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有一个人叫韩康,字伯林。此人很有才学,但他的性格很怪,一心要做个彻底的隐士。他不仅不出去做官,而且要逃避一切名声与虚荣,甚至不愿让人知道他的名字。
他本是京都霸陵人,为了做个完全的隐士,他隐姓埋名,游于名山大川。但是,隐士也要吃饭呀。为了养活自己,他在深山幽谷里采来各种草药,然后拿到长安城的集市去卖,以此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
他在长安市上卖药,一卖就是三十多年。他卖药有一个特点,就是始终保持同一价钱,几十年来,从不二价。这样,无形中就有一定的名声,而他并不知道。
有一天,一个女子来向他买药,韩康照例报出他多年未变的价钱。那女子听了,上下打量他一番,然后说:“你的药价始终没有变,看来,你就是人们说的那个卖药从不二价的韩伯林了?”
韩康听这女子说出他的名字,真是说不出的沮丧。他叹息说:“我韩伯林几十年卖药为生,艰苦度日,为的是要逃避名声。如今竟连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我还在这里卖什么药呢?”
从此,韩康不再卖药,而是更深地隐遁到霸陵山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