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15427300000014

第14章 编辑文化学与编辑出版(7)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更具特点,人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以文化为纽带而形成的民族意识,关心祖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心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中文书刊走向世界来获取和了解的。这种文化源的沟通,使远在海外的华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这是华文输出世界各地的地缘基础。美国长青书局前总裁刘冰写过一篇调研性的文章《中文图书在美国》,他说:美国幅员广大,东西两岸都有出海口,早来的移民不是在东岸纽约,就是在西岸的加州,新移民来美,也就随着亲友的住所附近住下来。据非正式统计,大洛杉矶区约有140万左右,其中新移民占了半数以上……这些新移民不但有学问,也是高薪阶层,有购买能力,这些人有时间读书,也有能力买书,是中文图书的主要客户。以上数字尽管是非正式统计,但仅大洛杉矶区约有140万左右华文读者,以此类推,可见中文图书在世界华人区的输出空间是很大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华夏文化输出过程中在海外的基石和驿站。正如出版界有识之士所分析的,目前华文走向世界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华文书刊的输出是指包括版权和图书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输出,其本质是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向外输出。从海外发行的华文报纸开始用文字横排版,也可以看出华人区也在注意华文在华人区的最大范围的接受。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陆赴海外新移民越来越多所致。当然,这里面也隐含着市场竞争的因素。

三、双向互动: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的出版业走向世界,与世界出版业相融合;外国出版业走进中国市场和中国的出版业走向世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出版业正在以WTO的游戏规则有序地发生着变化。目前,这种双向互动的出版文化格局正在形成。

首先,是海外出版商(集团)正在以多种形式进入中国,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出版交流与日俱增,世界期刊出版大国的众多品牌期刊,在各种场合纷纷表示了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愿望。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2002年12月开始,中国书报刊及音像制品分销向外资逐步开放,海外资本可以逐步进入中国书报刊零售批发等领域。2003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对外资参与中国书报刊分销业务做出了明确规定。此后,外国出版业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速度加快,尤其是期刊。用美国德克斯·罗伯茨先生的话说:“中国正呈现海外期刊淘金潮。”

《文汇读书周报》以《海外期刊抢滩中国》为题,列举了海外期刊进入中国市场的多种形式。由于中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尤其是2003年以来,世界出版商(集团)蜂拥而入或与中方合作者联合经营,或准许其刊名或内容在中国大陆发行。到了2003年底,发行中文版的外国期刊已超过50种;2004年有望再增加12种。美国《国家地理》已用26种文字出版,简体中文版已在中国出版《旅行家》。在国际数据集团(IDG)主席帕特里克·麦戈文身上,最能体现出对中国媒体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他曾23年87次到过中国。2003年年底,IDG在中国出版发行的期刊已达28种,还准备再增加数种。麦戈文说;“我看到中国正在成为我们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不但在中国发行中文期刊,而且准备在中国创办自己的发行公司,“一旦拥有了全国范围的发行系统,发行大概能实现3至4倍的增长。”

其次,中国期刊业已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之中。在国外专家们的眼里,新世纪的前20年将是中国杂志业飞速发展、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杂志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其他媒体。国外的出版商看准了中国广大的文化市场,但我们面对目前激烈的竞争,也在充分地把握着机遇,在中外相融的文化互动过程中展示我们的优势,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一是借助期刊展出向世界展示中国期刊。2003年12月,中国期刊在澳大利亚举办展出并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作了广泛的宣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华人聚集较多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举办展出,深受当地华人及各方面人士的欢迎。2004年3月举办的第24届法国图书沙龙的主题:中国文学。巴黎图书沙龙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书展之一,今年的主宾国是中国。这次沙龙,不但邀请了中国数十位知名的作家和专家参与沙龙,而且由商务印书馆等30多家出版社、《读者》《女友》等多家杂志参展,约2000余种、近3万册中文图书展示给读者和出版商。这种未曾有过的文化交流形式,同样成为全力地推进中华文化走进世界的独特的平台。这次出版展出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浓郁气氛:大红灯笼、中国结和古色古香的廊柱支撑的中国式的展厅,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内容如祈年殿、孔子像、京剧脸谱、甲骨文等历史文化点缀得熠熠生辉,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当代的优秀文化都得到了展现。中国出版、中国文化将借着这个平台会更快地走向世界。另据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先生谈:2004年6月要在巴塞罗那举办“B2B”期刊研讨会,11月在伦敦举办“国际期刊市场交易会”,这些难得的机遇,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二是借助时代大潮走向海外。《读者》杂志与美国大路文化传播公司签署协议,在北美分印出版;《女友》杂志在澳大利亚注册出版《女友》澳洲版;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创办的《中国人》,已在北美越办越红火。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设立了发行机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发行商也看好这份华文期刊的发展前景,纷纷前来洽谈并做《中国人》杂志在当地的发行代理人。这些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中华优秀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由此可见,国外的期刊已经进来了;国内的期刊也开始走出去。从商家的角度,“出”与“进”是礼尚往来的事,它显示了市场的运转规律。“出”与“进”已经将“期刊”置身于国际化竞争之中。凭实力,我们暂且还不能与已经有半个世纪乃至百年左右期刊发展历史、且已产业化了的世界期刊出版强国相比,但这种进出的渠道一旦畅通,我们在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有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底蕴和后盾,我们的优秀文化的输出,一定会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世界读者的青睐。

