,甚至会毛遂自荐请求一些重任。但是,是别人对你怎么说,你就会相信别人吗?当你对员工的工作方案有所怀疑的时候,是什么因素让你愿意给员工一个尝试的机会呢?没错,是来自于你在综合了各方面因素以后,对这个员工作出的综合评价。

黄某是某公司的总经理,工作一直都严谨认真,并且很体恤下属员工,经常与员工打成一片。由于他的突出表现,曾经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与好评,下属们也都很喜欢他,愿意为他工作。

有一次,公司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去做。当他做到多一半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父亲心脏病发作,让他回去一趟。他家在外地,来回最少得三四天,可他走了,这项工作怎么办?但是,他又不能不回去,真是左右为难。最后,他决定将这项工作交给他信任的下属去做。于是,他根据平日里对下属的观察与考验,选出了三个比较有能力的下属,让他们一起努力将工作做好。交代完工作之后,他就匆匆地回家去了。

好在因为抢救及时,父亲最终才脱离了危险。当他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回到公司已经是四天之后了,下属们也把那项任务完成了,并且,做得很不错。黄某对此很满意,领导也夸奖他们做得很好。而且,这次的事情,下属们也受到了鼓励,比以前工作更加卖力了。

正是由于黄某之前对下属们做了充分的“诊断”,后来,在“危急”时刻,才能开出正确的“处方”,让自己度过了难过,也对下属们起来了很好鼓励作用。

一个人要完全相信自己对于别人的评价是很难的,因为这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你的判断失误,工作进度和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这项工作可能离目标越来越远,也就无法实现我们想要得到的高效率。

如同医生要向患者问明许多情况以后才能作出诊断,如果可以在有效交流的前提下,来评价和理解一个人,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不那么困难。有没有什么秘诀能保证你可以准确地去理解和评价一个人呢?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付出你的真心。一颗真诚地对待他人的心,可以营造出友好的环境和气氛,使得别人也对你真诚相待,那么你就能更准确地进行人际交往上的“诊断”。

这样听起来或许有点等价交换的意味,可是这也正说明,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们付出了多少,也就会收获多少。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真心地去关怀员工,公正地对待员工,根据公司的效益来调整员工的福利,及时提高员工的待遇,那么员工一定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从而更加用心地为公司工作。如果一个公司的领导,能够真正地重视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体会到自己对于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那么,这个公司的员工一定是非常乐意为企业服务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们能够感受到不是自己在被公司压榨劳动力,工作是自己的一种自愿的选择。他们也就更愿意展示自己真正的实力,更愿意对公司说实话,让公司能够认识到最真实的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相信自己的“诊断”是有效的,开出正确的“处方”来处理公司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同事与同事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工作环境里,同事之间竞争的气氛太浓烈,明明每天都在同一个办公室进出,却可以相互之间冷冰冰地不打一个招呼,就好像不认识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连与人进行平常的普通的交谈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深入交流,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双赢关系了。你肯定也不会正确地去认识同事。一个你看起来很严肃、很没有亲和力的人,或许在生活中,与相熟的人在一起时,他其实风趣又幽默,很容易受到朋友的欢迎。试想,如果错过了这样一个人,该是多么遗憾啊!更何况,如果对方是一个很有能力,能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大帮助的人呢?你又是错过了多么珍贵的资源啊!

其实改变也许很简单,如果你主动地多做一些小事,比如在遇见的时候,主动绽放一个友好的笑容,和对方打一个招呼;同处一个办公室,偶尔嘘寒问暖,顺手帮对方接一杯水……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一旦别人感受到了你的真诚,也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了解一个真实的他。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气氛,你会相信自己对于他的“诊断”,两个人就会渐渐地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关系,你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很好地促进。

如果没有真诚地去理解别人,你对于别人所说的话,你会联系自己的经历,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你也可能喜欢对别人不想说的事情刨根问底;当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时,你会想要依靠自己的经验,贸然为他人提供忠告。有时候,别人可能是好意办了坏事,但是你自以为是地去揣测别人的动机,对对方产生了敌意。这些都能造成不准确的“诊断”,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年轻人啊,要牢记随时以真诚作为我们人际交往的原则,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我们的人际关系开出“对症”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