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处世学会生活
15423500000013

第13章 改变的顺序

一个老人的遗言这样写着:

当我年幼时,充满无限的幻想,我梦想着要改变世界。

当我长大一点,我发现世界不会改变,我决定放短我的目光,去改变我的国家。

但是,国家好像也不可以改变。

到了暮年,我决定做最后的尝试,我只要改变我的家人,那些与我最亲近的人。

然而,他们也不曾改变。现在,我的生命快要结束,我突然醒悟到如果首先我改变了自己,然后通过以身作则,我可能改变了我的家庭;

而受到他们的鼓励,我可以使得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一些;

说不定,我还改变了整个世界。

为己之学

《论语》里有个关于三年之丧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弟子问孔子,说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能不能减为一年?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他一句:如果你不服丧三年,服丧一年,就让你吃好的,穿好的,让你欣赏乐舞,你能心安吗?如果你能够心安理得,你就那样做好了。

这位弟子出去后,孔子就批评他“不仁”,没有道德。他对在座的其他弟子说,所以要规定服丧三年,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真正有道德的人,父母去世以后,你让他不服丧,让他吃肉,让他吃好的,穿好的,让他去欣赏乐舞,他都没有这个心思,他会于心不安。

这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孔子强调要求心安,这就是为己;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

在现代社会中,有个见义勇为的人,老有人问,他是怎么想的,他图什么,他的答案很简单:只要是人都应该这样做,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心安,不这样做会后悔一辈子。

中国人常说,为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这里,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事当前,一种思考方法是首先问“值得不值得”,一种思考方法是问“心安不心安”;前一种想法是功利的;后一种想法是道德的。讲道德就是要讲这个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不为别的,只为求心安。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孔子说的“为己之学”,就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境界提升,而学习和思考,这才是学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