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文化概要
15427400000014

第14章 回族的科学技术(2)

回族的医药文化是继承了古代阿拉伯丰富的医学知识并与中华传统药学完美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有着科学的医学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临床治疗实践经验,至今仍对中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医药学的发展做着独特的贡献。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注重对回族医药传统的研究和开发,占地约6公顷的宁夏伊正回药有限公司已建设完工,回族医药产业被列入自治区的“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甘肃陇西也涌现出“伊真堂”等中药材产业化大型企业,集收购、加工、提炼、批发、外贸于一体,颇具规模。

(第三节)先进的回回军事技术

回族先民对中华民族军事学方面的贡献发韧于元代。随着蒙古西征,大量的回族先民以军士、工匠、商人、学者等各种身份进入中华大地;同时,元代蒙古军队史无前例的征战也为回族先民所掌握的军事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回族先民在军事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在于兵器制造,突出地表现在造炮技术上。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敌于天下,除了刀枪,还有“回回炮”和弓箭。在回回巨炮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和堡垒也能摧毁。《元史·阿老瓦丁传》记载,这种“巨炮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明]宋濂、王濂:《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至元初年(1263年),世祖大举伐宋,在襄阳、樊城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襄樊战役始于至元五年(1268年),元军围城5年,却始终未能攻克。至元九年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制成回回炮,并于次年正月炮攻樊城,一举告捷。接着,又靠回回炮射程远、威力大和命中率高的特点,一举结束了相持5年之久的襄阳战役。由于回回炮在当时战争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元政府对回回炮手和军匠的训练、组织、管理极为重视。在攻破襄阳的第二年,设立了回回炮手总管府。至元八年(1281年),设置回回炮手都元帅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都元帅府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秩为正三品。至治三年(1323年),派遣回回炮赴河南汝宁、新蔡等地教习炮法。至治八年(1328年),亦不剌金奉令率所部回回炮手军匠至京师,与马哈木沙的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合并,共同监造回回炮。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元代回回炮手军匠数目可观,规模庞大,在大都(北京)、南京(开封)、江南,到处都有回回炮手军匠的记录。他们以高超的制炮技术和实践,填补了当时中国兵器史上的一项空白。

明朝时,回回兵器工匠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材料改进兵器制造技术。崇祯年间,纂修历法的回回儒士杨志国与工匠陈万全一起研制了一种新式火器及战车,史载“所造火器中,则飞帘苇为矢,体轻及远,且能陷坚,一人背负而发之,一发四十九支……钻眼封喉,人马俱毙”《元史·方技·附工艺传》,具有连珠火枪威力,就当时而言,无疑是一种先进的轻型火器。明朝末年,回族工匠已经实现了从石炮向火炮制造技术的转换,他们制造的火炮、战车等兵器,技术精良,威力强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近现代史上,回族科技人才继续发扬兵器制造方面的优良传统,从当时救亡图存、反抗帝国主义的中国国情出发,发展兵器制造工业,涌现出了丁拱辰、刘庆恩等一批爱国兵器制造专家。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珍,字淑原,号星南,福建晋江县(今泉州)人,元代着名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清代兵器制造家。丁拱辰经历过鸦片战争,深刻感受到振兴军事工业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重大意义,他弃商从事兵器研究,编着了《演炮图说》、《演炮图说后编》、《增补则克录》、《西洋军人图编》等军事着作,并亲自领导铸炮40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兵器制造专家。

刘庆恩是中国又一位着名的兵器制造家,我国现代兵工学的开创者之一。刘庆恩(1869—1929年),字国臣,原籍广东潮州,生于四川德阳。参加过刘永福领导的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还参加过辛亥革命,并受孙中山先生的派遣,到德国学习制炮、用炮技术。回国后,他一直领导兵器研究工作,终于在1915年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还研制成大炮等多种新式武器,为祖国兵器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喇敏智主编:《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

(第四节)领先的回回航海技术

早在唐代和宋元时期,部分回族先民就漂洋过海,来到华夏大地。《新唐书》和《旧唐书》中“西域舶”、“西来夷舶”、“蛮舶”、“蕃舶”等名称屡见不鲜。唐宋时,市舶司多由朝廷任命。到了元代,市舶司的职务也启用回回人担任,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元世祖招降并重用南宋泉州提举市舶司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并设置海外诸藩宣慰使与市舶使。蒲寿庚父子掌管海外市舶贸易30年。元朝政府除在广州、泉州设置市舶司外,又在杭州、澉浦(今海盐)、温州、庆元(今宁波)等海港城市先后增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其中担任市舶司提举的回回人除了蒲寿庚父子,还有马合谋、沙的、瞻思丁、木八剌沙、哈散、倒剌沙、八都鲁丁、亦思马因、暗都剌、忽都鲁沙等。在这些市舶司回回提举们长期的努力经营下,中国的海上贸易和航海业在当时举世闻名。

