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卫国公子州吁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国人不服。州吁想发动一场战争来讨好诸侯,借机缓和国内矛盾。
正巧这时,宋国宋殇公与宋公子冯有矛盾,州吁便派人游说宋殇公,表示卫国愿意帮助他除掉公子冯。原来,宋国前国君穆公死时,对宋大司马留下遗言:“我当初本不该立为国君,应立的是太子与夷,只因哥哥(宋宣公)让位于我,才使我当上国君。哥哥的恩德我怎么敢忘呢?我死后,请你立太子与夷,而不要立我的儿子冯。”穆公担心大臣不愿意,便叫公子冯出奔到郑国。穆公死后,太子与夷立为国君,即宋殇公。宋殇公担心公子冯回来夺取君位,一心想将他除掉,现在听说卫国愿意帮助他,自然满口答应。
这一年,州吁在宋国的支持下率领陈、蔡、卫三国的军队讨伐郑国,要它交出公子冯。不料郑国早有准备,三国军队见无法攻下,就在包围郑国都城五天后,各自撤军回国。
诸侯各国对州吁的做法感到莫名其妙。鲁隐公问大夫众仲,众仲分析说:“州吁发动这场战争,无非是想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显示自己的力量。自古以来,君王以道德治理国家,而不是凭借武力。战争犹如火焰,不扑灭,将会焚烧掉自己啊!”