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15413000000011

第11章  牵手有道,善借人力

大树底下好乘凉

中国有句名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荀子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两句话都形象地说明了借助外界力量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华,有多么宏伟的抱负,在某些方面都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如果善于巧借外力,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事业的成功。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讲的就是中国封建官僚制度内部的一整套完备的升迁制度与惯例。在大官僚的庇护下,能够使一些人步步升迁,也早已是一种不成文的惯例。胡雪岩经常与一些挖空心思想做官的人打交道,自然熟知这一套惯例。

胡雪岩深知在生意场上,如果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少的风险。当胡雪岩得知王有龄要捐班盐大使时,便感觉机会来了,于是,就利用收款的机会为王有龄筹措了500两银子,用以资助他进京拜官。

知恩图报的王有龄,在迎来官场上的得意时,自然不会忘记这位大恩人。同时,胡雪岩在商场上的成功,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的官场朋友王有龄的支持。别的不说,如果没有王有龄的帮助,胡雪岩的钱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顺利。

王有龄之所以能与胡雪岩结成生死之交,就是因为在他穷困潦倒之时胡雪岩伸出援手。胡雪岩给王有龄的援手,成了一种极好的感情投资,并为自己栽下了一棵日后纵横商海时可以依托的官场大树。

胡雪岩是一位善于借势的好手,他利用王有龄在浙江官场的势力,把官商结合的妙处运用到了极致。王有龄当了海运局“坐办”,胡雪岩倒买倒卖,赚取差价,挣到了“第一桶金”;王有龄升为湖州知府,胡雪岩利用“人和”和“地利”,开钱庄、办药店,做起了生丝生意;王有龄当上浙江巡抚,胡雪岩不仅生丝生意越做越大,而且还从军火生意中猛赚了大把的银子,成了名震东南半壁的“东南大侠”。另外,王有龄还以浙江巡抚的通令:全省凡解粮饷必须由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汇兑,否则不予接纳。这不仅使胡雪岩及其所开的钱庄获得了战时省库的垄断经营权,更重要的是使胡雪岩及其钱庄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在胡雪岩借势的过程中,他巧妙地借助左宗棠的影响与势力,使自己成为富可敌国的“胡财神”,可谓“借东风”手段中的一绝。

同治元年正月(1862年),胡雪岩初识左宗棠,当时左宗棠是新任浙江巡抚。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胡雪岩明白要想在浙江这块地皮上赚钱,并谋求向外发展,就要与眼前这位“父母官”套上关系。特别是王有龄死后,失去了官场靠山的胡雪岩,就更需要靠上左宗棠这棵大树。因此,他便把受王有龄委托从上海采办回来而未能运入杭州城的粮食作为送给左宗棠的见面礼,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密切合作和倾心交往。

左宗棠的地位是靠自己多年的奋斗得来的。而比左宗棠小12岁的胡雪岩在他施展抱负、建功立名的过程中给予了莫大的支持。胡雪岩通过购买军火、采购军粮、筹办钱饷,参与左宗棠镇压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的行动,在当时这是大清朝的重大国事。左宗棠60多岁挂帅出征新疆的时候,政敌冷嘲热讽,各省观望拖延,只有胡雪岩精心选购西洋军火,奔走筹措现款,在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在左宗棠眼里,当时的胡雪岩已成了春秋时犒师救郑的弦高、西汉时输财助边的卜式一类的良师益友了。

胡雪岩为左宗棠效犬马之劳的结果,是获得了对方的高度信任和倚重。胡雪岩通过公事与左宗棠建立了私交,左宗棠于光绪七年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之后,派差官护送侄女赴浙,先从南京搭乘轮船至沪,由沪入浙的船只就托给胡雪岩照料。光绪九至十年胡雪岩濒临破产,还吃了官司,左宗棠从南京三次到上海胡雪岩的住处探望。

