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大名士,拥兵十万,称雄荆州(今湖南、湖北)。他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与曹操、袁绍等势力若即若离,在混乱的局势中观望踟各方势力。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袁绍派人向刘表求援。刘表口头上应允,实际上却按兵不动。对于曹操,刘表也同样采取敷衍的态度。
从事中郎韩嵩,向刘表谏道:“曹、袁相持不下,将军举足轻重。若想有大作为,可乘两雄争斗之机举事;不然的话,也应择善而从。倘使继续犹豫暧昧,他们势必都会移恨于您,您也就无法保持中立了。”
韩嵩又道:“曹公(曹操)明哲,为天下贤俊所拥戴,势在必胜。他一旦击败袁绍,就会移兵进攻江汉,那时将军恐难以抵抗了。为将军着想,归附曹公,方是万全之策。”别驾刘先、大将蒯越等也都赞同韩嵩的意见。
刘表仍狐疑不决,他对韩嵩说:“如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我也难以适从。目前曹公拥天子都于许昌,有劳先生为我前往,观察一下其中的动静虚实,如何?”
韩嵩说:“我是您的臣下,自当为您效劳,虽赴汤蹈火,死无所辞。然而有必要提请将军郑重考虑的是,将军此番如能作出‘上顺天子,下归曹公’的决策,那么派我进京是完全正确的。否则……”
韩嵩略顿了顿,说:“如果将军主意未定,就派我赴京,天子封我一官,我就是天子之臣,必遵天子之命,按道义就不能再为将军效死了。望将军三思,不要使我为难。”刘表依然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地要他去一趟再说。
果然不出韩嵩所料,一到京师,受曹操控制的汉献帝就拜韩嵩为侍中,并任命他为零陵太守,加恩厚待。韩嵩离开京城,往零陵赴任前,决定先去向刘表辞行。
刘表得悉韩嵩受了天子之封,并颂朝廷、曹操之德,不由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叛逆。于是会集文武僚属数百人,并令军队全部武装站立于厅堂内外,准备当众处斩韩嵩。
刘表见韩嵩神情自若地站在面前,不由大发雷霆,喝骂道:“韩嵩逆贼,竟敢叛我!”将持节斩嵩。众文武见势大为惊恐,都暗示韩嵩谢罪免祸。
韩嵩却毫不畏惧,正气凛然地对刘表说:“嵩早已有言在先。今日之事,是将军负嵩,又不是嵩负将军!”接着把去京之前曾对刘表所说的那些话,重又陈述了一遍。刘表顿时哑口无言。
刘表的妻子见此情景,便悄悄地劝谏道:“韩嵩是当地颇有声望的人物,况且他理直气壮,诛杀他恐难以服众。”刘表自知理亏,只得下令赦了韩嵩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