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60岁登上健康之路(修订本)
15423700000010

第10章 治病不如防病(1)

令人畏惧的杀手一一肺炎

老人死亡的第一病因

历史上许多名人耄耋之年,死于普普通通的肺炎。

2001年10月15曰,张学良将军在夏威夷去世,享年101岁。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注意到,张学良的直接死因是老年性肺炎。而张学良将军的夫人,曾与他风雨同舟、共谱传奇人生的赵一荻也是因为肺炎并发症撒手人寰。

医学发展到今天,肺炎不再是让人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在适当抗生素和对症治疗下,一般十天至两周即可康复。但肺炎为什么会频频光顾老年人,成为老年人畏惧的“杀手”呢?

据统计,肺炎已成为80岁以上老人死亡的第一病因。由于老年人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患呼吸道感染继发肺炎。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心肾功能衰退速度明显加快,不及中年人的一半,甚至1/3.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风吹草动,感染了肺炎,便可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所以,老年性肺炎死亡率极高。

心与肺,解剖上是毗邻,功能上互相依存,密切相关。唇亡齿寒,肺部病变时,首当其冲受打击的就是心脏。一旦肺部有炎症,气体交换面积缩小,功能减退,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潴留,同时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增高,这两者都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历史上许多名人耄耋之年,死于普普通通的肺炎,都与此有一定关系。

防寒保暖,护肺养生

冬季是老年性肺炎发病率最高的季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人全身反应能力差,肺炎常无典型症状,发病比较隐蔽,一般没有发热、咳嗽、胸痛、畏寒等主要症状,诊断相对困难。因此,及早发现老年性肺炎显得非常重要。

老年性肺炎预防是关键。冬季是老年性肺炎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所以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如患了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千万别发展成肺炎。患慢性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要积极治疗,还可以定期注射肺炎疫苗。

另外,老年人应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日多吃一些营养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不吸烟,不酗酒,尽量少去人声嘈杂、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

有一个护肺养生的小窍门,简单有效,老年朋友们不妨一试:晚上睡觉前,用热水充分泡泡手和脚,使之温热充血,10分钟左右,这样能通过神经反射使上呼吸道、鼻咽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局部抵抗力增强。

健康第一杀手一一高血压

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6亿人,在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中,由高血压所引发的并发症的比例非常高。在国外,高血压被称为“No.1 Killer'’,即“第一杀手”,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又有大量的新理论、新药物问世,取得了许多卓越的进步。但遗憾的是,每年又有大量的健康人加入高血压的队伍。总的来说是,病人越来越多,大家仍需努力。

i,k清五大致病因素

没有着急,没有烦恼,就没有高血压。

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表明,下列五项因素与高血压有关。

遗传因素。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高血压患者集中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但主要是有遗传因素存在。前苏联有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血压,子女45%得高血压;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子女28%得高血压;父母双方血压都正常,子女3.5%得高血压。其他研究的数据有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一样的,就是说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高血压是部分遗传的,并非是100%遗传,是多基因遗传的,不像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一些遗传病是单基因的,100%遗传。父母是高血压,子女只是患高血压的概率高一些,并不绝对会患。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以预防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

体重因素。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北京及全国16省市心血管病患者人群10年动态监测研究结果也清楚显示:在各项危险因素中,肥胖是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应列为预防保健的重中之重。

美国的研究表明:对肥胖者进行随访,60%迟早要发展成高血压。英国的冠心病研究也表明:超重10%者,冠心病发病率增高40%;超重20%者,冠心病发病率增高86%。

营养因素。过多的食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过低,均可使血压偏高。

吸烟。现已证明吸烟是高血压、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精神因素和心理因素。美国心脏病学会奠基人、美国心脏病专家怀特先生曾引用英国谚语说: “No hurry,no worry,no hypertension.”意思是:没有着急,没有烦恼,就没有高血压。充分强调了神经系统、精神压力在四大因素中的重要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多因素影响,不过,心理确实很重要。调查发现,从事紧张程度高的职业,如司机、会计、统计员,其高血压患病率都比较高。说明高血压病在从事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的工作,同时又缺少体力活动者中容易发生。

高血压是只真老虎,也是纸老虎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健康。

高血压是只真老虎,也是纸老虎,比其他心血管病都容易制服。据美国报告,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的有效方法是:盐要少吃,体重要控制,运动要增加,烟酒要戒掉,心理要平衡。如果这样的话,我国高血压患者可以减少一大半。其实预防很简单,而且可减少很多人得病,减少很多意外,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科技治疗远远不如预防好。

这里有一个古代的例子,很值得深思:一个威尼斯富翁叫科尔纳多,他大吃大喝,荒淫无度,食睡无定时,35岁就已气息奄奄。许多医生认为他离死不远了,但有一位医生却持不同意见,他给科尔纳多开了一张健康生活制度表。科尔纳多严格遵守,结果又活了半个多世纪,而且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口何活到百岁》。

高血压病人更应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建立一种适合自己身体的生活制度。高血压病人在生活起居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时作息。合理安排生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使大脑的疲劳状态及时解除,从而使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心跳减慢,周围血管舒张,血压就会相应降低。只要按时起床、进食、活动及就寝,按照自然“生物钟”的节律作息和活动,就能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适应自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体应适应这些变化。在衣着方面,应根据不同季节,及时增减衣服;住房要阳光充足,防潮防湿,空气流通,周围有条件的宜种些花草树木。

注意清洁卫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有句古话: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又说要勤于沐浴。这就是教育人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戒除不良习惯。高血压病人应戒烟,要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因素,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要控制高胆固醇饮食。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健康。

