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蒂芬·柯维写给年轻人的高效工作秘笈
15406000000006

第6章 做着重于“影响圈”的员工

史蒂芬·柯维认为,从一个人对周遭事务关注范围的大小,以及发挥影响力的意志强弱,能判断他的态度是否积极。他将每个人关注的问题,包括健康、子女、事业、经济状况或世界局势归入“关注圈”,“关注圈”中个人可以控制的事归为“影响0圈”。

做一个着重于“影响圈”的员工,意味着将精力投入到值得关注,又可以控制的事情当中,暂时不考虑不能控制的事情——事实上,要考虑这样的事情也没有用,因为它们不受我们的掌控,不管我们花多大功夫,也不一定能改善这些事情。

着重于“影响圈”的好处是,当我们极中精力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以后,个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我们的“影响圈”就会逐渐扩大,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相反,如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全部的“关注圈”,时时不能忘记客观条件的种种制约,总是去关注别人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为无法改变的状况忧心忡忡,就容易变得怨天尤人,畏畏缩缩,总是会产生被迫害的感觉。这种消极的影响会使我们的“影响圈”缩小。这样的人,不能把精力充分投入到工作当中,工作效率通常很低下。

海尔集团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的殊荣,位列中国家电企业榜首。海尔从上到下,无论是集团董事也好,还是工厂员工也罢,都始终坚持“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原则。它的企业文化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不断求变、变中求胜,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海尔由小、中、大型企业,逐渐地成长为一个超大型集团,在工厂制造、品牌建立、服务制胜、全球服务到管理中不断地创新与进步。其项目团队都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来组建的,能够快速地反映市场的变化,更近地聆听客户的心声,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最终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而且,海尔公司还非常注重寻找每一位员工的长处与优点,并根据他们的优势来为其安排岗位,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员工都人尽其才,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海尔一直坚持以成果作为工作的核心,以顾客满意作为工作的重心,强调贡献度与自己的薪酬紧密结合,团队与个人绩效并重的考核体系,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贡献,贡献人人有,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脑子有目标”,不分工厂员工、主管、厂长、主管、董事,人人挑起构筑高绩效的责任,并做出最大的贡献。

就这样,海尔工作在短短的二十年之间,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成长为了现在的全球性跨国集团,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海尔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呢?认真分析,你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坚持了共同的价值观,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经营企业。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有所发展,从而是工作的绩效达到了最大化。

其实,海尔集团的理念就是着重于“影响圈”的理念。海尔集团号召自己的员工,都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他们最能掌控的部分。利用团队的力量,整个公司始终高效率地运转着,海尔集团因此获得了成功。

着重于“影响圈”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成效的。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不能三心二意同时去处理很多重要的事务。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时而追捕蝴蝶,时而采采花朵,不能专心地去钓鱼,那么一条鱼都不会上钩。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也许跟小猫一样,野心勃勃,这也想尝试,那也想去争取,很容易什么都没有做好。但是,如果我们着重于自己的“影响圈”,将全部的精力用于专心去做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一旦我们在这些事情上做出成效,自己的信心就会提高,形成良性的循环,那么,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瞬时提高。

着重于“影响圈”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的形势有着全面的认识,一旦认准了,就会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全心全意地忠于自己的选择,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始终保持高效工作的状态。

门户网站等是互联网业态中的热门话题,但是,百度的CEO——李彦宏,却敏锐地发现搜索引擎技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他在美国留学以及工作期间,都是从事关于搜索引擎技术的工作。在瞅准了搜索引擎行业的前景之后,李彦宏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个领域;到了2001年,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又进入了李彦宏的法眼。于是,李彦宏力排董事会等多方阻力,立刻开始竞价排名业务。

在门户网站风起云涌的岁月里,百度没有为其动摇,坚持搜索业务,而没有丢弃“搜索”进入“门户”;在各大公司依靠游戏很赚钱的年代里,百度仍旧不为其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搜索业务;后来,短信、博客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都没有“打动”百度的“心”,很多公司因为做这些业务都大赚特赚的时候,百度没有眼红而跟风去做,仍然是将资源集中在搜索领域不动摇。并且,百度的领导人表示在未来非常长的时间内,百度依旧会在搜索行业继续努力,而不会轻易地跨到其他行业中去。

对于百度来说,搜索行业是它可以控制的领域。试想,如果百度没有着重于自己的“影响圈”,而是被外界环境的风起云涌所波动。没有仔细衡量自己的长处与实力,在行业选择中举棋不定,它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不会做出如今的成绩。

有许多公司,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以后,渐渐涉足其他领域,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例如,索尼公司以电子产品起家,现在是跨越电子产品、生活用品、数码游戏的全球巨挈。还有许多演艺人员,演而优则唱,或者唱而优则演。他们都是着重于“影响圈”,先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擅长的领域发展,再在其他方向寻找机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年轻人往往富有激情,对世界充满了希望。他们有很大的志向,但是面对的环境往往是复杂多变,形势纷繁的。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全面、综合地分析局势,分析自己的能力,做出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相适合的选择。有的人光制订计划,对现实状况分析得头头是道,侃侃而谈,却缺乏行动力和决断力,不知道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哪里。有的人人云亦云,听说做这件事情比较好,就开始去做这件事情,听说做那件事情对自己比较有利,就搁置这件事情去做那件事情。就像是掰苞谷的猴子,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即使取得了一点成果,那也牺牲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效率极低,得不偿失。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自信心受到打击,更加无法采取行动,提高工作效率。

一个着重于“影响圈”的人和不着重于“影响圈”的人,他们不同的工作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他们的自信程度,工作质量甚至是人际关系的经营都会截然不同。不着重于“影响圈”的员工,分不清工作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也很有可能意识不到人际交往的关键,得不到领导的信任。相反,着重于“影响圈”的员工,能井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个聪明的员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肯定会被纳入他的“影响圈”之内。这样的人会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获得同样的成功可以花费更少的功夫。

要想高效工作,获得更大的成功,不妨试着做一个着重于“影响圈”的员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