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我国北部居住着强大的部落——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仗着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背叛唐朝,并连年出兵骚扰唐北部边境,给北部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也严重威胁着长安的安全。
公元629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带兵十万分六路征讨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吃败仗退保铁山,派人向太宗请罪求和。唐太宗知道颉利可汗不是真心投降,只以此为手段取得喘息机会。因此一边假意应允议和,一边派人到东突厥军营抚慰。李靖对此心领神会,请副将张云瑾前来商量一举消灭颉利可汗军队的办法。张公谨说:“皇上应允讲和,并派使臣去抚慰,怎么办呢?”李靖说:“用兵重在变化莫测,行动迅速,抓住时机,不可错过(原文‘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李靖亲率骑兵一万,远道奔袭,大破突厥,生擒颉利可汗。边境遂平。后来人们引用“机不可失”为成语,表示时机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