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詹姆士就带着叮叮、当当又踏上寻访两栖动物蛙的路途。
一路上当当蹦蹦跳跳唱起了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突然一只颞部黑色的蛙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当当叫道:“快看,黑耳朵蛙!”
在蛙的世界里,有一种耳朵为黑色并由此而得名的黑耳蛙。其实,蛙是没有耳朵的,在其颞部,只有圆形的鼓膜(有些蛙变得不明显、甚至没有)。所谓的黑耳其实就是指蛙的颞部为醒目的黑色或者黑褐色。
但是,黑耳不是黑耳蛙的专利,其他一些蛙也有这样的特点。其中,John氏蛙更应该名列榜首,因为其“耳朵”真是够黑的。此外,我们大家熟知的“蛤士蟆”中国林蛙的家族成员也以黑褐色的颞部而著称。不过这些蛙和黑耳蛙可不是同一个家族,黑耳蛙只是因颞部黑色而得名,在其他方面,与John氏蛙和林蛙们相去甚远。
黑斑蛙俗称“青蛙”、“田鸡”。在中国,从华北北缘到华南北缘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最常见、数量很多。日本、朝鲜也有分布。雄蛙鸣叫时,颈两侧的外声囊膨胀成球状。黑斑蛙体长7~8厘米;背面色黄绿、深绿、灰绿或略带灰棕,散有黑斑、背侧各有1条金黄色或浅棕色褶,褶间有4~6条长短不等、若断若续的肤棱;吻端至肛部常有1条浅色的脊线纹;趾间全蹼;眼大而凸出,眼间距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大而明显。
黑斑蛙成蛙常栖息于稻田、池塘、湖泽、河滨、水沟内或水域附近的草丛中。一般11月开始冬眠,冬眠时,它们钻入深约10~17厘米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的田地,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黑斑蛙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雄蛙一般在降雨前后和黄昏时开始鸣叫,引诱雌蛙抱对产卵。卵多产于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静水域中,偶尔也在缓流水中产卵。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毫米。蝌蚪体笨重,尾肌弱,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约经两个多月完成变态。黑斑蛙吞食大量昆虫,一昼夜捕虫可达70余只,是消灭田间害虫的有益动物。成体和卵多被用为教学和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