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15418800000060

第60章 060 把责任心当作人格培养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专业知识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人格上的缺陷将贻害一辈子,而责任感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

有个小男孩学习成绩很好,但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偷同学的铅笔或小玩具。当老师将孩子的不良行为告诉他的父母,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竟然遭到了家长的拒绝。那位家长甚至说:“小偷小摸不会影响孩子的,他长大后自然就会改正。再说,他成绩那么好,这些小毛病并不算什么。”

在这位父母的纵容下,小男孩从没有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过任何责任。

但是,在他15岁时,有一天,他被警察带走了,原因是他和街头的不良少年一起参与了一起抢劫活动。

假如这个小男孩的父母在他最初犯错误时,就要求他自己负责任,那么后来他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习惯。当父母教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时,就会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父母认为我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他们把我当做了一个独立自主、能勇于承担事情后果的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责任心的培养要趁“早”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要抓一个“早”字。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所表现出的一些自主的意愿,如自己挑选衣服,自己吃饭不让大人喂,鞋子要自己穿,小手要自己洗等,都可以说是责任心的萌芽,父母这时要注意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这些事情而随意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更不要对孩子说“你太小,做不好,别添乱了”“听话,你现在还做不好这些事情”等等。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一直“代办”这些事情,等孩子稍大时,突然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这时孩子一定会感到困惑,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一直以来所有的责任都是由父母或其他人来承担的,孩子没有承担责任的概念,这时再想改变就很困难了。

2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责任感是人格因素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代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父母和其他长辈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尤其是缺乏责任心、责任感。因此,父母应主动告诉孩子责任的意义,让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就必须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3让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承担后果

有些父母由于溺爱孩子或其他原因,在孩子犯错误后,不是教育他及时改正,而是帮他掩饰。有些父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其实不然,帮孩子掩饰错误反而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没有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承担后果,长此下去,他就会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而缺乏责任感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4让孩子对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补救

让孩子对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进行补救,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一个好方法。如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即使对方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父母也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如稍大的孩子弄脏了地板,就让他自己擦干净。对于年龄在3~5岁的孩子,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擦,但要孩子在旁边看着,或是给孩子一小块抹布,父母耐心地教孩子擦。

责任心,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当人获得成功时,如果想到了责任,就不会骄傲自大,会将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当遭遇挫折时,想到了责任,就不会气馁,继续奋斗,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