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蒂芬·柯维写给年轻人的高效工作秘笈
15406000000045

第45章 更新之心智的更新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节奏紧凑的社会中立足,需要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高智商保证了他的工作能力,高情商保证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心智更新”,可以理解为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智力水平,同时锻炼自己的情商。

少年时期,我们系统地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积极求知,乐于探索世界,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好奇心。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本应该利用成熟的思维更好地去发掘新世界,在认识新世界的过程中继续学习,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在经到了了更多的人事之后,让心灵变得更加成熟。但是,我们往往已经没有了学生时代的干劲,也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对于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求知的渴求,想要去一探究竟。在经过忙碌的工作“压榨”之后,心中只想着放松自己,并且,很多还经常会选择一些没有营养的方式来放松自己,比如,很多人在琐碎、繁重的工作中脱开身后的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去看电视,从而使大脑呈放空的状态,再也无心思索任何事情。

这时,有些人就有可能站出来为自己辩解,在某些休闲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情商。好的,我们仍然以电视节目为例,的确也有的电视节目会讲授知识,比如,史实类节目,动物世界等等。有的电视节目,人物情感错综复杂,故事曲折,我们可以在其中感受人生,对于形成自己生活的观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家的电视机每周要开约35~45个小时,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肥皂剧和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由此可见,看电视是可以放松自己,但是对于提高我们的情商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很多人可能也向往着学习,他们给自己工作之余,也会为自己制定学习的计划,也希望能够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提高自己对于外界的感受能力,既而磨砺自己的心智。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拒绝前进了。这就像大家都承认依赖肥皂剧或某个特定节目是病态行为,但是,却鲜有人愿意主动摆脱这种状态。很多人宁愿在电视机前反复看一些看过多次的肥皂剧,也不愿拿起一本对自己的心智提高有好处的书。他们已经养成一种慵懒的习惯,好像失去了思索和改变的力量,只剩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无聊的生活,唯一的乐趣是电视剧或者娱乐节目里的噱头。长期地沉迷于电视节目或者各种无聊的碟片的娱乐活动,就会弱化我们的头脑,使我们变得懒散,变得不愿意思考,长此以往,别说提高智力了,甚至很可能会致智力退化。

史蒂芬·柯维认为,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勤奋的状态,实现心智更新,才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如果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思想,那么,即使是为了消遣而电视节目或者是看各种表演等等,我们也会针对所看到的思考一些问题,从而使我们的心智得到很好的锻炼。

一个想要对自己的心智进行更新的人,首先会对电视节目理智地进行筛选。我们应该具有辨别挑选电视节目的能力,好的电视节目应当对人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因为电视节目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思想,如果它宣扬的世界观并不正确,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此外,好的电视节目不仅信息量丰富,而且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在智力教育的层面上讲,电视比书本在某种程度上更为生动形象,信息来源也更为广泛,而且更新也变得更加容易,比书籍更具有时效性,合理地运用,也可以用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长我们的见闻。

但是,智力和情商层面的更新,主要还是依靠书本教育,因为书本能让我们拓展思维,磨砺心志。读史书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体会天下兴亡,世间变化;读哲学书可以让我们明白道理,更好地去生活;读艺术类的书籍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史蒂芬·柯维认为,最好的扩展思维的方式是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作家灵魂的产物,每一次阅读都如同在和思想的巨人谈话。伟大的思想,从来不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每次阅读都能激发人的灵感,优秀的灵魂一旦被激发,就会创造出惊世的价值。

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大作家高尔基,就是书籍的一个忠诚的阅读者。他的童年充满了心酸与磨难,小小年纪就必须每天从清晨工作到半夜。但是,即使生活这样艰苦,他也从没有放弃对书籍的喜爱与执着。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他还要坐在自己制作的小灯下,坚持用心读书。为了能够读书,高尔基什么都能够忍受,甚至只要能够让他读书,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拷打。他曾经说过:“为了能够读书,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高尔基始终没有终止过阅读习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一生都在不断地读书学习。

无独有偶,同样家境清贫的牛顿,在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之后,仍然想尽一切办法,躲在角落里坚持阅读,不可想象,如果他们都像普通人那样,遭遇困境,顺从命运,放弃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后来的他们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说,保持定期阅读的习惯,能够不断地更新一个人的心智,同时,也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当然,史蒂芬·柯维自己也是这个习惯忠诚的坚持者,对于读书他有自己的方法。史蒂芬·柯维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频率,从每个月读一本书开始,在阅读中学习和升华。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每两周读完一本书,阅读的效率也会逐渐地提高。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增强对信息的捕捉能力,而且还会让你慢慢地爱上阅读这个好习惯,接着,你就可以适应每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了。

写作是磨砺心志的另一个好方法。写作并不只是作家或者哪个教授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写作来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借以自省。孔子说,君子一日三省己身。写作是做好的自省的方法。如果说,阅读是让别人在自己的头脑中跑马,那么写作就是放任自己的思想驰骋。人某一个时间点的想法可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但是,就是这些零散的想法可能会形成一个伟大的思想或者创造一个伟大的发明。养成随时记录自己的体验、经历以及见解的习惯,会使自己思考问题的纹路逐渐清晰起来,更加具有逻辑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一个人想要磨砺自己心智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在前面我们讨论过的以终为始的方法。我们应该始终把磨砺心智作为最终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大脑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获取知识。虽然具体的步骤难以预见,我们可以预见要实现心智更新的主要的途径。在这些主要的方法的指引下,我们将成功地更新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一场战争的胜利,除了是实力的比拼,更多依赖于将军运筹帷幄的能力,将军作为一场战争的最高的指挥,他对形式的预见决定着全军的动向,因而显得至关重要。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打仗,每个人也都是自己这场战争的最高指挥,这场战争的胜利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心智更新,就像是为实现高效工作而进行的一次“磨刀”,只有把刀磨快了,我们才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目标,拥抱自己梦寐以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