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60岁登上健康之路(修订本)
15423700000007

第7章 健康尽在细节中(2)

第四种人不赢不行。只要他一赢,马上就说不打了。一输就眼红心急,谁也不能走,咸鱼不翻身就绝不罢休。

第五种人是聪明人。自己的技术不错,常常能够难得糊涂,装傻放水让父母亲赢,哄他们开心。这种人心里很明白,知道打麻将就是大家坐在一起乐一乐。

适度地打点麻将,可以活动大脑,沟通情感,不过要注意劳逸结合,遵守一些健康准则。

首先,别长时间呆在麻将桌上,防止过度劳累。最好每玩上一两圈,就有意识地站起来活动,喝喝水,上上厕所,转移一下注意力。注意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结合,还可以穿插着安排户外活动。

其次,要保持平和心态。玩就是玩,玩为了放松心情,增强亲友之间的感情沟通,而不是争一时输赢。因此,玩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认真较劲,避免激动和过度兴奋,更不要生气、争吵、恼怒。

最后,别忘记原有疾病的治疗。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即使症状不明显,也不能掉以轻心,节日期间不可间断治疗。

缺什么,别缺觉

美国每年有10万余次交通事故与司机睡眠不足有关.其危害不亚于酒后开车。

剥夺睡眠就是剥夺健康,增加体重就是增加危险。过节时,人们吃喝,烟酒,聚会,搓麻,追求刺激,放纵欲望,通宵达旦,乐此不疲,首先侵占的是生命的基础一一睡眠。人只有在睡眠时,机体的细胞才能进行结构修复和能量储存,以恢复正常功能。失去了睡眠,就是失去了健康,细胞就亚健康,人体就亚健康。没有一个睡眠不足的人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儿童缺乏睡眠会使夜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睡眠还与人的糖尿病、心脏病高发有关。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进行一项动物实验:用电刺激使年幼猕猴夜间难以入睡,它会产生烦躁,脱毛,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等症状,这只小猴子在4岁时就猝死,尸检证明为急性心肌梗死。今年3月29日英国《泰晤士报》有文章说: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儿童学业,睡眠充足的学童中约有4/5的学业成绩为A和B,而睡眠较少的学生获得较低分数的可能性较大。国家卫生研究院全国睡眠失调研究中心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应睡9个小时。学龄前儿童需睡10~12小时,成人应睡8小时。在英国几乎2乃的儿童睡眠不足,这使他们变得多动和烦躁,而且常在课堂上打盹。

成人缺觉危害更大,整夜娱乐,乐极生悲,实际上就是透支健康,提前死亡。去年,一位24岁的韩国男子连续上网80小时,突然死于肺栓塞。缺觉可以造成人体数十种症状和痛苦,诱发许多严重疾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估计,美国每年有10万余次交通事故与司机睡眠不足有关,其危害不亚于酒后开车。

多什么。别多吃

睡眠越少,身体越胖;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从公共卫生学的观点看,缺觉的另一大危害是使人多食,多食使人体重增加,形成苹果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可进一步使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美国一个大学教授发现,健康的年轻男子在连续两天熬夜后(每晚睡4小时),他们血中的瘦素水平下降18%,而胃饥饿素水平上升28%,结果是食欲大增,进食增多。睡眠越少,身体越胖;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因此,过节一定别过累,别过食,身体放松但行为别放纵,不要让醉酒、冠心病、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破坏了节日的祥和。古人有言: “起居有时,饮食有节,作息有序,适者有寿。”

人席少饮酒

过量喝酒,一伤身体,二损形象,三伤感情,有百害而无一利。

酒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那些男人,平时有泪不轻弹,有话不爱说,几杯酒下肚,几分钟前还是陌生人,转眼就能称兄道弟,吆五喝六了。过节时,亲朋相聚,推杯换盏, “酒逢知己干杯少”,平时的谦谦君子章 “猴子”阶段。举止失态,行为粗鲁, “酒杯一千,政策放宽”,甚至到“蠢猪”阶段,语无伦次,东歪西倒,呕吐昏睡,把欢乐的节日气氛破坏殆尽,实在是得不偿失。

但少量喝酒对身体确实有益,而且在节日,在传统文化中,酒又是友情和亲情的媒介。实在没办法不喝酒时,可以适当喝一点红酒或啤酒。但千万记得?过量,过量喝酒,一伤身体,二损形象,三伤感情,有百害而无一利。

