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15418800000011

第11章 011 让孩子学会当家做主

在生活中,孩子有没有独立的意识,关键看父母如何培养。任何孩子都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他们迟早都要独立的。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那么他们永远不会有自己翱翔的一片蓝天;相反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则会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成人的世界里,几乎每天都要面临着抉择。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也经常需要做出一些抉择,这时父母切忌“包办”,而是要“下放权力”,让孩子经过思考后再做出决定。比如,孩子是否愿意上钢琴辅导课,是否愿意坚持练习书法;高中时,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高考成绩不理想,是上职业技术学校还是复读,这些几乎是每个孩子都面临的、关系到自己人生的重大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一天,正在上高一的小北问妈妈:“我下学期就要上高二了,妈妈,你和爸爸是希望我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呢?”

“小北,这样重要的选择关系到你的一生,因此你应该自己仔细考虑后,再做出选择。以前很多事情都是妈妈帮你选择的,但这一次不同了,你要自己做出选择。不过,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妈妈都百分之百地支持你。”妈妈握着小北的手,郑重地对他说。

也许很多父母会想,小北的妈妈把如此重要的选择权交给了儿子,是不是太盲目、太草率?是不是不负责任?

事实上,小北的妈妈这样做,直接向儿子表明了“我相信你”、“我尊重你的选择”。当一个母亲如此信任自己的孩子时,她给予孩子的是巨大的鼓舞,孩子会反复权衡后再慎重做出选择。其实,把一些关于孩子自己的重大事情交给他们去选择,既能培养孩子的决断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信心。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在关系到孩子人生重大的事情时,不给孩子任何选择的机会,特别是孩子上了高中时,部分父母对孩子限制得更紧了,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感受。选择文理科时,他们会出面,代替孩子做出选择;高考填报志愿时,更是不惜违背孩子的意愿去选择一些自己认为理想的专业,结果孩子进了大学后,对父母所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而闹退学的不在少数,这时父母再后悔也迟了。这样的例子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它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与其越俎代庖,不如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

要知道,抉择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孩子也如此。给孩子机会去做出他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当孩子遇事做出正确的决定时,这对他长大成人后在工作中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那些成功者大多是从小就具有较强决断能力的人。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机会来自己作决定,来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体会自主决策的感觉。所以,无论怎样担心,父母也应该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孩子创造自己做主的机会:

1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

只要孩子有了基本的冷暖概念,就可以让他自己决定每天穿什么衣服,并且决定衣服的搭配颜色,父母不要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强迫孩子。

有些孩子把自己打扮得不伦不类,只要不是正式场合,父母大可不必太认真,也不必因此而责怪孩子,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父母可以适当地向孩子讲一些衣服搭配的基本原则,孩子就会逐步明白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

2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从放学回家到上床睡觉之间,这段时间应该让孩子自己安排,比如晚饭后,孩子喜欢先练习书画再写日记,不妨让孩子自己决定好了。父母不宜强行命令孩子必须写完日记再练书画,只需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在睡觉前把当天该做的事情做完即可。

3让孩子布置自己的卧室

属于孩子的空间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布置。比如,有的男孩子喜欢姚明,就让他在床头贴上姚明的画报好了,而不必强调要他贴上爱因斯坦或其他人的照片。总之,只要孩子所贴的、所挂的是健康的东西,即使父母不喜欢,也要忍耐。

4带孩子去商场购物

商场里的物品应有尽有,正好是让孩子锻炼决策能力的好地方。比如,方便面有各种牌子和口味的,买哪种也许父母无所谓,但孩子却有自己的喜好,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决定,父母可以在旁提醒孩子在满足自己口味的同时,要适当照顾家里其他人的嗜好即可。

丁格说:“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歌德说:“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自己认为办得好的,就坚定地去办。”交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做独立自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