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15418800000083

第83章 083 让男孩摆脱烦恼的困扰

烦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它多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宁。其实,大多数烦恼都是杞人忧天,担心的事情并不一定会发生,但是由于孩子的“免疫力”较差,因此烦恼往往会“乘虚而入”。于是,在一些家庭里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妈妈,我睡不着。”

“是不舒服吗?”

“不是,我担心明天会下雨,班里组织的郊游就会取消呢。”

“儿子,你晚饭怎么只吃了一丁点儿呢?”

“妈妈,我吃不下,明天老师就要公布考试成绩了,我担心自己没及格。”

“妈妈,我不想去乡下姥姥家。”

“为什么?是不喜欢姥姥吗?”

“不是,我担心去了会像上次一样又停电,害得我连电视都看不上。”

那么,孩子们担心的这些事情真的都会发生吗?根据概率,99%不会发生。这些孩子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是杞人忧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寻烦恼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再怎么样的忧虑都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的心情更糟糕,想法更消极而已。可是,为什么有许多人仍然不经意地自寻烦恼呢?这主要是性格使然,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当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无端烦恼时,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劝导,让其开朗一点,开心一点,帮助孩子逐渐克服无端烦恼的恶习。当孩子事事往积极的一方面去考虑并付诸行动时,长大成人后他就有可能比别人更优秀,并且能成就一番事业。

凯蒙斯·威尔逊是假日饭店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企业家。1991年他退休时,他的公司在50多个国家拥有1759家饭店,年收入10亿美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青少年时期也是一个爱烦恼的孩子,幸运的是他有一位乐观、坚强的母亲。在母亲正确的引导下,凯蒙斯克服了爱自寻烦恼的恶习,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凯蒙斯出生后9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那时,他的母亲也只有18岁。童年的凯蒙斯由于缺乏父爱和生活的艰辛,他每天都烦恼,总觉得有许多不幸的事情要发生。对此,凯蒙斯的母亲没有熟视无睹,而是经常对他说:“凯蒙斯,你命中注定就是大人物,只要你抛开这些无谓的烦恼,去努力奋斗,你必将无所不能。”在母亲的鼓励和开导下,整日愁容满面的凯蒙斯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但是,不幸又一次降临到凯蒙斯的身上。14岁那年,凯蒙斯遭遇了车祸。当躺在病床上时,凯蒙斯认为自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大夫也这样告诉过他。就在凯蒙斯想着以后的日子将会遇到种种困难又将如何度过时,他的母亲又一次对他进行了正确的疏导。

“凯蒙斯,你现在不要总是考虑自己不能走路后怎么办,而是应该想‘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站起来!’”

在妈妈的开导下,凯蒙斯真的不再去想如果自己站不起来后的一系列灰暗的事情,而是鼓起勇气使自己努力站起来——1年后,凯蒙斯又走进了校园——是他自己走进去的。

由此可见,孩子偶尔忧虑、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疏忽而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自己一时无法意识到烦恼对身心的危害,这样烦恼就会像章鱼的手一样,把孩子整整箍住,使孩子喘不过气来,从而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

每个孩子都会有烦恼,关键是看父母如何去应对。让了帮助孩子尽快走出烦恼的阴影,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需要释放烦恼

家长应该接受并允许孩子释放烦恼,只要孩子的言行不是太过分,家长可以让他适度哭闹或大声吼叫,也许孩子会使用侮辱性词语,比如“我恨你”,家长要理解接受,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表达来释放,他真正的意思是“我非常生气,我想让你帮助我分担我的烦恼”。孩子能够将烦恼情绪及时释放是件好事,释放可以宣泄负面情绪,避免抑郁,使孩子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要意识到该怎样教会孩子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孩子需要倾诉烦恼

家长要做孩子的倾诉对象,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想、去倾听,这样才能及时了解他烦恼的原因,从而帮助他摆脱烦恼。比如,孩子与小朋友争吵,小朋友占了上风,孩子心里会十分难受,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主动诉说,如“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讲给我听一听吧”。家长只要能耐心倾听,让他发泄心中的怒气,孩子就会很快忘记心中的恨意,烦恼也许自然就消失了。当孩子烦恼时,让孩子倾诉就会减少许多压力,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家长要鼓励他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许多家长不懂得倾听,习惯于用成年人的想法来揣摩孩子,当孩子烦恼时常常埋怨或批评,不给他说话解释的机会,结果让孩子的烦恼有增无减。孩子有了向父母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才会在倾诉中释放烦恼,从而跳出烦恼的心境,使身心得到良好的调整。

3孩子烦恼时需要安慰

孩子若是因遇到挫折而产生烦恼,自然会希望从家长那儿获得理解和安慰,家长的安慰能抚慰孩子受创的心灵。当孩子烦恼时,可能会满脸鼻涕眼泪地向家长哭诉,或是愤愤不平地抱怨其他小朋友。这时,家长先要能接纳他的情感,听听孩子的倾诉,然后根据情况做适度的安慰。家长处理的态度一定要适度,要表现得很镇静,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话,既不能太敷衍,如“没关系,不要紧”,三言两语带过,这样孩子会觉得你不重视他的问题,对家长产生怀疑,也不要太严厉,一个劲儿说孩子的不是,这样会使他更烦恼。家长安慰孩子,是设法使他的烦恼在爆发后能够渐渐平息下来,但不应该是无条件地顺从。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味迁就孩子,就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4锻炼孩子的承受能力

在幼儿园里,孩子产生烦恼,原因一般很简单,多数是由于争抢东西不成或东西被别人所抢,或是被老师或小朋友无意中忽略所致。比如,音乐课老师没有叫大力唱歌,大力一整天都不开心,直到第二天美术课老师表扬了他,脸上才恢复了笑容。现在的孩子大多娇气、任性,一点儿小挫折就会引起烦恼。孩子爱表现是优点,如果演变成妒忌心而导致承受力差,不仅会烦恼自扰,将来也很难立足社会。所以,家长要从小锻炼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孩子既能经得起表扬,又能受得了委屈。这样,孩子面对挫折才会越加勇敢、坚强,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家长要告诉孩子:经常被烦恼困扰,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还会使人对生活缺少幸福感,导致心理不健康或人格发展不健全。

雨果曾说:“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修养。在培养男孩时,父母要打开他那扇宽容的心灵窗户,让他做一个胸怀宽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