胡雪岩对左宗棠的帮助,换来了左宗棠对他的鼎力支持,这为胡雪岩撑起了一把能够“遮天”的大保护伞。有出将入相的左宗棠为胡雪岩仗势,他的生意做得更大,没多久,胡雪岩就把生意做到国外去了。

胡雪岩可说是商界的名人,经商之人没有几人不知道胡雪岩的。他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经营策略,就是“官商结合好赚钱”。

“官商结合好赚钱”,其实就是一种具体的借势之道,讲的是如何在生意场上巧妙地借助官势,把官员手中的权力变成商人取之不尽的财源。胡雪岩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把“官商结合好赚钱”的基本道理,活生生地演绎成经商成功的神话,成为大多数渴望成功的商人们反复研读的经典剧目。

胡雪岩能够成为富甲一方的“红顶”商人,与王有龄、左宗棠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能够结识这两位“官树”对胡雪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们的庇护下,胡雪岩在官场和商场上的发展如鱼得水,得以施展才华,最终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这也印证了“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由此可见“靠山”的重要性。

身处在扑朔迷离的世界中,任何关系都会因时因地发生转变。今天两人为了生存和事业的发展相互争斗、厮杀,成为敌人,也许就在明天,两方就会结为联盟,携手共进。这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是顺应情势的聪明之举。当然,能够与竞争对手成为合作伙伴,也是需要足够的度量和胆识的,同时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可以说,凡是能成大事者,身边必然有不少朋友,处处都能得到友人的帮助。然而人心隐晦,人性难测,凭什么别人就是形单影只,而你却能处处受到欢迎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平常爱交朋友,所以到处都有交情深厚的朋友。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广交天下朋友,时时都尽己之力去帮助别人。胡雪岩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根本没有任何界线,在他看来任何人都与他有缘分。

胡雪岩的朋友虽然多,但也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以生意上的朋友居多。生意场上没有恒久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为大家都为各自的或者是共同的利益合作。互惠互利永远是生意人选择合作伙伴的首要条件,所谓的朋友此时就是合作伙伴。

胡雪岩生意上的成功,也得益于他的处世态度,他总是替朋友着想,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充分揣摩对方的需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并且还不时地向对方施以恩惠。因为在胡雪岩看来,生意要想长久发展,必须依靠朋友,并为朋友的利益着想。就如罗尚德存钱一事,胡雪岩既赢得了新朋友,又获得了老朋友的支持。

胡雪岩为了赢得朋友,可谓费尽心思。早在阜康钱庄开业之前,他自己就为一些大官的太太、少爷以及小姐等每人各存20两银子,此外,他还为黄巡抚的门卫刘二存了20两银子。当刘二拿到银票时,又将自己的180两银子存进阜康钱庄中,还向他的朋友罗尚德称赞胡雪岩不仅讲义气,而且守信用。罗尚德将自己攒下的11万两银子存入了阜康钱庄,并且向胡雪岩声明:既不要银票,也不要利息。而罗尚德的存款也意外地解决了胡雪岩的难题。

当时胡雪岩的一个朋友麟藩台,刚从浙江调任到江宁,他在职时,亏空了25万两银子,胡雪岩已经替他凑了1万多两,但是还差1万多两银子,罗尚德的意外存款正好补齐了。

胡雪岩之所以慷慨地帮助麟藩台,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朋友,胡雪岩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这次若是帮助麟藩台渡过难关,将来麟藩台就会考虑江宁与杭州的钱款往来交由阜康钱庄代理。胡雪岩这一举动虽然看起来是在帮助朋友,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考虑也是利用朋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至于罗尚德的银两,胡雪岩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三年定期,期满后本利共15万两银子。

胡雪岩的这一招比较高明,既交下了罗尚德这个朋友,也为自己的钱庄做了宣传,因为前线的军士马上就要开始打仗了,此时,他们身上的钱财往哪里安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听了罗尚德的宣传,自然会拿来存入阜康钱庄。

