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里的说话哲学
15420900000008

第8章 对傲慢自大的人你言简意赅地说

傲慢自大的结局只能是失败

先来讲一件发生在1995年10月的事情。

这是当时加拿大海岸管理局人员与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无线电通话的真实记录:

美方:为了避免相撞,请将你们的航向向北调整15度。完毕。

加方:为了避免相撞,我们要求你们将航向向南调整15度。完毕。

美方:这是一艘美国战舰的舰长在和你们通话,我再说一遍,请你们调整航向!

加方:重复,请你们调整航向。完毕。

美方:这是美国航母林肯号,美国大西洋舰队第二大舰只。另有三艘驱逐舰、三艘巡洋舰及多艘支援舰护航,我要求你改变航向。否则,我们将采取必要的手段,以确保林肯号的安全!

加方:这里是一座灯塔。完毕。

怎么样,如此笨拙的傲慢,足够让人喷饭了吧!

正如“林肯号”傲慢的表现令人厌恶一样,傲慢的人的一般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他们通常都非常自负、傲气十足、目中无人、一厢情愿、唯我独尊,都是认为自己是穷尽了真理的人。这种人一般都有一点“资格”和“本领”,在自己的工作、事业上也做出过一定的成绩。但正因如此,他们才自信到了极点,自大自傲,自我感觉一直良好,达到了自我陶醉,不可一世。他们个性孤傲,对人冷若冰霜。看人是“一览众山小”,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统统都是错的。这类人尽管没有跑到大街上宣布:“上帝已经死了,我就是上帝”。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无声地宣布自己就是上帝。

三国中有一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何以被斩?就是因为:魏起用司马懿为帅,诸葛亮闻此消息后,考虑街亭乃是汉中咽喉要地,即要派将驻守。马谡自请军令,愿担此任。诸葛亮曾叮嘱再三,一定要靠山近水扎营;并派王平辅助。马谡则自以为通识兵法,再加上傲慢,一点都不考虑诸葛亮的意见,又不纳副将王平之谏言,竟违令在山顶扎营,犯了兵家之大忌,结果被魏将张合打败,造成了街亭失守。像马谡一样,傲慢的人对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从来都不怀疑,有时明明是自己错了,却就是不承认;明明是将事物搞得很糟,但就是不认账;明明是自己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却偏偏说是他人将他的思想理解错了……

傲慢者既听不进他人的劝告,就往往在错误的道上越走越远,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了。楚汉相争之中项羽为何败于刘邦?原因之一,就在于项羽傲慢,自大无谋、沽名轻敌,骄傲自大,不可一世。他身边有一个号称亚父的谋士范增,主张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然而在这“关键时刻”,项羽却对他的意见不予理睬,对刘邦的假意殷勤,毫无察觉,反把曹无伤的告密直接告诉刘邦,反映了他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不懂策略、麻痹轻敌的草包将军。唉,这样的人怎能成大事呢?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傲慢自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几乎是不放在眼里。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

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关羽的骄傲,不仅是性格脾气上,更是诸多成功和荣誉加在一起的一种迷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从而看轻任何人,最后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人有了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自己的才能出众而狂妄自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关羽的失败就是明证。可见,傲慢自大往往是与无知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人一自大往往就会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人一自大就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过低地估计别人的智慧;人一自大就认为谁都不如自己,而自己却永远都是正确的。如果只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无人可比;只学了几套拳脚,就自以为武功高强,到处称雄。那么,他们的结局除了失败还有什么呢?

祢衡第一次见曹操时,就把曹营中的文官武将贬得一文不值,比如“荀彧可使吊丧向族,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为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祢衡说别人不行,却认为自己是个能人,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祢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祢衡又去见刘表、黄祖,依然是目中无人,见谁贬谁,普天之下就他一个能人。最后他被黄祖砍了脑袋,再也不能狂傲自大了。

与傲慢自大者的相处之道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别人都看在眼里,是用不着吹来吹去的。

没有人会愿意相信一个自大的人,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傲慢的人。尽管与傲慢自大的人打交道并不令人愉快,但我们却不可能和他们完全隔绝。这样,我们该如何应对傲慢之人呢?

①尽量减少相处时间

所谓尽量减少相处时间,就是要我们在与傲慢之人相处的有限时间里,尽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给其表现傲慢的机会。

某公司小汪心高气傲,喜欢先发制人。常常是有问题没有解决,主管召集大家开会,汪会发问:“为什么这样的纰漏不能在检验中被发现呢?你应该给大家解释一下。”汪还喜欢争功。明明是大家一起加班修改了程序,就数他眼尖,看到经理来了,就忙不迭地说:“领导你看,我和同事们多辛苦才干完这活儿,这会儿他们都收工了,我还要赶报告。”汪每天都打扮得很精神,不过他太爱评论别人的穿着了,“某某,你这条领带和你的衬衣不配;某某,你怎么喜欢这么老气的颜色……”

面对小汪的傲慢,同事小刘采取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有汪去的活动,他就尽量不去;可以不跟汪分到一个小组,就尽量争取。因为是同一批进公司,本来好多事情汪都喜欢叫上小刘,慢慢汪也感觉到了小刘在疏远他,他还以为安嫉妒他呢。结果,两人的距离就越来越远。这样,自然也就减少许多可能发生的麻烦。

②淡话尽量言简意赅

与傲慢之人交谈时,我们应该尽量用短句子来清楚地说明来意和要求。给对方一个干脆利落的形象,也使他难以施展傲气,想摆架子也摆不上来。我们说话时应该简洁有力,最好少跟他罗嗦,所谓“多说无益”。当然,对于傲慢这人,他们有他们的立场和苦衷,因此我们只要理解他的光景,而不必理会他的傲慢,尽量简单扼要地交涉就对了。

③抓住适宜机会劝说

人若是产生傲慢自大的情绪,那么他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就不能再正确地看待自己,并且最容易走进自己的怪圈。因为被自己头上的那层光环迷住了双眼,有些眼光缭乱,有些飘飘然,头重脚轻,摇摇晃晃,如同醉汉。伴随着岁月无声的流逝,自以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有一天突然醒来一看,才知道自己还停留在当初的出发点上,这是很可怜的。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对傲慢自大者加以劝说,以救其脱离这样的光景。

当然,我们也要谨醒自己:不要陷入傲慢自大的光景中。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还是其他古代先哲,无不在教导我们,做人要踏实、厚道、谦虚,不可傲慢自大!只有踏实谦虚地做人做事,才会更加丰富自己,更加充实自己,收获自然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