闲来多品茶

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清汤绿叶,栩栩如生。闻香观色,融诗情画意于一杯,给人一种清新淡定,心旷神怡的感觉。

饮茶就完全不同了,茶是真君子, “寒夜客来茶当酒”,饮茶需要有一种幽静的环境和悠闲的气氛。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清汤绿叶,栩栩如生。闻香观色,融诗情画意于一杯,给人一种清新淡定,心旷神怡的感觉。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50~200毫克即起作用,每杯茶约含100毫克),使人精神兴奋,思维活跃,消除疲乏。

茶能使人保持清醒的理智,敏捷的思维和自控能力,使人睿智而更有风度,与酒后大脑皮层抑制,皮层下中枢兴奋性释放而致自控力下降、行为失常、粗鲁无礼有本质区别。因此,当一个人心情抑郁苦闷时,不该“举杯浇愁愁更愁”,而应当通过品茗的“正、清、和、静”的内心自省,亲人友人的促膝谈心和心灵交流来改善和疏解。

警’?“卫生间事件”

寒冷季节里,卫生间发生脑卒中的人也增多。一般家庭中的取暖,重点荏厅房和卧室,卫生间的取暖往往被忽视。所以在卫生间里常常会受到寒冷的刺激,血压急剧上升,导致脑卒中发生。

屏气用力危险大

很多中老年朋友大便时一使劲,心脑血管就硬化,造成生命危险。

人在排便时屏住呼吸用力,血压急剧波动,可能使血压急剧上升。强烈屏气,会使心脑血管事件增加,甚至让人猝死在厕所里。老年人常常大便干噪,这时千万不可过度用力屏气。有位老人,身上正带着动态心电图记录仪,猝死在厕所后医生解读心动图时发现,他人厕所时心律整齐,72次/分。在他第一次屏气时,心率降到42次/分。当时他感到头晕,就放松屏气,马上心率又恢复到了0次/分。当他再度屏气,心率又降至40次/分,很快就变成30次/分的室性自搏,随后就心脏停搏猝死。

老年人猝死厕所并不少见,便秘者一定要小心。大家知道,梅兰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心肌梗死第八天,大便后猝死,死在北京阜外医院。胡-耀邦同志,心肌梗死,也是第八天大便后猝死在医院的洗手间。很多中老年朋友大便时一使劲,心脑血管就硬化,造成生命危险。

憋尿血压猛上升

排尿时产生的意识丧失大都是排尿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所致。这种现象几乎都发生在男性身上,女性几乎没有。

有个动物实验,从尿道向动物的膀胱中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充盈,膀胱壁处于紧张状态,同时监测动物的血压,结果血压迅速上升。这是因为膀胱壁张力增高后,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

排尿时产生的意识丧失大都是排尿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所致。这种现象几乎都发生在男性身上,女性几乎没有。因为女性排尿都是下蹲姿势,而且女性膀胱壁对张力增加的反应不像男性那么敏感。

排尿时血压波动多数发生在夜间。因为人在夜间一般都要把尿憋到最大限度,容易引起膀胱反射。特别到了冬季,天寒地冻,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起来排尿,结果就使卫生间事件增多。

小心应付低血压

排便时不要着急,要集中精力,精神放松,慢慢地进行,老年人应预防便秘.一旦便秘要及时治疗。

一些男性或者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因为药物副作用,排尿时常出现应激性反应低血压,在排尿时或排尿后头晕、意识减弱、意识丧失,甚至摔倒,症状与轻度脑卒中或心跳过缓引起脑供血不足相似。因为排尿性低血压的摔倒多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当事人一般难免会受伤,一些老年人甚至出现骨折、脑外伤出血,因此本人及家属都要注意预防。上厕所时尽量有人陪同,或当事人小便时能够保持清醒。

排便时不要着急,要集中精力,精神放松,慢慢地进行,老年人应该预防便秘,一旦便秘要及时治疗。要尽可能地做到卫生间的保暖或在卧室使用尿壶来回避寒冷的卫生间。

为了减少夜间的尿量,晚餐过后,特别是睡前1小时之内,要减少饮水量。另外,务必保持卧室的温暖。卧室过于寒冷,或卧具不合适,被子小或薄,褥子太薄,都会使人越睡越冷。人受到冷的刺激后,脑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所以睡觉时环境温暖也是预防卫生间事件的一个手段。