将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朋友的人,永远不会赢得朋友的支持;只有替朋友着想,才能真正赢得成功。俗话说:“出门靠朋友。”所以你得先交下朋友,然后才能靠朋友。胡雪岩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慢慢发展成雄踞一方的大老板,其成功的因素虽然众多,但是依靠朋友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胡雪岩信奉这样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此话怎样理解呢?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所以,若是在生意场上对别人构成了威胁或者无意之间树立了敌对关系,胡雪岩总会想方设法化解。

胡氏的发迹过程虽然历经了风风雨雨,但终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胡雪岩靠朋友的支持,在危急关头也能化敌为友,使敌人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这都是智谋的一种体现。

与胡氏势不两立的敌人,多数是其生意上的死对头,一般商人对待这种事情,总是会想:既然我们势不两立,那必是你死我亡。然而,胡雪岩并不这样看,大家都要过独木桥,风险都是均摊的,即使我把他挤下桥去,也没人敢保证他不会东山再起,对自己进行新一轮的攻击,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是个头?所以,胡雪岩认为,既然生意场上大家图的都是利,那么就用利解决所有问题吧!

商场就是一个利益场。胡雪岩深知其中的道理。他通过双方利益的得失化敌为友,既得利又得合作伙伴,可谓一箭双雕。

善于投人所好

说话办事要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意,做到投其所好,这样办起事来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胡雪岩做事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投人所好,他与官员打交道时,对方不必多说,他就会主动打开局面,这种投其所好的结交方式为他赢得了许多朋友。

胡雪岩可谓是王有龄官场上的“军师”,在胡雪岩的帮助下王有龄顺利地完成了调动漕粮的公事,因此在浙江的官场上大受赞誉,不久就得到了署理湖州府的美缺。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应该交卸海运局坐办的差使。但是,由于调动漕粮之事欠下的亏空一时间无法填充,另外还有一些生意上的往来涉及海运局,所以,王有龄想暂时兼领海运局坐办的差事。

这话说起来合情合理,但是需要得到抚台的批准。当王有龄向抚台黄宗汉提出这个请求时,黄宗汉却只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并将话锋一转提及到阜康钱庄,并希望胡雪岩能够利用钱庄为他代汇一笔1万两的银子捐输军饷。

王有龄爽快地答应了,并说:“只要抚台打招呼,钱款一经到位随时都可以汇出……”殊不知,还没等王有龄说完话,黄抚台就端茶起身送客,而兼任海运局坐办的事情,也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王有龄还不知所以然,一头雾水的他只好前去请教胡雪岩。胡雪岩早就耳闻黄宗汉是一个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黄宗汉曾经向前任藩司椿寿索要4万两银子,但是椿寿并没有理会他,为此,黄宗汉就在漕粮解运的事情上狠狠地报复,以至于椿寿自杀身亡。

胡雪岩对王有龄说道:“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宗汉提出代汇捐输军饷一事,是故意卖关子,以此索要兼领海运局坐办的好处费。而且都已经明码实价地开出条件,就是1万两银子。而你还在那儿不明就里地大包大揽,并且还回答说‘钱款一经到位随时都可以汇出’。在黄宗汉看来,你不是装糊涂,就是愚蠢呆滞。试问,他怎么可能去理会你兼领海运局坐办的事情呢?”

经胡雪岩点拨之后,王有龄恍然大悟,于是,第二天一大早,王有龄就前去交给了黄宗汉1万两银子的捐输军饷。王有龄这边刚交出1万两银子,那边兼领海运局坐办的命令立即批准了。

黄宗汉为官极其贪婪,他从不公然张口要钱。有时不明就里的手下不给,他也不会当即发作,但是,事后他一定会找个莫须有的罪名,狠狠地将不懂事的手下修理一番。聪明的胡雪岩正是看出了黄宗汉这副贪财的嘴脸,于是花银子买平安。

