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自画像
15423000000021

第21章 爱美之心

中国女人,也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一样。我们常说女人诱惑我们,却从愿承认女人统治我们。不管在地球的哪个地方,人们都认为女人生活中“最大的诱惑”。

女人们都清楚这一点。这个世界的所有姐妹们,不用相互传授,都知道竭尽全力地让自己更美、更漂亮,或者简而言之,更可爱。所以,只有这种专属于女性的讨人喜欢的本能是女人们最需要的。

虽然,我们的夫人们不知道增肥减肥的方法,不得懂染发的艺术,也不懂怎么利用各种驻颜术,但是,她们也知道打扮和化妆,她们深知怎么在唇上涂红色,在眉上涂墨色,在脸上涂白色。

各种族和民族的独特审美风格,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打扮的方式的不同。在欧洲,人们喜欢大眼睛和希腊式鼻子。中国则喜欢小眼睛和细长的鼻子。与之相应,我们更喜欢洁白的牙齿和精致细腻的手腕。在我们那里,双眉要细长,如远山般秀丽;眼睛要清澈如秋水;双唇得粉红似朝霞。两颊的小窝很被看重,我们称之为“酒窝”。相应的,脸颊的红润被称之为“醉色”。

下面,从自然过度到艺术。

以前,女人的发型很高,人们在一个铁丝制成的模子上做起发髻。后来发髻慢慢变小,如今甚至缩小成一个很简单的形式。我们国家妇女们把头梳得像希腊人,不同的是头发保持光滑。在我们那里,从来没流行过卷曲的头发,因为,中国人的头发也不是自然弯曲的。

一根用金或银雕成双抹刀型、中间弯曲得很大的发夹插在发髻中央,以便保持发型。发髻周围插着一些小花。有时在春天,发型的前部被一顶芬芳的小花冠盖住。这种纯朴的装饰其实是很讲究的,很多妇女会到园丁那里预订每天早晨的鲜花。有位诗人写道: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温庭筠《菩萨蛮》)

假如没有花,就用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蝴蝶装饰在靠太阳穴部位的头发上。出席盛大仪式时,妇女头戴宝石雕成的花,取代天然花朵。

漂亮女人的前额都非常自然。只有小姑娘前额上的头发剪过,一般地,脑后的头发呈波浪式自然下垂,或者做成两个蛋壳式的发卷,一边各一个。雕刻中见到的那种牛头式的大发型,称作“惊鹄髻”,只有广东才有。

妇女不戴宽沿帽子,出席仪式时,只戴一顶盔状的头冠。在不是很庄重的场合,便用一条绣花的包头带,两头垂在耳边,用一根带子在脑后扎好。头带中央是一颗璀璨的大宝石或缀上一颗大珍珠,一两串珍珠坠在头带周围。

妇女的外衣比男人的短,款式几乎一样,一直垂到膝部。出席仪式时,下着一条拖到脚的裙子。在家里便穿一条裤子,北方人用带子扎紧脚踝处裤口,而南方人的裤脚则散着。上衣的大袖口是绣花缎子翻边儿的。

官服:妇女们在重大场合的着装是按丈夫的品级而来的,由一条绣龙红缎裙子,外套背心式的绣花上衣构成。若丈夫品级非常高,夫人还戴一条珍珠项链。

不管妇女的地位怎么样,她们都必须自己做鞋,中国没有女鞋店。

外衣上没有任何首饰,至多有几粒金扣子或宝石扣子。手臂上要戴手镯,其质量和数目由人的地位和财富的状况定。有的年轻姑娘还戴木手镯,还有的戴长命锁的。女人们差不多都有留长指甲的习惯,这使人们发明了一种金指套,它像一个顶针,上端开口套着手指,往下延伸成金指甲,目的是为了能盖在真指甲的上面。

我要加一句,在中国差不多所有地方的流行样式都是由朝臣大官们创造出来的,但各地会有很大不同。只有那些幸运地遍游各处的夫人们,才能在自己的妆扮里融合各种样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对妇女的服饰简单地一瞥,就能知道她是哪里人。

我们有一位很有名的监察御史,他批评人通常都很严厉,所依人人敬畏,从来没人敢指责他的过错。可是有一天,有人突然去他家拜访,竟然发现他在为夫人画眉。可想而知,他的政敌知道这件事后多么高兴,他们乘机禀报皇上说,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其实是一个轻薄之徒。于是,皇上将这位御史召到殿上,问他相关的情况是不是真的。他毫无隐晦的承认道:“是的,既然夫妻之间一切都是容许的,又有何轻薄可言呢?”皇帝觉得他回答得很得体,便将此事搁置了起来。

