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安徽合肥人。1956年与李政道一起发现了在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称不守恒定理,1957年,两人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杨振宁早年影响最大的是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在西南联大所受的良好教育。杨振宁的父亲杨可传,原本是一名中学教师。
后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五年,取得数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父亲走时,杨振宁年仅两岁。杨振宁天资聪慧,3岁时就开始识字,在母亲的教导下,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认识了3000个汉字。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北平失陷。杨振宁一家逃难到合肥,后又抵达昆明。当时杨振宁年仅16岁,正上高二,但他次年就以同等学历身份考入西南联大。战乱中的西南联大各种条件极差,但师资力量却极其强大。因为是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合开,着名教授很多。朱自清、闻一多、王力、罗常培等名师都教过他国文。赵忠尧、周培源等物理学方面的名流也亲自给他们授课。他的学士论文是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做的,硕士论文则师从王竹溪教授。
吴大猷教授引导他学习群论和对称原理,王竹溪教授引导他进入统计力学领域。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些方面一直是杨振宁的主攻领域,两位名师对他的影响不可低估。
杨振宁还在西南联大读硕士期间,就对爱因斯坦、费米和狄拉克的研究风格极为推崇。他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在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中提炼出实质性的东西,然后通过深入的研究思考,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他们三人的文章都单刀直入,切中要害,从不说大话空话。
杨振宁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到美国去,拜他们三人中的一人为师。然而,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要拜世界闻名的大物理学家为师谈何容易,杨振宁和他的老师谈起这个想法时,他们都认为不太实际,然而杨振宁仍然不肯轻易放弃。
来到美国后,他直奔哥伦比亚大学寻找费米,但该校物理系的秘书竟说从未听说过他们学校有这样一个人。无奈之中,杨振宁只得去普林斯顿找他从前的老师张文裕教授,以寻求帮助。经过张教授的多方努力和推荐,1946年1月,杨振宁终于如愿以偿地坐在费米的研究班里听课了。当他直接提出要跟费米教授做博士论文时,费米告诉他:“我不能指导你的博士论文,因为我正在从事一项高度保密的研究工作。不过我可以把你介绍给芝加哥大学一位很有才华的教授。”这名教授就是后来被美国人称为“氢弹之父”的爱德华·泰勒。
爱德华·泰勒讲授物理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喜欢直言不讳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哪怕这种观点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错的,但只要有百分之一是对的,那就对学生具有借鉴价值。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很有帮助。
杨振宁刚刚到美国时很想当一名实验物理学家,他认为在实验中才能寻找到学习物理的真正乐趣,也只有在实验中才会有真正的创新。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费米时,费米认为,一个外国人根本不可能进入阿贡实验室。于是,费米把他介绍给了艾里逊教授的加速器实验室。
然而杨振宁在这里并不成功,在实验室里总是显得笨手笨脚。当时实验室里有一则笑话:“凡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泰勒知道情况后,决定让他放弃,转攻理论物理。
在实验室里呆了近20个月后,杨振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放弃。这段实验室的生活虽然不太成功,却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他与李政道提出“在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称不守恒”结论时,就曾经从实验物理学家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可以检验他们理论正确性的实验。可以说,实验室的这段生活为他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杨振宁的辛劳终于换来了收获。1956年,他与李政道一起发现了“在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称不守恒”,1957年,这个结论由美籍华裔科学家吴健雄女士经过实验得到证明。这一年是杨振宁难以忘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他的成果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他同李政道一起获得了科学殿堂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后的杨振宁仍然不满足,继续忘我工作。中美建交后,他多次访华,促进了中美交流和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