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15418800000007

第7章 007 有主见的男孩独立性强

独立性强的孩子,一般都很有主见。而没有主见的孩子,总会被别人左右,做事的时候不知所措,没有灵活的应变能力,缺乏独立性。

小军是大人眼中标准的老实孩子,有教养,守秩序,爱学习,态度友善,听大人的话。但是过于中规中矩,遇事缺乏主见,不能灵活而自信地应对。

有一次,小军因为打预防针来晚了一些,小朋友都已经坐好了准备去吃点心,老师让小军自己去找把小椅子坐下,可过了一会儿,走廊里传来了轻轻的哭泣声,问小军怎么了,他委屈地说:“我找不到小椅子,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提醒他:“除了走廊,到教室的其他地方也可以找一找,还可以请小朋友帮忙。”在教室的角落里,小军终于找到了椅子。

有一次做游戏,小军扮演的是肯德基的小小服务员,他对老师说:“我今天要给小朋友的惊喜是吃东西就送一辆小汽车。”老师立即支持他的这个好主意。接下来,他就来到了百宝箱开始制作小汽车。只见他拿起一张蓝纸就来问老师“我可以用这个做吗?”“你先试试行不行呢。”老师没有直接答复他。几分钟后,他又来征询老师的意见,“用手工纸好还是盒子好?”“你觉得哪个更好呢?”老师问。这下,他就完全没了主意,“哎呀呀,我该怎么办呢?”

有一次排颁奖仪式,小军作为领奖者也加入其中,老师说:颁奖的礼仪小姐和领奖的小朋友到大厅去彩排。一群小女孩跟着老师下去了。一会儿,小军突然站起身:“老师,我是领奖的,我要下去吗?如果要下去,但是小朋友都已经走了呀,我该怎么办?”

小军之所以在幼儿园做什么都问老师,就是因为父母从不给孩子决定的权利,做什么都得问父母,由父母决定,长时间下来,使孩子形成了优柔寡断的性格,从而也使孩子养成了遇事不知所措的习惯。

现在有很多家长,不管孩子怎么想,都是自己说了算,一定要孩子按自己的意思去做。结果造成孩子有什么新想法,也不敢对父母说,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畏缩,没有主见起来。

有主见的孩子,可以做自己命运的舵手。培养孩子,就应该让孩子遇事自己拿主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主见性。而那些出众的人,他们的独立特性,也都是从小的时候遇事自己拿主意培养起来的。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幼年时长着碧蓝的大眼睛,鼻梁挺拔端正,一头金色的卷发,显得英俊、神气,很招人喜爱。妈妈很喜欢富兰克林这头漂亮的卷发,并喜欢用各种服装来打扮年幼的富兰克林。但是,妈妈为他选择的衣服,富兰克林却并不喜欢。

有一次,妈妈想给富兰克林穿绉边的套装,富兰克林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还有一次,妈妈想说服富兰克林穿苏格兰短裙,富兰克林又拒绝了妈妈的好意。最后,富兰克林和妈妈一致同意穿水手服。

关于这段故事,萨拉在她的《我的儿子富兰克林》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做妈妈的在衣饰的品位方面虽然高雅,可是我们执拗的儿女却并不喜爱。”可敬的是,富兰克林的妈妈并没有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而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

萨拉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来反对他的喜好,或者按我们的模式规定他的人生道路。”

富兰克林幼年时就有自己的主见,父母也尊重他的主见,所以锻炼出了他自主做事的能力,以及独立坚强的性格,才成就了他后来传奇的一生。

家长想要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就应该放开手脚,让孩子从小就遇事自己拿主意,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决定。

培养孩子的主见性,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孩子在任何事前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选择的机会。例如,带孩子出门,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问他自己想买什么;带孩子去旅行,可以问他觉得事先要准备些什么东西……2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

很多家长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往往喜欢使用命令句式,如“就这样做吧”、“你该去干……了”。这种语气会让孩子觉得家长的话是说一不二的,自己是在被强迫做事,即使做了心里也不高兴。

3耐心倾听孩子讲话

耐心倾听孩子讲的每一句话,鼓励并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4允许孩子“辩解”

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能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孩子与他人争执时,家长也不需要立即去调解纠纷,可以在旁聆听和观察,看他说话是否合理,是否有条理。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处。

德国教育界说:“当心!不要使你的脑子做了他人的跑马场。”不要打击孩子的各种想法,应支持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做有主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