有了前车之鉴,胡雪岩日后与黄宗汉打交道,对于索要欠款之事也就心照不宣了。在办理漕粮事件之时,王有龄和胡雪岩早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作为浙江海运局坐办的王有龄从公款中提取3万两银子作为路上的差旅盘缠。其实,差旅费用只需1万两银子足矣,其余2万两银子另有用途。

原来,胡雪岩深知黄宗汉将钱财看得异常重要,所以这次出去,势必要给黄巡抚弄些好处。为了满足黄巡抚的胃口,胡雪岩特意让王有龄前去打探口风。

黄宗汉毫不避讳地暗示说“要2万两银子”,胡雪岩事先就让王有龄挪用2万两公款,到上海之后,再给黄巡抚汇到福建的老家中。正是因为胡雪岩办事常常能够揣摩出上意,并投人所好,所以黄宗汉的大门和绿灯时刻为胡雪岩敞开着。

投其所好,并非拿银子这么简单明了。对于一些主要人物和官员,投其所好还要做得不露风声、不留痕迹,在这方面胡雪岩是个高手。

光绪七年三月(1881年),胡雪岩到了北京,此行的目的是疏通中央政府的官员,同意他向洋人借300多万两银子的外债。初到北京,胡雪岩就面临着两项索要。

第一项:醇亲王是禁卫军神机营的司令,他与左宗棠的关系极为密切。醇亲王一直都在邀请左宗棠前去观看神机营的操练,这件事情早就商定好了,只是左宗棠说要等胡雪岩到京城之后再敲定具体的日期。胡雪岩很明白左宗棠的用意,知道他是想等自己带着银子去看神机营操练,以便看过之后给予赏赐。

第二项:满人宝均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及户部尚书(职位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这个人与外债能否借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胡雪岩必须打通宝均这一关。

如何打通宝均这一关,成为摆在胡雪岩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胡雪岩并不认识宝均,更不能拿着银子直接送到他家。于是,经过打听,胡雪岩探听出一条门道。

虽然,当时的清王朝视贿赂为当然,但是碍于清律和颜面也不好公然行贿,只好变通方式。正巧北京有个琉璃厂,这里主营文房四宝、书籍、古董、字画等。于是,行贿、受贿的人员就与琉璃厂商家直接挂钩,由商家担任贿赂的中转站。

当时普遍使用的行贿方法是这样的:甲打算向官员乙行贿,目的是想谋取一官职。甲先与琉璃厂商家联系,定好价钱要购买一副字画。然后,琉璃厂商家就会去乙官员家取字画,在琉璃厂内卖给甲。甲买到字画后,再赠送给官员乙。琉璃厂商家在扣除手续费和回扣之后,就会将剩下的银子交给官员乙。

这样,对于官员来说,只是将自家的字画或是古董委托给琉璃厂商人代售;行贿者又将东西送给官员,官员并没有损失,而行贿者赠送给官员文房四宝算不上是行贿,顶多是文人雅士赠送礼物,与金钱没有任何关系。

胡雪岩行贿的方式远远不止送银两这么简单,他深知官场人员的心思,所以往往会“看人下菜碟儿”,投其所好的拉拢手段可谓挖空了心思。

胡雪岩一行人抵达上海松江府之后,就与松江漕取得了联系,于是漕帮祖宗魏老爷就交代手下尤五,一定要好好照顾胡雪岩等人。胡雪岩的队伍可谓是良莠不齐,领头的是王有龄,还有姓吴和姓周的两个幕僚、随员听差的高升以及打杂下手等。

为了照顾好这行人,胡雪岩将他们一一分门别类。先将全部人员都安排了一次风月之旅,按照他们各自的爱好,分出三六九等,绝不龙蛇混杂。

听差的高升和杂役等人员,就委托漕帮小兄弟领着去逛花街柳巷;作为海运局委员的周委员和吴委员,就请漕帮尤五大哥领着,去高级点的“三多堂”妓院;至于领头官儿王有龄,则由胡雪岩悄悄领着到“梅家巷”去找绝色美女。

