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5424200000056

第56章 "善心"也是财富之源

"机遇、财富,财富、机遇"人们不停地呼喊、召唤,可它们往往又与那些呼喊者擦肩而过。或许你还有点不相信吧:热诚与友善就是一笔财富。

陈玉书在外打工的那段日子,异常郁闷,加之一周的劳累,更显得疲惫了。

一个周末,他来到维多利亚公园放松放松,见一个妇人推着一辆童车在公园荡秋千的地方停下。

孩子很想去荡秋千,于是这位母亲将童车上的孩子抱起来放在秋千的坐板上,去推秋千的摇绳,大概因体弱无力,妇人推了好几次,秋千都荡不起来。陈玉书忙帮妇人加力把孩子推了一把,顿时秋千大幅度地荡起来,孩子被荡得高高的,呵呵地笑个不停,这位母亲顿时满脸笑容,两人一面合力荡着孩子,一面闲聊。

闲聊中,陈玉书了解到这位太太是印尼华裔,其夫在印尼驻香港领事馆工作……

大概是与那位印尼华裔相遇的下一个周末,陈玉书又遇见了另一位印尼华侨。这位印尼华侨无意中向陈玉书吐露出他最近有一批准备运往印尼的货物,因领事馆的商业签证问题遇到麻烦,迟迟不能起运,时间一天天地耽误。

陈玉书看到这个人一副苦相,他内心"善良"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又发挥威力了,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公园里认识的那位太太的丈夫不就在领事馆管这事吗?对,去找那位太太说说,看她的丈夫能否帮上忙?

于是,陈玉书从这个人手里接过文件,又让他去洗了照片,然后带上礼物,来到那位太太的家里。

这位太太见陈玉书上门求她帮忙,想起那天在公园荡秋千时那副热心助人的镜头,太太没有犹豫,便将陈玉书引见给她的丈夫。太太的丈夫见陈玉书是太太引见的人,便热情地接待了陈玉书,并向陈玉书了解了那个人不能办商业签证的原因,第二天帮其补办了一些手续,很快就把商业签证办妥了。

当陈玉书将办好签证的喜讯告诉那个人的时候,那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且情不自禁地问他:"我给你5万块钱谢礼,够不够!"陈玉书做梦也没有想到一次小小的帮忙,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回报,他激动地说道:"够了!够了!"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5万元的酬金,可抵得上陈玉书当时年薪的100倍。得到这笔重金,陈玉书人生的航向也改变了,开始涉足商海,后来成为世界享有盛名的景泰蓝大王。

很多人都将他的成功归结为一个"善"字,他也说,善,也是一种正确的观念,就是财富之源。无独有偶,在匹兹堡一家百货公司工作的小店员,也遇到了与陈玉书一样的好机会。

一个午后天突然下起了雨,一位老妇人走进了匹兹堡的一家百货公司,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位老妇人只是为了避雨而走进这里的。这位老妇人只不过是随便逛逛罢了。大多数售货员只是朝她看上一眼,并没有与她打招呼,只有一位年轻的男店员看到这位老妇人时,立刻主动和她打招呼,并很有礼貌地询问她是否需要什么帮助。

这位老妇人的话证实了大多数人的猜测,她的确是进来躲雨,并不打算买任何东西。

这个年轻人并没有感到失望,表示即使如此,她也一样受欢迎,并且主动陪她聊天,以表示自己的确欢迎她。当她离去时,这个年轻人还送老妇人到街上,帮她撑开了伞。临走时,这个老妇人除了向年轻人表示感谢的同时,还向他要了一张名片。

时间久了,年轻人几乎把这件小事淡忘了。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板叫到办公室去,老板告诉他,那位老妇人点名要他代表该百货公司前往苏格兰,接下装潢一所豪华住所的工作。

这位老妇人就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因为几个月前受到这位年轻店员的善待,一直希望能给这位年轻人提供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试想,如果这个年轻人心中不存"善良",他就不会好心地招待这位并不想买东西的老妇人,他的生活中也将不会有这种惊喜了。

善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本质,它并不需要你刻意地去为之奋斗,只要在别人有困难时,如陈玉书那样推一把;在别人受冷淡时,如年轻店员那样打声招呼聊会儿天,并不是有什么所求与目的,是发自内心的友善。其实友善也是财富之源!

君子爱财,取信为上

古今中外,唯有以义立业,以诚经商、以信待人,才是经营者成功的秘诀。诚信乃做人之本,其实也是经商之道。

胡雪岩在创办自己的药店"胡庆余堂"之初,策划的那几条措施:三伏酷热之时向路人散丹施药以助解暑,丹药免费但丹药小包装上都必须印上"胡庆余堂"四个字;正值朝廷花大力气镇压太平天国之际,"胡庆余堂"开发并炮制大量避疫祛疬和治疗刀伤金创的膏丹丸散,廉价供应朝廷军队使用等等。胡雪岩不为眼前利益所迷惑,抓住了市场时机,却不是大捞一笔,而是注意自己的形象,扩大声誉,眼光远大的他,所做的那几条策划,都起到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商品市场、建立商事信用的作用。正是靠了这些措施,"胡庆余堂"从开办之初就站稳了脚步,很快成为遍布江浙、辐射全国的一流药店,且历数十年而不衰,而由"胡庆余堂"建立起来的胡雪岩的声望、影响所形成的潜在效益,对胡雪岩的其他生意如钱庄、丝茶、当铺等的经营,也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总而言之,就是要利用好自己的胆识、能力、智慧,依靠自己勤勉而诚实的劳动去心安理得地挣得财富,而不是存一份发横财的心思靠旁门左道的钻营去"诈"取。真正取得大成就的成功商人都知道,商事运作是最要讲信义、信誉、信用,最要讲诚实、敬业、勤勉的,一句话,就是要于正途上勤勤恳恳去耕耘,生意才会长久,所得才是该得。

