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15427700000034

第34章 昏云薄月客路长

——读王翚《关山雪霁图》

青少年时期的王维和当时许多士人一样,被大唐阳刚自信的时代气象感染着,激发起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青史留名的渴望。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至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的几年时间当中,边塞苍茫辽阔的风光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来的生活中他曾多次写下一些诗风悲壮、气韵雄浑的边塞诗,脍炙人口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其中的名句。与此同时,一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也画了不少描述风雪关山之画。或是出塞途中所作,或是对鋳躇满志、立志报国情怀的无尽回忆和惆怅。

王维《陇头吟》中也禁不住这样感慨: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他的论画题之一就有着名的“路迷八荒”之说。而荒寒画境又在以后历代着名山水作品中屡见不鲜,它们常常选用“苍山峻岭”、“雪景寒林”等来表现。

此图右上有作者王翚的题记:

右丞《关山雪霁图》,娄东王氏所藏真本,昔董宗伯有题识,称其画品在神、逸之间。

依此可知此画或是依王维真迹为蓝本,取其形意而图之,画面幽深之致,为清代山水画中所不多见。历史上秦塞险阻,自长安一路西去,多经关陇大道,其中必越关山,“关山”,今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依照图中群山势大力沉、萧索苍凉的风貌及王维平生的经历,可猜此情此景应是他在关山所见,与五代宋初山水画大师范宽刻画秦陇山岳“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之畔作突兀大石。溪水深虚,水若有声”有同工之象、异曲之妙。

清晨,雪光刚刚映亮了山野,而立之年的王维站在山巅,任长空飞雪沾染黑色的斗篷,须发舞动,心潮如涌。极目远眺,远山峰头杂树茂密,雄关虎蹈在聚拢的峰峦之间,城楼后面险山如屏,关下深谷云烟缭绕,望不见底,左右栈道险环勾连,路接危径,道引曲折。行人沿陡坡拾级而上,方得人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时他忘记了寒凝如铁、风利如刃的严冬,心中涌动的不仅是狂飙涓滴、飞沙走石带来的悲凉,还有“扶摇直上气贯长虹,百折不挠扭转乾坤”的雄壮,又有什么能抗得住凌云壮志将以实现感召力的诱惑,想来他不是此时悟得到佛家经典。

王翚真地读懂了先贤,凝固的图像是从心中流出的场景,也凝固了这一年的冬天。

他带着我们回首俯视,山脚下巨石掩道,疏林丛生,古木节多而半枯,山路边的客栈正打开大门,送一支支商旅队伍进山、入关,路边一湾溪水在冰雪下汩汩流淌,水声、风声、人声、骡马声,声声不绝,顺风人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恍恍流过。诗情画意在动静之中如烟岚一样慢慢弥漫出来,静止的画面生出一种动感,有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前面的路是不是真的可以带人去所愿成真的地方,此时即使是王维也不由心生恻然……

关山是历史上有名的难越之山,仰止皆银装素裹。踏雪移步,欷歔气促,瞻前顾后,行望其间,抱负各异,心境不同。霜天寥落皑皑而依庭,日暮昏沉更觉得阴森气迫。悬崖峭壁无尽路,古人到此,为行路之难多生哀叹;时过境迁景依然,今人观之,亦觉气概非凡。

人生任何努力都是有痕迹的,岁月任何痕迹都是美丽的。只要走过,就会明白。曾经尝试,才能结缘,山水与他终身相伴。时值耄耋之年的王翬虽老迈体癯,但耳聪目明,旦夕作画,神清气爽,艺术之途坦荡。他遥想当年王维画此作的情境,心动与笔动频率共振,画以清劲、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山岩的脉络,洁净空透的墨色描绘出雪中秦陇山川峻拔壮丽的气势,凸显生命在荒寒、冷清、静寂、空旷中的激情躁动与冷静思索,而且也是为表现被视为画之极境的苍古之气。山间所聚凛冽朔风扑面而来,使人感到寒意逼心,犹如身临其境。人望山,山对人,人在山中仰望,山的那边还是山,重重叠叠看不到边,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在风霜雨雪中人们时而无助,时而盲目行走、寻找,徘徊、停歇……其实人的一生要翻越多少座高山、趟过多少条河流,有时尽管看不见,回首往事才明白。终于在穷尽寒雪,幡然迁之,参天观地,阅历而悟;一袭苍苍白发于静穆中,化人澄明稳健的垂暮之年。

面对近四百年前王翚的晚年佳作,体味画中令人向往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心生敬慕。此画钤有“清晖老人八十有二”,是其去世前二年所作。画作吸取了严寒应时而生的微妙变化,笔墨运用十分老到,浑然简练,点景人物形象动态到位,刻画工细,苍老劲秀。他其实借仿前贤图式而表现心中的情愫。在传承中展示了对王维无以名状的敬畏折服之心,对传统的拳拳赤子之情。

早年细致入微观察自然,毕生镕古铸今的深厚积累,王翚努力做到自我的完善。笪重光在《画签》中有“笔中用墨者巧,墨中用笔者能。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笔渴时墨焦而屑,墨晕时笔化而镕”的论述。古人以绘画师心事工,达致寓道于画。王翚守望先辈遗风,虔诚之至地在山水画中彰显复古之气,推崇苍茫之境,其形、色意象创化之妙、刻画之巧,实际就是对生命存在的精神追求。通过心灵契合笔墨,表现对混沌苍莽、宇宙之元的高度契合。

王维画作渺不可寻,王晕的笔墨为我们记载下王维的画意。此画主人将心灵的密码隐藏于飞雪飘浮的图景里、烟云迷蒙的山水之迹,以画“载道”而行世,依然还是心中的一方雪霁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