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其中为人处世的学问非常大,只有深谙此道的人才能够懂得对方的心理。善于揣摩别人心思,了解别人喜好并巧加迎合的人,在任何领域都能够取得成功。虽说人心难测,但不等于无迹可循。精于揣摩别人心思的人,往往能够通过细微之处见全局。

冷庙烧香,慧眼识才

没有人生下来就会成功,成功往往需要等待机会,而在成功之前,英雄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你的朋友当中,如果有人现在正处于“怀才不遇”,但是有发展潜质的阶段,他们就如同冷庙里的菩萨。此时,你就应该多去“烧烧香”。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冷庙烧香的非凡人物。

胡雪岩是个生意人,当年是做不得官的,可他的许多生意又需要借助官府来运转,胡雪岩早期的生意就是从与王有龄合作开始的。那时王有龄只不过是个穷小子,有一天,胡雪岩在茶庄遇见他,当时,王有龄衣着寒酸,他好摆架子,说话爱吹牛,与人讲话总是表现出一副傲慢的样子,人们都不喜欢他。

王有龄每天都到茶庄中,一壶上等的龙井泡成了一壶白开水也不肯走。客人们怕了他,伙计见了他更是愁眉苦脸,好好一个座位,他一来就霸着一天。胡雪岩却不怕他,还主动与他同桌。因为胡雪岩一眼就看出王有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有龄见了胡雪岩,自然有些自惭形秽,因为胡雪岩不仅有钱,而且朋友遍布天下,几乎茶庄内的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与王有龄的穿着相比,胡雪岩不仅衣着光鲜,而且十分整洁,两人坐在一起,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王有龄见胡雪岩坐过来,便向里缩了一缩,胡雪岩一笑:“王有龄,刚才我下棋赢了点钱,走,我请你到另外一个地方‘摆一碗’吧!”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谈得越来越投机,胡雪岩也发现王有龄确实是一个人才,只是时运不济,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没有钱是不成的。

有一天,胡雪岩特意约王有龄见面,还特意嘱咐不见不散,却没说什么事情。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好久了,也不见胡雪岩。王有龄心中便想莫非是胡雪岩耍着自己玩呢?准备要走,这时胡雪岩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一边打开一个钱袋,取出一些银子和几张银票递给他,一边说:“很对不起,为了换些碎银,方便你路上用才迟到了这么久,让你久等了。我看这些银子足够你上京谋个实职了。要小心收好,钱庄是认票不认人的……”

胡雪岩还没说完,王有龄已泪流满面,世间居然有这么热心的人。王有龄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致谢,旱后雨、雪中炭是人间最珍贵的东西,这及时的钱财又怎能不让王有龄一辈子记住胡雪岩这个恩人呢?

王有龄不负众望,后来做了官,而且越做越大,对胡雪岩的帮助也越来越大。胡雪岩这一次“冷庙烧香”的投资获得了无法想象的丰厚回报。

所以,在平日办事时应该将“冷庙”当做“热庙”去看待,时常去烧烧香。这是人情债,人情债欠得越多,还的人心就越急切,所以日后一旦“冷庙”否极泰来,第一要还的当然是人情债。

很多时候,如果能识才辨才,并以友爱、关怀之心帮助别人,就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红花需要绿叶的支持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往往是有限的,凡事都要亲历亲为的人,是无法将生意做大做强的。

富有远见的胡雪岩,虽不能说料事如神,但长于算计却是他的优点。胡雪岩为人处世的能力非同一般,按现如今的说法可以说是善于“公关”,花招百出,其高明之处数不胜数,通常说来,所办之事多能成功。

胡雪岩并非是“光杆司令”,仅靠他一人的力量是很难涉及钱庄、丝行、典当、军火、粮食等众多生意的,也不可能将经营的范围扩大到浙江、江苏、上海乃至大半个中国,更不会将生意做到国外去。胡雪岩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善于用人,集合大家的力量为他所用,从而创造出商业奇迹。

