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15420000000032

第32章 宇宙飞船

叮叮和当当遨游在美丽的太空中,他们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个东西闪着耀眼的光芒。他们飞了过去,发现是个大大的船型物体,里面还有人向他们招手。与此同时,魔盒的大屏幕上也出现了几个字: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是载乘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航天器,至今,人类已先后研制出三种构型的宇宙飞船,即单仓型、双仓型和三仓型。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是“东方1号”宇宙飞船。它由两个舱组成,上面的是密封载人舱,又称航天员座舱。这是一个直径为2.3米的球体。舱内设有能保障航天员生活的供水、供气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控制飞船姿态的姿态控制系统、测量飞船飞行轨道的信标系统、着陆用的降落伞回收系统和应急救生用的弹射座椅系统。另一个舱是设备舱,它长3.1米,直径为2.58米。设备舱内有使载人舱脱离飞行轨道而返回地面的制动火箭系统、供应电能的电池、储气的气瓶、喷嘴等系统。“东方1号”宇宙飞船总质量约为4700千克,它和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的,只能执行一次任务。

宇宙飞船与人造卫星和探测器的主要不同点,是其具有生命保障系统。目前的宇宙飞船,或者载人独自在低地球轨道飞行,或者为空间站运送替换航天员,或者载运登月航天员。载人火星飞船正在酝酿中。现有的宇宙飞船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将来有可能发展多次性使用飞船。但不管多次使用还是一次性使用,都是要返回地球的,所以,它们都有返回系统。

还有一种为空间站运送物资的航天器,为了与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区别,称它为货运飞船,如前苏联/俄罗斯的“进步号”货运飞船,但它没有生命保障系统和返回系统。

宇宙飞船虽然是最简单的一种载人航天器,但它还是比无人航天器(例如卫星等)复杂得多。宇宙飞船与返回式卫星有相似之处,但要载人,必须增加许多特设系统,以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例如,用于空气更新、废水处理和再生、通风、温度和温度控制等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报话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宇航服、载人机动装置和逃逸系统等。除此之外,宇宙飞船都有基本的结构系统、通信系统、电源系统、温控系统、遥测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变轨系统和推进剂等。本着“一次发射,多方面受益”的原则,宇宙飞船在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还多多少少要附加一些科学探测与试验仪器。

掌握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技术至关重要,尤其是宇宙飞船,除了要使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还应使其落点精度比返回式卫星要高,从而及时发现和营救航天员。前苏联载人宇宙飞船就曾因落点精度差,结果使航天员困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差点被冻死。因此,飞船的营救系统及再入回收也相当重要。

为了便于发射、运行和飞行管理,飞船各组成系统通常按照功能或应用情况分成几大类,用几个舱段来容纳这些分系统,因此飞船往往由两三个舱段组成,如乘员舱、服务舱和轨道舱等。乘员舱是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除结构外,它包含了全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服务舱用于装载各种消耗器、安装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发动机。轨道舱主要用于装载各类仪器。在回收时,只需将乘员舱实施软着陆并安全回收。未来的宇宙飞船将朝三个方向发展: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返回落点的控制精度提高到百米级的范围以内;返回地面的座舱经适当修理后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