节制性欲。和谐的性生活能使人感到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放纵的性生活易造成身体乏力,精神萎靡不振,久而久之还可能引起早衰。性生活次数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特点而定,中年以后可以数周一次,甚至数月一次。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得高血压的机会较多,所以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劳动可增强体质,使肌肉和周围的血管舒张,并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防止血压升高。

要培养乐观主义精神,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并经常参加集体的文娱活动和必要的、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

已经得了高血压的人,只要治得早,使血压维持在较正常水平,那么由于血压过高而引起的小动脉硬化以及心脏、肾脏和脑血管的损伤就可避免,其发展的结果是良好的,病人仍可健康地生活和工作。如果发现较晚,治疗较迟,也不要过于忧虑,用了降压药物并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使血压下降到一定水平,也能减轻对上述器官的损伤,阻止和延缓病情的发展。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有病没按科学的方法治,结果花了90万还没有保住性命。

打败高血压这只纸老虎的最有效的武器是“早”一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发现的高血压,只需每日一片药,服几个月,有些人还可以逐步减量或停药;若等五六年后再治,则常需要合并用几种药,而且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若等十余年再治,则常有合并症出现,难以康复,甚至致残、致死。

控制高血压很简单。一天一片药,减少脑溢血。真正的脑溢血要开颅、打洞、抽血,就是活了也是半身不遂。有个同志患高血压12年,他的血压很奇怪,200毫米汞柱时不难受,可一吃降压药反倒很难受了。他老不吃药,咨询了两个医生,一个医生说:你必须吃药。另一个医生说:你既然吃药难受,就别吃药吧!他不吃了。12年下来,肾动脉硬化、尿毒症,这可不得了,必须要做肾透析,一个礼拜换3次血,一年9万元钱。结果透析10年,用了90万元钱。他爱人为他请了10年的假,而他整天坐在轮椅上,十分痛苦,浮肿贫血,最后也去世了。其实一天一片降压药,不到1元钱就管用。有病没按科学的方法治,结果花了90万还没有保住性命。

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食物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等脂肪过多的食物,每天坚持走路运动,的确能够保健,预防高血压,辅助治疗高血压,但是不能完全依靠饮食来治疗高血压。

现在医学上要求的是“循证医学”,就是说要拿出充分、客观、可靠的科学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说,在临床上,西药的降压疗效非常明确、可靠,经过了很多充分的研究,而且服用后的的确确能大幅度地减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作。中药并非无效,但是还需要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拿出更多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疗效。现在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的病人,大都是用西药来控制,如果是轻型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之后,可以适当减少用药量。西药控制的效果也非常好。比如“北京降压O号”,非常好用,轻型的高血压病人,一天服用半片甚至两天服用半片即可,价格才几毛钱,一个月的费用才几块钱,不到10块钱。而且服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很简单,很可靠,也很便宜。如果是中药汤剂,也可以降压,但是每天熬药,非常不方便。

从中药和西药的副作用上,说“中药副作用小”是没有根据的。实际上,药物的副作用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别说是药,水喝多了水中毒,饭吃多了还撑死人,氧气多了中毒也会致人死亡。水、氧气、饭都有“毒”,怎么能说药没有“毒”呢?因此,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一方面取决于量的大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砒霜,量很小的时候是保健药,很多强身健体的药中都有砒霜;多一点,可以治白血病;再多了,就会死人。又如西药洋地黄,治疗心肌衰竭,少了无效,用得正好可以救人,再多了会害人。另一方面,各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同样剂量的药,对张三会导致中毒,对李四正好,对王二剂量还不够。因此,中药西药都是药,副作用的大小都是因人而异、因量而异,病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适合的量,毒副作用就是最小的。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而刻意选择中药控制高血压、拒绝服用西药,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中药和西药实际上也没有严格的区分,比如治疗癫痫的西药阿托品,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同样也有很多中药采取西药的成分,因此,简单地划分中药西药也是不科学的。

另外,通过食物降血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道理的。第一,食疗并不能降血压。有人说煮玉米须的汁能够降血压、芹菜叶子汁能够降血压,但是、要每天大量地喝,本身就很不方便,而且,要证明这些食物能降血压,应通过临床病例的科学研究,才能够证实它们是不是确实有降压作用。在生活中,某人因为试过这种方法后降了血压,也不能完全说明是这些食疗的作用,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会影响人的生理。第二,说苦的东西就能降血压,更是没有道理。《太平食疗方》中说“莲子羹”能降血压,但是也缺乏临床的观察,尤其是对于高血压病人及对照组服用后是否有效做参照对比,得出科学的证据,因此,这些食疗方的疗效是不能肯定的。食物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等脂肪过多的食物,每天坚持走路运动,的确能够保健,预防高血压,辅助治疗高血压,但是不能完全依靠饮食来治疗高血压。就像有人得了肺结核,每天喝鸡汤对于辅助治疗肯定是有效的,但是要单靠喝鸡汤来治疗肺结核是不行的。我在临床上经常对病人说,就比如打淮海战役,我们派游击队行不行?不行!打淮海战役,就要靠刘邓大军,当然有些民兵游击队帮着更好,但是要靠小分队的游击队,那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主力部队,再加上一些游击队、同盟军,那当然更好。

患者六人行为误IX

有些病人喜欢根据广告、根据周围的高血压病人的服药来决定自己吃什么药,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正确治疗高血压病,除了使用降压药以外,饮食疗法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里食盐的摄人多,这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第二,高血压患者营养过剩会出现心肌梗死,营养不足易出现脑卒中。营养均衡比较唯做到。但高血压病人应在均衡养上花时间、花功夫。下面我们列举一些患者的行为误区。

(一)要想身体好,顿顿要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