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酉鸡有吉
15413100000053

第53章 二、生肖俑:长袍广袖的酉鸡

生肖石的特点是浑然天成,未事雕琢。生肖俑则是经历了塑、经历过陶的。生肖俑是丧葬的冥器。《孟子·梁惠王》有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孔夫子对于用俑殉葬深恶痛绝,原因是那俑“为其象人而用之”。在孔子的时代,人殉与俑殉并存。他大约不晓得历史上先有人殉,后来改以木俑土俑代替活人殉葬是一种进步,而以为先有俑殉,弄假成真,发展为人殉。因此,仁义为怀的孔夫子要骂一句“其无后乎!”看来,孔孟时代人形俑殉葬相当普遍。可是,两位圣人却未讲到非人形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浩浩如林,但尚未发现后世墓葬中常见的十二生肖俑。生肖俑的始作俑者属哪朝哪代?郑德坤、沈维钧于1932年合著的《中国明器》中,谈到曾在“山东图书馆内看到圹砖十二,有建安年号,作十二时辰肖兽像”,并认为这是“后来明器中十二支神所本”。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也有报道说,台湾的博物馆收藏有东汉时期的生肖俑,其兽头而人身,叉领阔袖长衫,双手拱于胸前。这种形式,是隋唐生肖俑常见的造型。

生肖俑的造型,通常有三种形式。其一,塑为人抱生肖动物之形,例如:申猴俑状为坐翁抱猴,酉鸡俑状为坐翁抱鸡,等等。其二,人身兽首,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唐代十二生肖俑即取此状。其酉鸡俑鸡首人身,长袍广袖,立于基座之上,向左侧头,鸡冠硕大。其三,生肖动物趴在人物头顶上。

十二生肖俑,又称十二支神俑,随葬于墓中具有厌胜辟邪的意义,同时表示时间和方位。因此,生肖俑在墓中的摆放位置,往往是卯兔正东、酉鸡正西。1971年湖南湘阴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生肖俑十二件,其分别置放于墓壁四周的小型壁龛内,是用来表示方位的。

隋唐时代墓志盖刻十二生肖。1992年第9期《文物》杂志刊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近年发现的几座唐墓》一文,附有墓志盖拓片。墓志盖均为正方形,中央刻某公或某氏墓志字样,四边刻十二生肖,四角刻花卉图案。十二生肖的排列依各自的方位,申猴、酉鸡、戌狗总是处于墓志盖的一侧。生肖图案也分为兽首人身、人抱动物等形式。董庆长墓志盖四边,头戴乌纱帽者分别抱着十二种生肖动物,一边为猴、鸡、狗。赵悦墓志盖刻兽首人身生肖,申猴、酉鸡、戌狗并列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