胡雪岩用人不拘一格,只要他认为有利用价值的人,无论其他人对此人的评价如何,他都会破格委以重任。大胆启用小船主老张就说明这一点。老张为人正直憨厚,人缘特别好,他的妻子对于蚕丝行业较为熟悉,胡雪岩就花1000两白银聘请他为丝行的老板;刘庆生本是大源钱庄站柜台的伙计,但是胡雪岩看中了他的精明机智,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高薪聘请他为阜康钱庄的“档手”;陈世龙原本是街头上的小混混,而且还嗜赌如命,但是胡雪岩认为此人行事机敏,自制力也很强,于是就收他为伙计,而且很用心地栽培他,想要把他培养成为古应春那样的“康白度”。

胡雪岩不但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而且还能根据人才的特长委以重任,并充分地信任他们。只要是有才华的人,无论家世和出身怎么样,他都会破格录用。通过这种方式,胡雪岩为自己笼络了一大批精明能干的帮手。像丝行老板老张,虽然踏实能干,但才能却有限,胡雪岩就鼓励他放开拳脚大干一番;作为阜康钱庄“档手”的刘庆生,因为他熟络钱庄的生意,所以胡雪岩很少过问钱庄的生意,特意培养他独当一面的能力;对于原先的痞子,现在的伙计陈世龙,他给予特别的信任,使这个伙计踏实放心地和他一起共事,全力地为他效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如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是永远都不过时的,这也是管理学家常用的管理法则。世界上没有超人,再精明、能干的领导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些事情就必须交给下属来处理,胡雪岩因人而用,把不同特点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优势。

胡雪岩在与外界交往中也是个巧借东风的高手。郁四只是湖州府衙门户房书办的一个小小官吏,但因为他在地方待的时间较长,所以十分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还掌管着征收粮食的“鱼鳞册”。

郁四具有的这些长处和优势,正好能够扩展胡雪岩在湖州的势力。因为胡雪岩当时要代理湖州府库,而且还要在当地经营生丝生意,这些事情的运作少不了此人的帮忙和势力。对于拉拢住郁四,胡雪岩采用了情、利的双重手段。首先帮助郁四处理好家务,然后与他联合做生意,在湖州收生丝销往洋庄所获取的利益与他分成,在情、利双重的攻势下,胡雪岩得到了郁四的大力支持。

胡雪岩和王有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为了帮助王有龄进新城安抚造反的“刁民”,胡雪岩巧用攻心计说服嵇鹤龄出手帮忙。嵇鹤龄家事衰败,老婆死后给他留下了一大群孩子,还欠下一大笔外债。虽然他是候补知县,但当时却是穷苦潦倒。虽然有勇有谋,但是过于恃才傲物,性格耿直,所以不为人所用。

王有龄要安抚新城造反的百姓,此人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胡雪岩就暗中帮助嵇鹤龄,先去当铺赎回来了他典当的衣服,而且帮助他还清了外债,物色了一个丫头给他做妻子。这些举动都深深地打动了嵇鹤龄,感激不已的他便决定冒死进城帮助王有龄安抚新城造反的百姓。

王有龄的棘手问题得以解决,非常感激胡雪岩的帮助,这样一来,两人的关系就更进一层了。胡雪岩的这一计确实高明,因为帮助王有龄解决问题的同时,胡雪岩也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找到了稳固坚实的靠山。

从诸多的事情中都可以看出,胡雪岩是位精明的管理者,因为他深深懂得“绿叶”的重要性,并能够从“绿叶”那里获得支持。

当今的商机瞬息万变,企业的成败并非主观意识所能左右。外界客观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比如金融危机、能源紧张、通货膨胀、政策的修改、天灾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经营的成败。每个商家都不可能精准地预测到各种各样的变化,此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随机应变、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