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
15422800000120

第120章 不要出言不逊

否则会四处树敌

伊索还在做奴仆的时候,一天,主人要宴请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吩咐伊索做最好的菜招待贵宾。伊索收集来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舌头,准备了一席舌头宴。

开席时,主人宾客都大惑不解,伊索说:“舌头能言善辩,对尊贵的哲学家说,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菜肴吗!”客人们都笑着点头称是。

这时候,主人或许是刁难伊索,又吩咐他:“我明天要再办一次宴会,菜要最坏的,你准备什么菜呢?”伊索幽默地说:“还是舌头宴,假如一个人用心险恶、语言龌龊,那么就会祸从口出,难道不是最坏的东西吗?”

如此回答,语惊四座,哲学家们开始对伊索刮目相看。

语言的力量是千万不能小瞧的,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大到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地步。

当年,鲁定公见到孔子,就问他“一言丧邦”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当然是真的啊,如果一个国君昏庸无能又刚愎自用,胡乱发号施令,下面的人不敢违抗,那么久而久之,国家不就接近灭亡了吗?”

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在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也许因为“说话”太容易了,所以,很多人口无遮拦、口若悬河,或者夸夸其谈,或者信口雌黄,或者挑拨离间……很少在说话之前考虑过,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怎么说想说的话,所以,说话的结果往往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个很聪明的人物,他才华横溢,智识过人。当时是在曹操的手下当官,被“委以军政钱粮之重”。但最终因为不会说话而惹来了杀身之祸。

最初,曹操在点心上写“一盒酥”,杨修看见了就自作聪明,迫不及待大声嚷嚷,让众人将点心分着吃了。后来,曹丕与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时,本来就没他杨修啥事,但他却去瞎掺和,帮曹植在曹操面前煽风点火。结果惹得曹操极其不爽。再后来,杨修随曹操出兵,因为久攻不下,曹操很苦恼。在吃晚饭的时候,对着吃剩的鸡骨头连声说“鸡肋”,有退兵之意。正巧这事被杨修知道了,他就四处吆喝,让士兵们趁早卷铺盖准备撤退。如此自以为是,不仅透露了军事机密,而且还动摇了军心,所以让曹操很生气,大骂道:老匹夫,竟敢欺负到我的头上来了。因此最终杀掉了杨修。

古人说,“诚于中而形于外”,意思是对他人的真诚尊重要从谦恭的言辞上表现出来,言语是一个人内在德行的外化表现。一个人能够从诚挚的内心中,自然流露出以礼待人的言语,就能够使得家庭和睦,增进同事关系,减免人际关系冲突。

反之,“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一个人如果口无遮拦,出言不逊,那就容易造成关系不和,就会四处树敌,因此,好好说话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