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
15422800000039

第39章 拥有一技之长

是最好的生存方法

拥有“一技之长”是就业谋生的手段,所谓“纵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一招吃遍天”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在竞争激烈、知识普及的今天,要想稳抱“铁饭碗”,就必须巩固、加强自己的专长,使自己成为某一行业、某一专业、特定环境下无可取代的“专家”。

张枫霞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王木匠是她的外公。

一提起疙瘩村的王木匠,没有谁不竖大拇指的,他的手艺远近闻名。

王木匠的手艺是祖传的。谁家里有儿女到谈婚论嫁年龄的,就早早买好木料排在他的院里,怕到时候轮不上给新人做家具;村里聪明伶俐的男孩,都设法接近他,希望能跟着他学个一技之长,其实这是枉然。王木匠有四个儿子,他早就想从他的四个儿子中选一个接班人,使他的祖传手艺继续传下去。

王木匠的四个儿子中,数老四最聪明,也数老四文化最高——他是县中毕业的。但是,老四就是不愿做木匠,他说一听到锯子与木头的摩擦声,浑身就起鸡皮疙瘩,让他做木匠,还不如杀掉他。那年暑假,老四和王木匠大吵一架之后,背着行李卷去了深圳,气得王木匠三天没吃好饭。

老四一走就是三年,三年里只写过三封家信。第一封信是第一年春节写的,他说深圳到处都是机会,只要运气好,干一年顶做木匠十年。王木匠一句话没说,把饭碗一搁,带着孙子买炮去了;第二封信是第二年春节写来的,他说那边机会虽多,但没有一个是留给乡下人的,他依然替人打工,比做木匠辛苦多了。王木匠还是一句话没说,就着老婆炒的小菜和另外三个儿子喝得一塌糊涂。第三封信当然是第三个春节写来的,王木匠看完信后只说了一句话:“打电话叫老四回来。”十天后,老四真的回来了,他是瘸着一条腿回来的。

老四回来后,王木匠既不问他外边的事,也不支使他干活,老四就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再懒的人也搁不住没事干,何况老四本就不懒。一段日子之后,他就主动往王木匠跟前凑,进而四下找零活做。王木匠说:“你在这儿碍手碍脚,倒不如去把院子里那堆废料卖掉。”老四高高兴兴地装了一拖拉机,拉到集市上卖了100元钱。几天之后,王木匠又让他去把做好的几件柜子卖掉,这次老四卖了1000元钱。

又过了几天,王木匠又让他去卖一组屏风,这次老四卖了10000元。老四给王木匠钱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王木匠说:“同样是一堆木头,当劈柴,它值100元,做成柜子,它值1000元,再做成屏风,它就值10000元。最值钱的是什么?是手艺。”

王木匠说这些话时,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甚至连眼皮也没抬。而老四却一下子明白了,并开始踏踏实实地跟王木匠学起了木匠手艺。

后来,人们都知道疙瘩村有个瘸子木匠,木匠的手艺是祖传的,远近闻名。

生活中有很多创造财富的方式,但不是每一种方式都适合自己,也不是每一种方式都能让自己创造出很多的财富。但可以肯定的是,拥有一技之长,是最好的生存方式,凭借自己的手艺,就一定能够成就自己。

吉田是一个从日本去美国的穷移民,他初到异邦,口袋里只有500元钱,不会英文,只有靠当男仆谋生。屋漏偏逢连天雨,他的女儿生了重病,没有钱支付医疗费用,他真是伤透脑筋,后悔不该到美国来做一场发财梦。幸亏有一些好朋友慷慨解囊,帮他闯过了难关。

那时已临近圣诞节,吉田穷得没钱买礼品送给朋友,但他有一个特长——调制酱汁,于是,他亲手调制了红烧酱汁,用瓶装了送给别人。

谁知,他的酱汁大受欢迎,不少人请求他再给一些,还有人建议他不妨出售酱汁,肯定会生意兴隆。这样,他开始了经营酱汁的业务。这项生意一发便不可收拾,他的酱汁不仅风靡全美,而且卖到全球许多国家。“酱汁老板”商业王国逐步扩大,十多年时间,他已有5000万美元的资产,经营的品种也扩大为美食和滑雪板等。

吉田认识了自己最具有竞争力的特长,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靠一技之长走上发达之路。

人生在世,如果有一技在身,就有了安身吃饭的本钱。如果技艺精湛,就会更有作为。能多掌握几手更好。虽说是多技者多劳,但多劳多得,也不是什么坏事。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吹拉弹唱都会,就会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得更出色。怕就怕“样样精通,样样稀松”十八般武艺没一样精通。

人的地位有高贵也有低微,但这仅仅是社会赋予他的角色定位。无论他的地位多么高贵,或多卑微,当他失去社会赋予他的角色后,能拯救自己的只能是他的一技之长,否则他就像飘在空中的一根羽毛,随风而飘,没有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