马需要夜草催肥有道理,但人却未必需要横财才能富起来。事实证明,依赖横财可以富得一时,但却富不了一世。

明世宗嘉靖年间,奸相严嵩倒台之后被抄没家产,仅从他家里抄出的金银珠宝及其他器物的估价,达236万两,另在他的老家田产占到一府四县土地的七成以上。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其子严世藩家中光是藏金银的地窖就查出数十个,每个所藏金银都达百万两之巨,连严嵩知道以后都吓得直冒冷汗。他们的这些钱财无疑都不是从正路上来的,当时也的确是富过帝王家而"甲天下"了,但连一代都没有富下去便落得灰飞烟灭。这正是,"飞来的横财不是财,带来的横祸恰是祸"。

胡雪岩深知这些道理,也估得出谁轻谁重。他自己特别注意取财之路,从来不踏进歪门斜道半步。他开药店严格要求药的质量一定要货真价实,绝不能"说真方,卖假药",不能坑蒙拐骗;与人合作,都是互利互惠,真诚相待,甚至宁愿自己吃亏,也绝不亏待合伙人。做人有做人的总则,经商有经商的规矩。胡雪岩经商严格按以下原则做:

第一,可以为了钱"去刀头上舔血",但绝不能在大清律例明令规定不能走的道上赚黑心钱;

第二,可以捡便宜赚钱,但其前提是不损害别人利益,绝不为了自己赚钱而去敲碎别人的饭碗;

第三,可以借助朋友的力量赚钱,但绝不能为了赚钱而伤朋友半点;

第四,可以寻机取巧,但绝不背信弃义靠坑蒙拐骗赚昧心钱;

第五,可以将如何赚钱放在日常所有事务之首,但该善则行善、掷金买乐时也绝不吝啬,绝不做守财奴。

时移世易,为商之道,古今相通者多多,一百多年前,胡雪岩的经商原则,应该是能给今日商界中人提供某种借鉴的。

"损人利己"被视为可恶,而"损人不利己"就是可悲与可气了。胡雪岩始终坚持着"从正路上去走,不做名利两失的傻事。"

"做生意还是从正路上去走最好。"这话是胡雪岩对占应春说的。

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庄,本来生意兴隆,不料庞二在上海丝行的档手朱福年擅自动用东家庞二的钱去做自己的小买卖,中饱私囊。胡雪岩用了一计,将朱福年收服了。胡雪岩先给朱福年的户头中存入五千银子并让收款钱庄打个收条,然后让古应春把这五千银子送给朱福年,并称因为手头紧张,自己的丝急于脱手,愿意以洋商开价的九五折卖给庞二,换句话说,也就是给朱福年五分的好处,这五千银子就是"好处费"。这算是胡雪岩与朱福年之间的一桩"秘密交易"。不过,这笔"秘密交易"一定要透给庞二。

这五千两银子,对于朱福年而言,就是一个陷阱:如果私吞这笔银子,胡雪岩将此事透给庞二之后,朱福年必丢饭碗;如果他老老实实将这笔钱归入丝行的账上,有这一个五千两银子的收据在手,又成了借东家的势力敲竹杠,胡雪岩与庞二本来是联合做洋庄的合作关系,朱福年如此做来,等于是做有损东家声誉的事,实际是吃里扒外,这样,东家就不再信任他了。总之就用这五千两银子,胡雪岩要让朱福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胡雪岩的这一计策的确很妙。朱福年不仅老实就范,并且还退回了那五千两银子。而此时的古应春也留了一手,另外打了一张收条给他,留下了原来存银时钱庄开出的笔据原件。古应春把原件捏在手上,无论朱福年怎样做,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胡雪岩知道古应春留的那一手,觉得古应春"太狠"了,对他说:"不必这样了。一则庞二很讲交情,必定有句话给我;二则朱福年也知道厉害了,何必敲他的饭碗。我们还是从正路上去走最好。"

胡雪岩对古应春讲的一番话,体现了他所说的正路是采取正常方式,正当手段,做生意从正路上走最好,也指胡雪岩本人做生意,从不违背原则,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更分得清楚,不能只顾赚钱而不顾道义。

在胡雪岩心里,他自己是大清的臣民,通过帮助朝廷而赚钱,自然是从正路赚钱,太平军自然是"逆贼",帮助他们就是"附逆",由此去赚钱,自然不是从正路赚钱。违背了这一大原则,即使获利再大,也不能做。胡雪岩的"商道"也提醒现代的"下海"者,不能见了利润而做出有损德行之事。

胡雪岩忠于朝廷,痛恨太平军的政治观点,暂且不论。从做生意的角度看,胡雪岩的说法作法,经商之道,如今在商界"出没"的人,是应该从中受到些启示的。事实上,做生意不能违背大原则,要牢牢把握一个正路,即使仅从商人求利的角度看,也是完全必要的。做生意从正路去走,往往可以名利双收,即便一笔生意失败了,也有东山再起的希望。而违背道义,不走正路,必将遭人唾弃,一旦失败,往往一败涂地,名利两失,不可收拾。

一个"下海者",如果能够成功,他一定是一个讲诚信、德行端正的人;一个企业能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那企业的品行也一定很好。取财必讲"诚",财源才能广进滚滚来;只有做买卖者有"德"才能生意兴隆处处发。胡雪岩这位成功的经商者,就是以只走正路,不赚黑钱的观念做指导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