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
15410800000059

第59章 汤川秀树

20世纪30年代初,虽然科学家已经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但是,却无法解释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质子都具有正电荷,而正电荷是互相排斥的,它们靠得越近,彼此间互相排斥的力量就越强。在原子核内部,几个、几十个质子紧紧地挤在一起,排斥力极强,但是,原子核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对这个问题考虑了很久,他认为:一定是存在着某种特殊的拉力,使那些质子维系在一起。这种拉力必定很强,它能够克服把质子互相推开的“电磁力”。他又发现:当质子位于原子核外时,它们互相排斥,丝毫没有任何吸引的迹象。也就是说,这种力非常特别,它仅在非常短的距离上起作用。汤川秀树把这种只在原子核内才能觉察到、但又极强的吸引力称为“核力”。

1934年,汤川秀树发表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论文,预言用β粒子轰击某种原子核能产生一种新的粒子,并推测它的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称作“介子”。

第二年,汤川秀树在对核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宣称:这种核力可能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不断交换介子而产生的,质子和中子在来回抛掷介子,当它们近得能抛掷和接住这些介子的时候,它们就能牢牢地维系在一起,一旦中子和质子离得较远,那些介子不再能抵达对方时,核力也就失效了。

汤川秀树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核力,但是,这种介子是否存在呢?当时谁也说不清楚,如果这种介子根本不存在,那么,汤川秀树的理论也就不成立。

刚巧,就在汤川秀树宣布他的理论的时候,在科罗拉多州高高的派克斯峰上研究宇宙线的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却为汤川秀树的理论提供了证据。安德逊用宇宙线粒子击中空气中的原子,将击出的粒子引入充满湿空气的云室,然后,用照相机拍摄下粒子的径迹进行研究。一天,安德逊从他所拍摄的数以千计的照片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径迹,其弯曲的方式表明它们比电子重,但又比质子轻。这种现象随后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经过认真研究,便有人于1936年首先宣布已经发现了汤川秀树所说的介子。

但是,好事多磨,以后的研究表明,这种介子比汤川秀树所预言的那种粒子稍微轻了一点儿,在其他方面也与汤川秀树所说的粒子毫不相干。这种较轻的介子被称为“μ介子”(μ子)。

虽然不是汤川秀树所说的那种介子,但毕竟发现了新的粒子。

科学家们欢欣鼓舞,继续寻找着证据。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鲍威尔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山上研究着宇宙线。他没有使用云室,而是用一些特殊的照相药品。当亚原子粒子击中它们时,这些物质就会变暗。

鲍威尔在研究粒子的径迹时,也发现了一种介子,这种介子比早先发现的那种μ介子重,称为“π介子”(π子),它恰恰具备汤川秀树预言的那种粒子的性质。

这些新的μ子、π子是非常不稳定的粒子,它们形成之后存在不了多长时间,π子大约只能存在一亿分之二点五秒,然后便分裂成较轻的μ子。当它形成时,通常总是以每秒成千上万公里的惊人速度飞驰着,即使在十亿分之一秒钟之内,它也已经飞行了若干厘米,于是,便留下了一条径迹,这种径迹到了末端便变成另一种形式,表明π子已经消失,而由μ子取而代之。μ子持续的时间相对来讲却要长得多,它可持续百万分之几秒钟,然后,分裂而形成电子。电子是稳定的,如果没有外界的影响,它就会永恒不变地存在下去。

到20世纪40年代末,人们设想的原子核图景似乎已经非常完美,它含有质子和中子,它们由来回飞闪的π子维系在一起,化学家们则弄清了每一种不同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