现在,这则故事作为夫妻温存的象征而被到处流传,但我认为更应从中看到,这是女性风情的胜利,她们知道怎么样征服哪怕是最严肃的男人,并以其夺魂摄魄和不可抗拒的妩媚,奴役众人。

扇子

我们有两种扇子:折扇和团扇。我们在春季和秋季用第一种,而在炎热的夏季用第二种。不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虽然团扇扇出的风要比折扇小得多,但它的优点是能充当我们那里所没有的遮阳伞。夏日炎炎,人们顶着太阳出门时需要一些东西来遮蔽,而团扇则恰好能起到这种作用。这样,夏天用团扇,就能起到遮阳、扇风两个作用。

一般来说,扇子的一面画着画,另一面则写着字。平民百姓买的扇子是事先写好画好的,而那些有身份的人一般只买空白扇子,然后请名人亲自为他题字作画。有的人收藏扇子高达几百把,这样扇子就成为了我们书法、题辞或绘画的纪念册。

人们送扇子给朋友当礼物,老师在夏天也常将扇子作为奖品发给弟子,以示鼓励。

折扇扇骨的数目各不相同。一般地,妇女们拿的扇子有三十档扇骨。竹子做的扇子是最普通的,象牙的是最好的,此外还有萎叶的和檀香木的。人们将扇子放进绣花缎子套里,用玉环拴在腰带上。

团扇一般是用绸子做成的,下配一个象牙或竹子的柄。有时扇柄整个藏在两层布中间,有时扇布只有一层,在一侧就能看到扇柄。夫人们玩乐时拿扇子扑蝴蝶,夏夜则用扇子扑萤火虫。这时,她们通常将一个香囊系在扇柄的一端上,香囊会随着扇子摇动而散发香味。

著名诗人的画像一直是扇面的共同题材。例如十三世纪深受民众喜爱的诗人陆放翁,被称为“千家佛”,他的画像随处可见,他那些轻快而优美的诗更是家喻户晓。

人们喜欢拿扇子比喻自己的朋友,因为朋友间的友善会让人感觉像夏天扇子带来的凉风一样清爽。也有被丈夫抛弃的妻子以扇自况,她们把自己比喻为到了秋天后被弃置的扇子。汉代班婕妤被弃后,就送了一把扇子给汉成帝,并在上面写下了几句诗: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

还有一位在因病憔悴的妻子送给丈夫一把扇子,上面写着下面几句诗: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晋·桃叶《答王团扇歌》)

除了上面两种扇子外,还有一种羽扇,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汉末。当时有个丞相叫诸葛亮,他就是拿着这种羽扇来指挥一切军事行动,对于他来说,扇子就像是一根元帅的指挥棒。直到现在,戏台上的诸葛亮仍是手摇羽扇的将军,他用这把扇子谱写战争的交响乐。当然也有人说,最早的一把羽扇是由暹罗王作为贡品进献给中国的。

中国人还有把蒲叶剪制成扇子的。由于这种叶子干后不着色也不吸墨,人们便在它上面刻画或是用火烙字。方法是,点燃一根极细的香,然后用香火在叶上来回移动,或画或写。这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大多是由妇女来做。这种叶子和香产于台湾岛。

广州人还会做另一种扇子:取来一根竹子,留下下半部做柄,将上部削成极细的竹丝,将它们像弦琴那样分开,然后贴上绸子,用一块弯曲的木块将“弦琴”的下部加固,方法是将木块塞入一个小孔,这个孔在竹子分开的地方稍下的位置上,几根线横向地穿着扇子,然后拽紧,这样扇子的上部就十分柔软了。这是一种比其他扇子的功能都强的扇风工具,它的轮廓也很优美。

扇子后来所有的变化都来自于奇思妙想。在上古时期,中国大约只有团扇。折扇是在五个世纪左右出现的,朝鲜大使将它赠送给明朝的永乐皇帝,皇上认为扇子漂亮又方便,又不占地方,于是就命人仿照这个模型制作了一大批,派送给了各位官员。

关于中国扇子的主要样式,在上面已经差不多全讲到了。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小题大作。但是按照古罗马人的说法,“话语是能飞走的”,我希望有关风和扇子的话语,能很好地被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