四、中华文化:未来世界的主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汉语正在走向国际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海外华人世界是最为重要的解读地域。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政治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性走向已成为历史必然。这不是遥远的未来,近两年的社会发展进程已经说明了这些。近年,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中华文化传播的媒介——汉语的认同和学习。据报载,目前全世界有85个国家的2100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另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学、社会办学机构也在开展汉语教学,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3000万人。学习汉语的国家分布极其广泛。传媒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提升,汉语将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有望成为新世纪世界第二大传媒语言。2003年6月,由世界五大洲30个国家参加的第二届“汉语桥”比赛,牵动了热爱中华文化的世界各民族的学子。英国语言学家葛拉铎(DavidGraddol)预言:50年后世界流行说中文。他在《科学》期刊上撰文认为,中文在50年后仍将成为世界最多人使用的母语;在未来10年,中文很可能成为全世界人必须学习的外语。他还借用英国牛津大学中文研究所所长杜德桥(Glen Dudbridge)到吉隆坡考察时说的:“中文现在已成为亚洲国家的共同语言了。”葛拉铎说,现在方块不但进入电脑与互联网,而且借中国与海外华人经济腾飞之势,在网络世界茁壮成长,使中文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更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立志学习中文,此“中文热”形成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之初,热潮更是势不可挡。

无论国内学者的数据评析,还是外国学者的卓识预言,都在向世界展示一种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信息。尤其是国外学者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角度,与世界语言环境日趋多语并用的未来历史相衔接,预言50年后世界流行说中文。这种世界文化的大趋势和未来世界文化的环境,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出了良好的信息,提供了世界性的传播舞台。

五、“本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根

所谓“本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21世纪世界文化的趋势和潮流,应该是世界性与民族性。作为文化载体的出版业如何负载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国门?世界性、民族性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是出版人视野中的一片蓝天,是中国出版业丰厚的文化资源的根基。“本土文化”与“国际化”,从品牌战略的意义上是一致的。品牌的国际化,体现的是文化载体的内容质量和装帧质量。品牌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人有着很好的亲和力。成功的文化传播过程,都体现了品牌的魅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至今已在中国大陆印行140万册,研究者在分析畅销原因时认为:村上春树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娇宠”心理。青年的孩童化倾向在日本社会中表现较为普遍,而类似的情况目前在中国青年中有着同样的表现。读者并不是心仪东瀛的风情,而是他体验中的孩童世界。村上春树写的是日本青年的生活,却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娇宠”心理,作品遂在中国大为流行。富有传奇色彩的法国出版人拉马蒂尼埃创办了拉马蒂尼埃出版社。他成功的秘诀:懂得广大读者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同时,他与作者们的关系非常好。现在他已成为“法国头号独立出版社”。

拉马蒂尼埃的经营之道有二:一是迎合读者;二是有原创性的作者队伍。这样,既瞅准了市场,又有原创性的文化产品做后盾,他的精明与胆气都体现出来了。但输出的文化依旧是“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文化产品的“市场”,显示的是一种旺盛的购买力。作为文化产品的经营者,市场化的最有效应对就是实施精品战略。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出版物都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和青睐。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赢得读者的关键还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是我们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两翼”。国际化只有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才是有源之水;要充分利用本土化文化特点,融入出版业的国际潮流,才会有生命。

民族地区院校学报应办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历来倡导和实施的文艺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贯彻党的“双百”方针,是实行学术民主、繁荣和发展学术的根本途径。当然,在社会科学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必须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因为我们办报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地区院校的学报,只有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的同时,来实施和体现其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通常情况下,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有其相近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一面,就看所在院校处在哪个区域。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历史文化,即地方特色。如扬州、开封等。在那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供后人挖掘和研究,但由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特色几乎没有或者很单薄。相反,如地处西南的云南、四川和地处西北的甘肃、宁夏等,民族文化的色彩很浓,在它们身上融会着双重文化的特征。由于地域环境所致,诸如这些地方,既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及其特色。这种地域关系及其现状,就给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提出一个要求,这就是:它除了反映普通高校学报的共性外,还要在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的教育和研究的同时,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挖掘和体现出本学报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来。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来说,现代意义上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民族的就是地方的,地方的也就是民族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古、今的问题。

因此,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必须重视民族理论及民族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宽泛的内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领域,涉及的范围广、学科多。正因为这样,对于民族理论及其民族问题的研究,就更有其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理论意义。如何提高民族素质,是当前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应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特别是与民族问题相关的统一战线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民族观为指导。讨论和研究的目的,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民族素质,即人的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在这个大前提下,广泛开展民族、民族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和争鸣。

从全国范围看,正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地处民族地区,所以,民族地区的高校,它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也是双重的。与全国普通高校相比,民族地区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民族地区的高校,相互之间也有各自的特色,地域环境使之然。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因素。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和个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