另外,可以安装坐式便器,增加扶手,让行动不便的人使用尿壶。

若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排尿性低血压,应立即请大夫更换药物。

大便通畅癌症少

保持每天大便通畅,可减少癌症,减少心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保持每天大便通畅,可减少癌症,减少心血管疾病。美国做了一个研究,发现美国人食物比较精细,两天一次大便,有人三天一次大便。而非洲人呢,粗茶淡饭,一天两次大便,有人一天三次。结果美国人得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的是非洲人的四倍到六倍。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大便在肠道里淤积,毒素增多,癌症就相应增多。因此,通大便非常重要。

那怎么才能通便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吃燕麦。

浴室里的危险因素

沐浴与高血压

如果浴缸小而深(浴缸长度小于1米),水对心脏的压力就大,血压就会上升。浴室温度普遍偏低,而且与居室的温度相差较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日本曾经有过高血压患者死于沐浴的报道,但欧美国家却几乎没有。高血压患者沐浴是不是真有危险呢?其实沐浴本身并没有危险。危险主要来自一些不适当的沐浴方式。譬如浴缸的式样和大小、浴室的温度和水的温度,都会对血压波动产生影响。

如果浴缸小而深(浴缸长度小于1米),水对心脏的压力就大,血压就会上升。浴室的温度与居室的温度相同或接近时,人来回走动就不会觉得寒冷,血压就平稳。中国人绝大多数是使用淋浴沐浴,浴缸的问题较少遇到,但浴室温度普遍偏低,而且与居室的温度相差较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洗澡水温度要适中

洗澡水的温度超过42℃后,人的皮肤受到刺激,血压升高。

洗澡水对皮肤过热或过冷的刺激。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洗澡水的温度多少才合适呢?一般认为42℃以下都是可以的,超过42℃后,易患脑溢血,因为人的皮肤受到刺激,血压升高。专门研究表明,这时候体内凝血功能下降,伴出血现象。当走出浴室遇到寒冷的刺激,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上升,血压波动引发并发症的几率也增多。

浴室的温度冬季和夏季应该有些不同。冬季寒冷,浴室温度要维持在20℃左右,这样进入浴室才不会觉得寒冷。水的温度应该不烫也不冷,在37~38℃就可以,最合适的温度在39~40℃左右。夏季的气温高,浴室的温度多在25~(2以上,如果水的温度过高,可使人出现脱水现象。最合适的水温与体温接近,在36~38℃左右。还要注意浴室的通风,防止疾病的发生。

急性猝死的“定时炸弹”

不要引爆“定时炸弹”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猝死。

猝死病人大多数都是有明确“引爆”因素的,其中以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精神压力、酗酒、饱餐、剧烈运动、寒冷、豪饮冰冷饮料等最为致命。在临床上,将近75%的猝死都有一定的诱因,将近1/3的猝死者在发病前两天内有胸痛、胸闷、心慌、极度疲劳等症状。因此,及早发现,及早就诊,适当休息,可以部分预防猝死的发生。

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猝死的基本病理病变即“定时炸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诱发因素,即“引爆”更为关键。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世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猝死。猝死通常都是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由一些诱因促发而成,是瓜熟蒂落的结果。

如果没有炸弹,当然安全。但在军火库,有很多炸弹,而管理严格,就不会爆炸。然而如果只有一枚炸弹,但不小心着火,立即会引发大爆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冠心病低发人群或青少年中猝死少,也即炸弹少;而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虽然他们动脉硬化斑块很多,但猝死也少,也即炸弹多,爆炸却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会自己保养自己;而中年人,动脉已有一定数量的斑块,由于工作紧张、压力大、烟酒过度不重保养,结果一个个爆炸,成为猝死高发人群。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就是要谨防两个“死亡三联征”。

死亡三联征:冬天、凌晨、扫雪

心肌梗死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当中,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一周当中, 以周日、周一发病率最高;而一天当中,?以上午6点到11点之间发病率最高。

各国每年发生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的第二天上午。为什么呢?血压的升高是遗传基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外界环境会导致人体神经、体液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改变。

季节会影响血压的变动,老年人更是如此。夏季血压会轻度降低,冬季血压明显升高,一般冬季血压要比夏季高12(收缩压)/6(舒张压)毫米汞柱。这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影响。夏季皮肤血管扩张,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有证据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将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6毫米汞柱。冬天温度下降,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体表血管就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同时肾上腺素又能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样几方面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夏天外界环境炎热,体表血管舒张,阻力下降,血流增加,同时也由于夏天出汗、血容量下降等原因使得血压下降。因此,有些高血压患者常会因寒冷、刺激导致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