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羊致清和
15411300000026

第26章 五、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国家,华夏子孙世世代代生活在大自然中,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这种顺应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国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密切的关系。人们总是喜欢将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各种变化与人世间的种种情事相映照,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是也。而寄情于景、借景生情是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的抒情方式,中国人也喜欢用情景交融作为评判一首诗的标准。正因如此,自然界的一些景物就不再是景物本身,而被人们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形成一种固定的意象,千百年来积淀在人们心中,这些景物的出现会引起人们某种特定的思绪,如花开花落、叶枯叶荣使人产生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月之阴晴圆缺会让人联想起人世间的聚散离合;一句“北雁南飞”能勾起多少游子的乡愁;一声“斜阳残照”又使多少人为美好事物的逝去而黯然神伤。夕阳牧归也是这样一幅包含着丰厚内容的永恒画面。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畜牧业经济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而畜牧业中,养羊业又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有着悠久的牧羊、养羊的历史,牧羊、养羊不仅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许多益处,同时也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影响着某种思维定式的形成。作为家养动物,羊的生活与人的生活节奏是合拍的,也是朝出而暮归:

清晨,牧人赶着羊群到草场、山上放牧;当金乌西坠之时,羊儿身披晚霞,在牧人的吆喝声中回到羊圈里。而这时也正是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家的时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是日落而归的羊就与人们回家、思家、念家联在了一起。对于有亲人外出的人家或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夕阳下羊儿归圈的情景更会勾起他们强烈的盼归、思归之心。《诗·王风·君子于役》就是这样一首诗,诗中借羊群傍晚时分归圈的景象,表达了妻子对服役在外不能回家的丈夫的思念: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郃?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丈夫服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他现在身在何方?鸡回窝(埘)上架(桀)了,太阳落山了,羊、牛也都走下山岗归来了,只有出门在外的丈夫不见踪影,他会挨渴挨饿吗?读完此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倚门而立、痴痴眺望着远方村路的女子孤零零的身影,而鸡上窝、羊牛归圈的景象更反衬出她的凄凉、无助,使人不禁为之心动神摇,柔肠百结。这首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就因为它道出了特定的场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中人人心里皆有的盼归、思归心情,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这两句诗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后人的许多诗、词、歌、赋都曾化用这两句诗表达念远怀人、感伤别离的情思。

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这样写道: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倣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落日映照下,羊牛徐徐归村,一位慈祥的老人拄杖立在门前,盼望自己那去放牧的孩子早点回家。农夫荷锄而归,相见共话农桑。这温情而又朴素的画面,勾起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思绪。

杜甫在流寓夔州榣西东屯时写了一首《日暮》诗: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恨。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诗之首联即从“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牛羊早已从山野中归来了,家家户户深闲柴扉,享受着团聚的欢乐。而诗人漂泊异乡多年,归乡之期却遥遥。眼前此景,怎不触动他思念故乡的情怀?这里诗人化古而不泥古,用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羊牛归来已久了,作者从羊牛始归引起的思归故国的愁绪却久久难以化解,于是游子思乡的情感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