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15431700000266

第266章 人琴俱亡

东晋时期的王徽之和王献之,都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俩性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兄弟情意深厚。

哥哥王徽之自恃有才,非常任性,做事情喜欢我行我素。开始,他在大司马桓温手下当参军,也就是将府的参谋。他整天蓬头垢面,不梳不理,官袍子穿在身上连带也不系。别人看见他这副模样,常常嘲讽讥笑。后来,王徽之又给车骑将军桓冲当骑兵参军,仍旧是懒散成性,不问自己该管的事情。一天,桓冲问他:“你是管哪个差事的呀?”“好像是管战马的吧?”王徽之含含糊糊地回答。“你管多少马呀?”“连马我还不知道呢,哪里知道马数。”“近日马死了几匹?”“活马我还没弄清,哪里弄得清死马!”桓冲见他这副如呆如痴的样子,哭笑不得,只好叹口气走开了。

有一次,王徽之听说一户人家的院里种有好竹子,便坐车去观竹。主人把院子打扫干净,摆上椅子请他坐。可他只顾看竹子,对院主人理也不理,别人对他这种行为很不理解。还有一回,夜雪初晴,月色清朗,王徽之心情畅快,自吟自斟。忽然,他想起了朋友戴逵,便连夜乘船去找,小船划了一宿,才走到戴逵家门口。可王徽之并不靠岸登门,又掉转船头住家划去。家人奇怪地问他:“怎么又回来了?”他回答说:“我是乘兴而去,兴尽而返,何必非见戴逵不可呢!”

王徽之处事看来近乎古怪,可与弟弟王献之很要好,两人常在一块读书、做诗。王献之从小喜欢写字、画画,后来到朝廷做了中书令。王徽之晚年弃官回到故乡,正赶上献之重病卧床。他很伤感,便求巫师说:“听说人的寿命是有定数的,活人可以把寿命借给死人,我的才能不如弟弟,我愿意把自己的寿命给他,我替他去死,让弟弟再活几年吧!”巫师说:“不行啊,你的寿命也到了限数啦,没有给别人的了。”王徽之沉默了。

没过几天,王献之病故,一家人悲痛欲绝,惟独王徽之没有哭。他坐在灵床上,取下王献之的琴弹起来,但怎么也弹不上个调子。他长叹一口气,哀伤地说:“呜乎子敬,人琴俱亡!”子敬是王献之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哎呀,献之呀,你死了,琴也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