要征服海洋,不仅要有能够扬帆万里的大船,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先进的航海技术。元代的回回人传承着唐宋时代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元秘书监志》记载,航海的回回们掌握有“回回文”(阿拉伯文)的“回回针经”,即“海盗针经”,或可称为航海指南。[元]王士点,商企翁撰:《秘书监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福建泉州负责搜集回回针经方面的书,并上报朝廷。这说明元代回回人有着较高水平的航海技术。明代,航海者已经非常准确地掌握了季风的规律,并利用风向更换规律进行航海。在定向、定位技术上,除了应用指南针外,元、明时人们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航海天文学,并应用牵星术来观测船舶的方位。所谓牵星术,就是以“星高低为准”,通过测量方位星的高低位置,来计算船舶与陆地的距离远近和方向,从而确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此外,航海者还掌握了深水测量技术,可以测水深70丈(约233米)以上。在这些航海技术中,无疑有回回人的贡献。因为早在唐宋时代,阿拉伯人就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拥有精确的海程记载。明代时期,征服海洋的重任又历史性地落在了回回人肩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驶向远洋的空前壮举。其航海规模之大,航行船只和人数之多、足迹之广,堪称世界远洋航海的千古绝唱(详见第十三章)。

(第五节)现代回族院士和科学家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技和工程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今天中国的两院院士中,回族院士成员是所有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以蒋锡夔为首的四位回族科学家凭借已取得的科学成就获得了“院士”的称号,他们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也代表着回族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回族院士蒋锡夔

2003年2月28日,200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连续空缺四届后,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终于打破沉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蒋锡夔院士摘取了这项桂冠。

蒋锡夔院士,祖籍南京,出生于回族世家。蒋锡夔的父亲蒋国榜,是当时着名的“回儒”,也是一位爱国者,抗战时曾率家人及亲友缝制棉衣棉被支援松沪前线,并在上海慷慨办义学、资助孤儿和建造公墓殡舍等。1948年,蒋锡夔以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特等荣誉学士的身份,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1952年,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被世界一流的凯洛格公司聘为研究员,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磺内醋,获得美国专利,引起国际化学界的轰动。1955年,在中国政府努力下,蒋锡夔和钱学森、赵忠尧、师昌绪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毅然归国的科学家。回国后,蒋锡夔领导科学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飞机与导弹必需的材料——航天氟橡胶和氟塑料,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年,由于有机多氟化学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取得的成就,蒋锡夔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和2001年,蒋锡夔和他的同事的研究成果两次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经过多年默默无闻的基础研究,蒋锡夔院士终于在2002年以“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获得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其他回族院士和科学家

刘广均,天津人,生于192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营五零四厂总工程师兼副厂长,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同位素分离专家。从中学时,刘广均就对原子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48年,家境并不好的刘广均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不太容易找事做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并于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6年至1958年,他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同位素分离专业。刘广均院士长期从事同位素分离研究工作,曾负责专用设备规模研制、生产的技术工作,参与并组织多项重大技术革新,特别是在专业设备技术改造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作上,使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是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专用设备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通过总结设备研制的六大环节,曾大大推动了专用设备研制进程。在分离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专用设备最佳运行条件的三种判据,阐明了浓度干扰在专用设备运行中的传播规律,对实际运行有重要的意义。在气体分子运动论方面,提出了建立玻尔兹曼方程的模型方程的一种新的方法,推导出轻微稀薄气体中的墒增量公式,多篇论文发表于美国《流体物理》杂志,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

王士雯,山东人,1933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着名的心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为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医近50年来,王士雯参加过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保健工作,获得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她曾创下救治482例心血管病人而死亡率为零的成绩;治疗过3000余名(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获得成功,成为医学史上的奇迹。她率先提出了老年多器官衰竭理论,使我国老年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临床救治成活率由原来的29%提高到现在的59%。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奖,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还被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全军妇女先进个人、全军优秀教师,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她是回族女性的杰出代表,也是整个中国科技领域的杰出女性之一。

宋天虎,1940年8月出生,河北省河间县人。196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教授级高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宋天虎研究员是中国焊接行业发展的带头人,多年从事焊接工艺、材料及装备研究和科技管理,在焊接生产过程机械化与自动化和水下焊接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参与的研究项目曾获得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经委石油设备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他长期致力于我国焊接行业的研究工作,在主持焊接学会工作中,勇于开创,为焊接学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7年,“第十二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成立45周年纪念大会”上被中国机械中国工程学会授予“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展涛,1963年4月出生,山东兖州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展涛是中国数论界优秀的年轻学术带头人。数论是我国科学研究率先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展涛师从“中国数论学派”代表人之一的潘承洞院士学习数论专业,仅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老一辈数学家的关怀培养下,他经过个人坚韧不拔的努力,在数论中着名经典问题“素变数三角和估计”、“算术级数中的均值定理”和“哥德巴赫型”问题研究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我国数论学者的传统技巧和现代数学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1995年,32岁的展涛出任原山东大学副校长,成为当代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