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
15422800000018

第18章 祸从口出

息谤得于无言

小张受到一位同事的辱骂,心中非常愤慨。在回家的路上,装着满肚子的火气,想着如何回报这位辱骂者。无意之间走进路边的玩具店,看见两个小学生指着一个存钱用的瓷人评头论足。遗憾的是他们对瓷人的夸张造型并不理解,可是瓷人坐在货架上对那些无知的指责无动于衷。小张望着这个瓷人,只觉得自己滑稽可笑,受点委屈连一个存钱用的瓷人都不如,还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这么一想,满肚子火气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对于外界的打击辱骂,也许我们还达不到所谓“爱敌人”的修养程度,但至少也应该爱惜自己,不要让他人来影响你的情绪和健康。

三四十年代,一直敏于行、讷于言的巴金先生,也曾受过无聊小报、社会小人的谣言攻击。巴金先生有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唯一的态度,就是不理!”因为受害者若起而反击,“小人”反倒高兴了,以为他们编造的谣言发生了作用。

精通哲学、文学和历史学的胡适先生在《胡适来往书信选》致杨杏佛的信中写道:“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

巴金、胡适面对他人的辱骂所表现出的平静、幽默、宽容,不失为排除心理困扰的妙药良方。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要遇上难堪的误解,遭到他人不公正的批评甚至辱骂。不论是卑鄙的,恶毒的,残酷的,你千万不要让对方一句不公正的批评或难听的辱骂,而变得像对方一样失去理智。

获胜的唯一战术,就是保持沉默,不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就连多余的解释也没有必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争吵辱骂,既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快乐,也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胜利,只会带来更大的烦恼,更大的怨恨,更大的伤害。

退一步讲,在对骂中没有占上风的一方,当众出丑,带来的只是对自己鲁莽行为的悔恨。占了上风的一方,虽然把对方骂得体无完肤,又能怎么样?只能加深对立情绪,加深对方的怨恨,在旁观者的眼里也不过是一只好斗的公鸡罢了。

有人受了委屈,或受到他人的误解,总想当时解释清楚,通过解释去化解矛盾,洗刷自己的清白。其实这时最好不要去解释,最佳的办法还是保持沉默。因为这时的解释是杯水车薪,是不起任何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