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雨林动物探索大百科
15408800000011

第11章  毫无危险的“四不像”——马来貘

在亚洲有这样一种动物,它们样子十分有趣,看起来总是呆头呆脑的,像马像牛像猪又似象,其实,就是四不像。别看它们长得有点怪,但是,它们的性格比较温和,总体看来还是非常可爱的。它们是谁?它们就是毫无危险的“四不像”——马来貘。

明星名片;

马来貘是貘类中最大的一种,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它们对水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缘,无论居住在森林的什么地方,但却都一定是在水边。它们性格温和而胆怯,没有进攻的利器,也没有用来进行自卫的武器,所以没有任何危险性。

马来貘又被称为亚洲貘、印度貘,是众多貘类中最大的一种。说来也怪,马来貘的长相十分奇特而且有趣,整体看上去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有人说它是个“四不像又四都像”:耳朵像马,后腿酷似犀牛,身躯很像猪,鼻子又似象。马来貘四肢非常粗壮有利,善于奔跑,身体由黑、白两种颜色并且整齐洁净的短毛组成。颜色分布明显,以黑色居多,比如,头部和身体的前部、腹部、四肢和尾巴均为黑色,而中、后部为灰白色,这样就前后两种毛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在丛林中起到一种类似迷彩的作用,特别是在月光明亮的夜影之下。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也能见到全身都是黑色的变种马来貘。

马来貘分布在亚洲的许多地区,比如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泰国南部和缅甸南部的丹那沙林等地。大多生活于海拔在2400~4500米左右的热带丛林或者是沼泽地带。它是非常喜欢水的动物,栖息在森林的水边,从不离开,常常呆在水中或泥中。那么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方面是为了逃避敌人,另一方面就是是为了给身体降温,防止中暑。它们擅长游泳,而且在水里游泳的时候,可以不时像大象一样将长鼻子伸出水面来进行呼吸,不会溺水而死。马来貘在陆地上同样也很敏捷,善于进行奔跑、爬山、滑坡等。走路的时候,它们好像猪一样鼻吻部几乎是贴着地面前行的。它们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大多独自在林中游逛,不过,偶尔也会出现2~3只关系比较好在一起的小群体。

马来貘不喜欢强光的刺激,所以只能在黑暗的夜间出来活动觅食,白天则常常躲在阴暗的树下或者岩石后面等地方休息。马来貘的视觉比较差,但是,其听觉和嗅觉却十分灵敏,能够很快地感知周围环境的细小变化。在野外,它们主要靠嗅觉来觅食。它们属于食草动物,食物的种类很多,比如,多汁植物的嫩枝、树叶、野果,特别是水生植物等都是它们非常喜欢的。

马来貘的长鼻子不仅可以帮助找到食物,还能巧妙地用来卷摘食物。它们胃口很好,每天要吃9千克左右食物。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貘的牙齿也非常坚硬,硬到能够咬断粗硬的树枝,而且臼齿的咀嚼面很宽,就像一个大磨盘一样,非常适合于磨碎食物,即使纤维粗硬的枝叶,也可以磨得粉碎。

马来貘是一种既没有坚硬的犄角、尖锐的脚爪和锋利的牙齿等进攻的利器,也没有用来进行自卫的武器,性格非常胆小羞怯却又和善,没有危险性。正因为如此,为了生存或者是大自然的眷顾,它们天生就具有非凡的游泳和潜水的本领,而且还可以在浅水处长久从容自如地行走,如履平地。

由于它们没有攻击性,因此,天敌很多。每当遇到天敌追踪,它们就害怕得马上低头迅速奔跑,除了利用细长的适于在茂密的树丛中穿行的体形,拼命钻进树林中然后充分利用环境把天敌甩掉外之外,还常常迅速潜逃到它们经常栖息的水中躲避,这样就使那些不会水或者水性不熟的猛兽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如果实在无路可逃的时候,出于求生的本能,它们也会勇敢地挺身应战,发出叫声吓唬对手,并且拼命冲撞过去,将对方撞倒,然后拼命地用它们那坚硬的牙齿咬咬或用脚踩。

它们还非常调皮,喜欢在泥潭里打滚,而且每次滚翻后,浑身都弄得全身都是泥渍斑斑,原来这是因为它的尾巴较短,不能像牛马等其它动物的一样防止和驱除蚊蝇的叮咬,所以才将身体表面通过翻滚涂上泥巴形成保护层。

目前,马来貘数量已经不多了,被列为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动物之一。因为它们生活在人类很容易到达的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因此,在人类大量伐木及开发热带雨林林地以作为农业工业用地之时,使得成了马来貘栖息地的严重破坏,它们就无法继续在此生存了。

据统计,目前全球各地的马来貘数目大约有3200只左右,其中,约有200只是在动物园内进行人工饲养,另外3000只左右是在野外生存的。好在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便使这些世界上最为奇特的动物得以繁衍生息,但是人类不断发展的经济开发活动对其栖息地所造成的蚕食和破坏,对它们的生存还是产生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